謝會芹
摘 要: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河北省產業可持續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起步較晚,健全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引入制度和激勵機制,是提升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之一。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引進;人才激勵
一、引言
河北省的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公共財政收入分別從1992年的1278.50億元、1843元和101.17億元上升到2018年的36010.3億元、23446元和3513.7億元。與2017年相比,2018年河北省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為9.3:44.5:46.2,河北省產業結構首次呈現“三二一”的新格局。河北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的攻堅期,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實施是河北省發展的重要機遇,而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河北省要抓住機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從而提升整體產業能力,迫切需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二、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
2017年,河北省出臺相關辦法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人才引進力度。2018年,河北省明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主攻的10個重點領域。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政策優勢。當今,在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發展模式粗放。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仍然注重和采用傳統粗放型發展模式,未充分意識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創造性和創新探索的重要性,對量的擴張重視度較高,同時,也有很多低水平的重復建設,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阻礙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質量的提升。
2.缺乏專業的創新型人才。由于人才引進渠道和人才引進方式過于單一、北京和天津對河北的“人才虹吸”[2],造成專業創新型人才的短缺。另外,人才引進是一個的工作系統工程,引進來固然重要,但是留住同等重要,而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人員薪酬、福利方面對于人才的吸引力、激勵性都不夠大,很難滿足進入公司人才們的需求,直接導致人才流失。
3.產業集群效應較低。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起步晚,相關的政府政策、法律法規還不健全,使得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環境缺乏一定的引導性、友好性。另外,在河北省現有的產業集群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集群、行業集群和區域集群都較少,而現有的集群分工存在行政化嚴重、運作水平相對較低、產品間模仿程度大、創新程度不高,以及地區間運作及發展不協調,這些都限制了產業和產業集群的發展。
4.公共服務設施和公共平臺不完善。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財力差距過大,相對北京、天津,河北公共資源配置和公共服務落差較大,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薄弱、產業規模小,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平臺不夠健全。
三、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引進與人才激勵現狀
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尤其重要的是人才,據調查發現,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雖然根據實際情況對人才引進制度、管理制度和晉升制度等進行了初步設計,但系統性差、人才激勵理念傳統和激勵機制不健全,導致員工的滿意度不高、人才流失率高,具體問題表現在:
1.人力資源規劃不到位。由于企業規模不大,缺少一定的企業管理高級人才,在進行人力資源規劃時缺乏周全性、長遠性。在人才引進時具有隨意性,缺少前期規劃,用人需求不具體、不清晰。大多數企業只是在需要用人時才去找人、招人,除了具有隨意性,而且會使企業在發展中缺少后備人才的儲備。
2.培訓不科學。一些企業將人員招進門,卻并沒有進行科學到位的培訓,存在“重用輕培”的現象,在人才培養上投入的時間、精力、資金偏少,造成從業人員的未來職業發展受到影響,也使得部分員工離職。另外,培訓形式比較單一,由于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群效應較差、規模小,企業在培訓時存在“孤島”現象,企業間共同培訓和共享資源較少,造成了資源利用率低。
3.人才激勵機制不健全。一是沒有完整的薪酬體系,戰略性新興行業對專業技術人員的薪酬缺少完整的薪酬體系,只是把他們的薪酬簡單的劃分為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工齡工資、職稱工資等,在薪酬體系中缺少績效工資。二是薪酬制度缺少激勵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成果具有滯后性,目前的薪酬體系沒有考慮到專業技術人員的特點和需求,將他們與普通員工的薪酬體系混為一談,對技術員工的激勵只注意當前,無法滿足專業技術人員的各種需求。
四、提升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引進和發展能力的措施
1.完善法律法規。健全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具有規范、引導的巨大作用,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必備基礎條件[2]。構建科學、合理的政策法規體系,河北省政府應從稅收、投資、融資和創新等多個方面構建相關政策法規體系。比如,對具備條件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減免,放寬社會資本的準入條件,鼓勵和獎勵創新。政府出面制定有關保護質量、打擊非法的辦法,引導企業樹立品牌意識,鼓勵、促進、幫助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新技術的引進、推廣和應用。政府同時要加大監管力度,積極發動新聞媒介、社會群眾等各方力量實現有效的監管。
2.加強產業資金的投入。河北省可以嘗試成立戰略性新興產業融資基金委員會,在政府的引導下,從金融、投資、社會和企業等多方面吸引資金。在河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中,中小企業是主體、大部分是民營企業,也是創新的重要來源,要積極鼓勵這些中小民營企業投資,政府可以調整企業和資本的準入條件,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河北省要積極利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國家對外商投資政策鼓勵帶來的機遇,充分發揮海外公司的影響力,加強與國外投資者的合作。
3.規范人才引進制度。第一,人才引進渠道多元化,充分與高校、政府、科研機構進行合作,利用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舉辦一些規模適當的學術交流會,邀請一些高校教師、教授、同行業高級管理者、科研機構的專家來參加,進行技術交流,解決目前的技術瓶頸或管理漏洞。第二,采用眾籌招聘模式,由企業發出,經過員工的朋友、HR,逐次或者同步擴散,可以在極短的試間內,將消息推送到很多人中,尋找合適人選。第三,內外結合引進中高級人才,一方面,聘請專家教授參與人才培訓,提高現有人才的能力;另一方面,對優秀員工提供培訓機會,把自己的員工培養成中高級人才。另外,通過獵頭引進中高級人才。
4.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利用薪酬中的區隔薪酬和彈性福利來減少人才流失。戰略性新興產業自身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對專業性人才的要求相對較高,完全可以實行相對的區隔薪酬,這樣會使專業性人才的引進獲得優勢,穩定這類人群,使得產業發展具有連續性。另外,根據實際需求,突出員工對公司福利制定的參與,讓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的專屬福利。
參考文獻:
[1]田學斌,李寶新.京津冀協同發展與河北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J].領導之友, 2016,1:60-64.
[2]韓佳佳.山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要素支撐與對策建議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6,58-59
課題項目:2016年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HB16YJ052),2018年度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課題(JRS-2018-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