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隨著風能資源的不斷開發,風電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但風電場位置偏僻、運行條件差、發電設備基數大、設計和運行問題使企業管理難度加大。對管理職能進行微調,將主要管理權移交總部,將專業管理權下放風電場,充分調動專業人員的積極性;解決低優先級管理流程,明確管理層級界限;建立集中控制模式下的維護系統。本文對風力發電企業一體化管理體系與數據分析方法進行了研究,提出了風力發電企業一體化管理體系與數據分析的主要方法和相關建議, 認為此舉有助于加快風力發電企業的轉型升級,在新時代背景下推動風力發電企業建立科學的數據分析信息管理系統并使企業得到高質量發展,有助于企業的生態文明建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風電企業;一體化管理;研究
前言:
風力發電作為最重要的清潔能源之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特別是進入21世紀,我國風力發電發展迅速。截至2018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9662萬千瓦,占風電總裝機容量的8%,占世界風電總裝機容量的30%。它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風電國家,為我國的節能減排和污染物控制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風電裝機的加快和裝機規模的擴大,跨區域、分散管理給風電企業的管理帶來了更多的困難,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標準。
一. 風力發電企業管理體系一體化的必要性
1. 關于一體化管理體系
一體化管理體系是指兩個或三個管理體系并存的模式,它整合了公共要素,在統一的管理框架下運行。通常是指組織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合為一體。
2. 管理體系一體化的必要性
許多企業將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整合為一個綜合管理體系。建立一體化管理體系有利于簡化文件體系,將管理體系的要求融入日常業務管理。建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綜合管理體系的必要性在于①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通過認證體系。各系統之間的接口和各要素之間的協調更為重要。只有一個涵蓋多種認證的綜合管理體系,才能滿足市場對企業產品和服務的各種需求。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參與多元化市場競爭的通行證。②事實上,企業的管理體系是一個整體,不能按照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人力資源等方面來劃分。管理體系各方面需要相互補充,相互銜接,相互協調,充分發揮整體功能,使管理體系整體有效。集成化管理體系也是企業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需要。③采用一套體系文件對管理體系的各個方面進行控制,使相關活動和過程通過標準化達到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的要求,將有效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通過一次性綜合審核,可獲得多項管理體系證書。企業可以用更少的文檔和精力實現多個目標,從而提高效率,滿足各種需求.
二. 初期管理遇到的問題
1. 分散布局管理受到制約
受地理環境和政府規劃的影響和制約,除“三北”地區外,其他山區和沿海地區難以形成大型風電場群。單個風電場的裝機容量非常小。場地面積30-40平方公里。風電場有很多風機點。風電場之間的區域跨度非常大。分散式布局給風電場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2. 工況因素影響較大
從地理上看,風資源豐富的地區一般遠離城市,交通不便,場地環境封閉。現場管理人員長期駐扎在風電場,文化生活單調。企業管理者也厭倦了四處奔波,這不利于穩定職工隊伍。與火電、水電相比,一線員工流失嚴重。
3. 技術素質有待提高
作為一種新能源,風電領域的專業人才非常匱乏。與傳統電力行業相比,風電技術相對簡單。在開發初期,人員配置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火電、水電等行業相應或類似專業人員的臨時聚集,以及風電場運行管理的發展,未經全面系統的學習和培訓,導致現場人員專業構成參差不齊,專業素質低下,科學管理水平明顯不足。
4. 設備管理難度較大
國內標準風電場裝機規模一般為49MW,其中主流風機33臺1500KW,箱式變壓器33臺,輸電架空線路及配電設備33臺。設備基礎大,工作點廣,整個現場設備的檢查時間超過10天;風電場地域遼闊,設備故障的流動性高,設備之間的距離長,導致問題的產生。屏障響應時間較長,受風電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影響,大風、沙塵、雷暴等惡劣天氣容易造成精密儀器故障頻發。
三. 探索有效的一體化管理
1. 微調管理職能,調動專業人員的積極性
適用性原則和效率最大化原則是企業選擇組織結構的基本要求。目前,風電場的組織結構一般是線性的、線性的職能、業務和矩陣。隨著風電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經營范圍不斷擴大,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如果管理層過多,勢必導致決策信息傳遞緩慢,基層主動管理意識淡薄。以線性函數型為主,輔以適當的分權機制,更適合當前風電企業的發展。
調整管理模式,首先要明確工作界面,完成工作流程。總經理不再關注生產單位,而是進行頂層設計,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把專業管理權下放給基層單位。總部各職能部門負責制定規范統一的管理標準,履行對基層單位的指導、服務、監督檢查職責。各單位是獨立的責任主體。嚴格執行統一標準,對安全、發電指標完成、設備管理、成本控制、人員培訓負全責。基層管理者有權根據具體情況作出行政決策。
2. 解決解決低優先級管理流程,明晰管理層級界線
在最基層的管理單位中,最弱的人就是最短的板子。最短板的長度決定了組織的最高級別。總部職能部門和下屬風電公司構成風電企業的基本單位,明確部門和單位之間的分工,確定工作內容和流程,并通過大劑量多層次培訓逐一指導。建立以工作績效為主要內容的考核評價體系。通過日常考核和績效考核,結合部門和崗位特點,隨時進行責任目標分期考核、專項工作重點考核、日常工作考核,將考核過程和結果結合起來,增加考核的可操作性。最終的狀態是使每個崗位都能根據崗位內容獨立運作,使一級管理者能夠抽出精力和時間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溝通和協調。
3. 建立集中控制模式下的檢修維護體系
建立遠程監控中心。隨著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風電場依托科技平臺,借鑒火電、水電企業成熟經驗,實現“遠程集中控制,現場少人值守”已不再是難題。所謂遠程集中控制,是“智能風電場管控平臺”的新名詞。它利用網絡技術將風機設備的監控信號傳輸到數據平臺。通過數據采集、整理、存儲和分析,實現了遠程監控、趨勢分析、實時報警、維護管理、備件管理等綜合功能,不僅滿足了生產運行的需要。降低了現場人員的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作和生活條件,降低了運行維護成本。
四. 結語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風電裝機容量,并將迅速發展。隨著風電裝機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何對風電場進行管理是風電企業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之一。集中化、分區化的遠程控制管理模式,可以改善和解決當前生產管理成本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同時,結合維修中心、備件調度中心和標桿體系建設,研究建立合理高效的組織機構,始終能夠在風電領域的激烈競爭中處于領先地位。
參考文獻:
[1]邱鴻城.企業級財務一體化信息系統往來單位數據集團化管理實踐探索[J].企業管理,2017(S2):192-193.
[2]曲光學. 加強信息化安全運維一體化建設助力企業精益管理[A]. .中國煙草學會2018年度優秀論文匯編—— 信息化管理主題[C].:中國煙草學會,2018:7.
[3]閆淑玲.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一體化實踐教學體系探索與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9(11):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