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科技與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掌握并利用好資源優勢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格局。我國雖然是稀土資源儲量、生產及出口大國,但在稀土資源國際貿易市場上卻難以掌握主動權,如何提升我國稀土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對我國稀土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擬對此進行研究。
關鍵詞:稀土產業;出口;國際競爭力
稀土資源作為現代化高精尖發展領域的必要元素,在精密制導武器、雷達等高端武器裝備研制,石油化工,電子航天等新材料研發上不可或缺,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更是世界各國爭奪的焦點資源。我國是世界上稀土儲量、產量和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但長期以來低技術水平的稀土生產條件造成了資源的巨大浪費,大范圍的濫采盜賣還給我們的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可逆的破壞,應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保護我國稀土資源,提高我國國際貿易地位,促進稀土出口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一、中國稀土出口情況
稀土(rare earth)又稱稀土元素,素有“工業維生素”的美稱,已成為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稀土屬于不可再生的稀有自然資源,其開采的環境代價較大,因此美日歐等稀土進口大國不再輕易開采自己國內的稀土資源,轉而大力向其他國家進口,其中以我國為主,2015年我國出口稀土總量7.48萬噸,其中出口日本2.87萬噸,約占我國總出口量的36.4%;出口美國2.25萬噸,約占我國總出口量的29.3%;出口歐盟1.69萬噸,約占我國總出口量的19.9%;出口總量的86%出口到了美日歐。可以看出,我國稀土出口市場集中度非常強,這樣高集中度的出口市場代表著我國稀土出口的高風險,開拓國際稀土進口市場,增加國際競爭,分散風險有利于我國稀土出口貿易的長遠發展。
如圖所示,由于稀土開采出口政策導向,我國稀土出口量有所下降、出口均價上漲。2007-2014年稀土出口量下降了約69.18%,出口價格上漲了約1354%。
1.稀土出口以初級產品為主,缺乏技術含量
我國稀土企業生產設備落后,自動化水平低,難以生產出高技術含量的稀土產品,同時,生產出來的稀土產品還有質量不穩定、品種單一等問題,所以我國的稀土資源主要以稀土元素的氧化物即原材料的形式出口國外。這使得我們長期受制于人,廉價出口稀土初級產品,翻數倍高價進口深加工產品。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加工1000噸稀土產品收益平均為815萬美元,而日本則高達2500萬美元;以低端產品為主的產業結構直接導致了我國出口了大量寶貴的資源卻沒有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2.濫采倒賣現象突出,環境破壞嚴重
我國稀土產業集中度較低;小微企業眾多,不具有行業自律性,各企業間存在惡性競爭,互相壓價;濫采倒賣現象突出,據有關資料顯示,2014年至2017年,國外海關統計的從中國進口稀土量,比中國海關統計的出口量分別高出35%、59%和36%,2017年更是高出1.2倍。由于眾多的小微稀土企業生產設備簡單落后,開采技術水平低,對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3.出口市場高度集中
我國稀土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歐盟等國,集中度超過80%,不利于我國稀土出口的穩定發展。以2016年為例,出口日本稀土約10416噸,約占我國稀土出口總量的56%;出口美國稀土約2604噸,約占總量的14%;出口法國稀土約1860噸,約占總量的10%;出口三個國家合計約80%。
二、對我國稀土產業的的改進措施
(一)改善稀土行業管理制度,加強環境治理
多年來的稀土粗曠式開采已經讓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隨著國際稀土市場進一步開放,國內稀土企業迅速擴充產能,加劇了對環境的破壞。首先應優化稀土開采企業的開礦設備,提高開采手段,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優化提煉技藝,提高稀土的提煉水平。對已經造成嚴重破壞的礦點進行生態修復,加大環境治理的研發投入,提高治理水平。根據國內消費現狀,國際出口價格等因素設置開采額度。對于開采難度大,環境代價比較大的礦點堅決關閉,禁止開采。應嚴厲打擊非法稀土礦的開采和稀土資源地下交易鏈;對沒有開采資質的小作坊,小工廠窩點一概取締,沒收全部非法收入,并根據造成的影響程度處以罰款,加強相關違法人員的自然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意識教育。
(二)建立稀土國際貿易規則,提升稀土國際定價權
維護資源大國的國際話語權才能使我國稀土資源在國際貿易中得到應有的公平。我國是WTO規則的接受者,并未參與到WTO規則的制定當中,中國的國情和現實的環境利益并未在WTO規則中被反映;在該規則下,我國稀土資源難以度得到合理的保護。我們可以牽頭聯合世界上主要的稀土出口大國針對稀土等稀有自然資源制定一些新的國際貿易規則,或者建立一些更為公平的定價機制,比如設立稀土產品全球統一品質標準,統一定價等。
(三)提高稀土出口競爭力,進一步開拓國際稀土市場
我國稀土出口價格主要包含開采成本,生產成本和出口關稅,沒有計入環境治理成本,應將環境治理成本納入稀土出口價格之中,在稀土開采和生產環節征收企業高額的資源稅和環境治理稅,以提高稀土資源出口成本,達到抑制稀土資源的消費,出口等保護目的。還應提高稀土行業從業人員的資質,對管理崗位設立相關從業資質考試,以國家稀土資源利用導向,稀土資源的珍稀性,戰略地位,環境代價,保護理念等方面設置考核,選取有稀土資源戰略發展意識的從業者,減少稀土行業低素質從業者。提高從業人員福利待遇,完善薪酬體系,吸引高素質人才為我國稀土行業的發展出力。加強相關知識技能理念的培訓,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的素質。
結 論
我國稀土出口存在開采技術落后,環境代價巨大,出口產品缺乏技術含量,出口市場集中度高等突出問題。為此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經濟環境和社會代價,針對這些不利影響我們應積極提升我國稀土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建立國際稀土研究交流中心吸引高端人才提高稀土產品附加值,提高生態環境修復效率,提高國際糾紛處理水平。進一步促進我國稀土產業的健康發展,維護我國稀土資源大國的國際地位。
參考文獻:
[1]王利清,洪梅《從出口稅率變化看我國稀土出口結構調整》,《稀土》2012年第33卷第2期
[2]前瞻網《2014年中國稀土產業現狀分析》,《行業洞察》2014年
[3]劉暢《WTO框架下中國對資源出口限制的把握---以“稀土”案為例》,《宏觀經濟》2015年第3期
[4]陳恒《稀土案敗訴對中國意味著什么?》,《新民網》2014年財經資訊
[5]陳怡晨《從稀土案分析未來資源出口的法律保護》,《法制與社會》2014年第73期
作者簡介:
溫庭海,男,攀枝花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教師,研究方向:國際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