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穎


摘 要:本文以西安秦嶺作為實證研究區域,基于第一手調查資料,對西安秦嶺背包旅游者的人口統計學特征、背包旅游阻力因子進行分析。研究結論顯示:西安秦嶺背包客中男性多于女性,且年齡多集中在中青年階段,中低學歷所占比例較大;構建出西安秦嶺背包旅游發展阻力機制的理論模型,即阻力公因子可確定為:體驗不佳阻力、安全問題阻力、環境不適阻力和主體阻力。
關鍵詞:背包旅游;客源市場;西安秦嶺
背包旅游是自助旅游方式中的一種,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近年來呈飛速發展的趨勢,但與國內已蓬勃發展的背包旅游的現實相比,旅游學術界對背包旅游的理論研究仍弱于實踐的發展。因此,本文選取自助旅游方式中最為典型的方式——背包旅游,以西安秦嶺作為實證研究區,基于第一手調查資料,對中國背包旅游發展阻力機制研究。
1.研究思路、方法和數據來源
1.1 研究思路
本文選取問卷調查法對該市場進行分析研究,但在對背包旅游者(或稱背包客)進行調查時,明確分辨出該群體是一項較難的任務,因此本研究另辟蹊徑,調查樣本選取戶外俱樂部的會員。此外,秦嶺被列為中國10大熱點徒步旅行目的地,可進行南北大穿越三日游,因此,文本實證研究區域定為西安秦嶺,研究樣本選取西安大眾戶外、西安驢窩、快樂年票、青年運動、城市獵人戶外俱樂部的會員,在這些會員中選取到過西安秦嶺的背包客作為最終的調查樣本,首先對該群體旅游行為進行描述性分析;其次,對西安秦嶺背包旅游的阻力因素進行因子分析;最終總結出西安秦嶺背包旅游發展的阻力機制。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為結構方程模型(SEM)。通常結構方程模型被歸類于高等統計學范疇中,屬于多變量統計,它整合了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路徑分析(path analysis)兩種統計方法,同時檢驗模型中包含的顯性變量、潛在變量與誤差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而獲得自變量對因變量影響的直接效果、間接效果或總效果。
1.3 數據來源
項目組采取問卷調查法,于2017年8月1日—16日在陜西省體育場展開背包客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19份,收回有效問卷291份,有效率為90.91%。調查內容主要包括進行背包旅游的阻礙因素、背包客人口統計學特征、旅游動機、旅游行為特征、對秦嶺旅游的滿意度等。
2 研究內容
2.1 西安秦嶺背包客描述性分析
對調查結果分析研究,發現被調查者表現出明顯的背包旅游者行為特征。
對樣本數據進行人口統計學特征分析,西安秦嶺背包客中男性所占比例為57%,女性所占比例為43%,男性背包客多于女性背包客,這主要由于男女在社會和家庭中所處的地位不同,以及身體狀況的差異,決定了男女對戶外運動選擇的差異。對西安秦嶺背包客的人口統計學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可見,西安秦嶺背包客的年齡集中在中青年階段,進一步分析可知,男性集中在35~54歲,女性集中在25~34歲;就學歷來說,高中及以下、大專和本科學歷的背包客占了總人數的93.4%,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背包客中無一人是博士,碩士也較少,這說明高學歷人員參與背包旅游較少,這與其繁重的學習和工作不無關系,但本質原因仍待進一步研究;就收入而言,背包旅游者均集中在中低收入群體,這與其年齡有較大關系,因為背包旅游者年齡多集中在青年,一般來說,初入社會,收入較低;就職業而言,個體工作者、學生、自由職業者、企業職員共占了總人數的62.0%,在這四項職業中,前三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對時間的安排具有較大的自主性,這正符合了背包旅游對旅游時間彈性需求的特性。
2.2 發展背包旅游的阻力因素解析
根據旅游學理論,旅游活動的發生需要可自由支配收入、閑暇時間、欲望,三者缺一不可,背包旅游的發生也不例外。中國背包旅游發展方興未艾之時,仍有諸多制約因素,以安全問題為例,近幾年,背包客遇險案例時有發生,使得諸多潛在背包旅游者望而生畏。前者對旅游動力機制中的阻力進行研究,并認為阻力客觀存在,在旅游發展過程中,與其說增加了推力或拉力,不如說減少了阻力。因此本文共構建17個阻力因子,以里克特量表形式供被調查者選擇。筆者首先需要對測量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在此基礎上構建隱變量模型。對該數據進行KMO(Kaiser-Meyer-Olkin)檢驗,得出KMO值為0.85,可知該數據適合進行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方差極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旋轉,得到表2。
體驗不佳阻力包括:行程安排與期望不符、向導服務較差、所獲體驗未達預期、散客服務體系欠佳四個因子;安全因素包括:發生自然災害、治安狀況令人堪憂、野外未知事件威脅、交通工具不安全、景區設施的安全性五個因子;環境不適阻力包括:不適應野外生活、對探險環境不熟悉、旅游行為與形象不符三個因子;主觀阻力因素包括:時間不充裕、旅游花費過大、旅游質價不符三個因子,四個隱變量共同構建了西安秦嶺背包旅游的阻力機制。
參考文獻:
[1] 周瑋.基于國內背包客旅游行為偏好的營銷策略研究[J].中國商貿,2010,10:17-19.
[2] 鄭芬麗.國際背包旅游行為特征分析——以西安為例[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8.
(課題資助: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校級課題:GZY201919-Y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