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麗芳 葉海鵬
摘 要: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黨委的最小單位,是高校黨組織的基礎。如何建設好高校學生黨支部一直是黨建工作的重點,服務型學生黨支部便是一個很好的出路。本文結合所在高校學生黨支部實際工作,分析了學生黨支部中存在的問題,強調了建設高校服務型學生黨支部的重要性,探討了建設高校服務型學生黨支部的途徑。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支部;服務型;途徑
一、高校學生黨支部中存在的問題
(一)服務意識淡薄,重視程度不夠
學生黨支部書記并沒有受過完善的黨務能力培訓,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有待提升,在黨支部建設上處于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無法理性和科學地找準學生黨支部的發展方向。再加上很多學生黨支部書記一般由老師兼任,容易出現“重業務、輕黨務”的傾向。因此,受本職工作影響,在學生黨支部建設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對學生黨支部的工作開展無法做到游刃有余。從而導致學生黨員服務意識淡薄,無法做到服務意識生發于心、落實于行。
(二)創新能力不足,服務形式單一
學生黨支部創新能力來源于每一位黨員,而學生黨支部書記業務能力和理論水平有限,學生黨員對黨的理論知識相對缺乏,所以學生黨支部在服務型黨支部建設上缺乏創新。另外,服務的對象多樣與服務形式單一形成鮮明對比,服務形式主要以理論學習為主,而志愿服務與社會實踐進行得較少。在服務形式上缺乏思考,缺少創新,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大,因此活動效果不明顯。主題黨日活動走過場,形式主義教嚴重,對理論的認識和解讀只停留在表面,導致學生黨員對組織活動的目的意義認識不深刻,起不到教育感染黨員和提升服務能力的作用,這也使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難上加難。
二、高校加強服務型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了青年對中國共產黨事業的重要性以及當代青年對實現中華名族偉大復興肩負著的重大責任。當代青年要扛起這份重大責任,需要學生黨員充分發揮其帶頭作用,這就需要高校建設強有力的學生黨支部,建設高校服務型黨支部,因為學生黨支部是直接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最基礎的組織。
(一)創新黨支部組織生活的方式的必然要求
學生黨支部是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基礎,是與學生黨員關系最為密切的基本單位,更是發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教育服務廣大學生的重要陣地。高校基層黨組織致力于建設服務型學生黨支部,共同推動學生黨員發展和隊伍建設、創新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的方式。建設服務型高校學生黨支部,不僅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一環,也是高校學生黨支部自身建設和發展的需要,更是創新黨支部組織生活方式的必然要求。
(二)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保證
高校學生黨員作為大學生中的先進分子,是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力量。建設服務型學生黨支部,就是發揮黨員學生的帶頭作用,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動態,反饋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使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學生黨員通過團結合作,可以提高學生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更好地為廣大學生服務,構建和諧校園。
(三)增強學生黨員個人黨性修養和服務意識的迫切要求
隨著國內國際形式的復雜多樣化,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這對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直接關系著廣大學生對學生黨支部的信賴與尊重。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學生黨員充分發揮其帶頭作用,最大限度地服務學生和學校。要保持學生黨員的先進性,提高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就要建設服務型學生黨支部,使學生黨員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我價值。
三、高校服務型學生黨支部建設的路徑
(一)進行理論宣講,使服務意識內化于心
為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本支部黨員和群眾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本人與支部學生黨員等在校內外廣泛開展理論宣講。如習近平總書記教師節講話精神專題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國慶講話”精神專題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解讀,《黨章》解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專項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屆四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解讀等,引導廣大學校基層黨員面向新時代,把握新要求,樹立新氣象,展現新作為。此外,本支部給學生黨員發放大量理論書籍以供認真學習,讓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家國情懷,才能與時俱進,更好地做好黨支部的理論宣講工作,為建設服務型的黨支部打下理論基礎。
(二)以網絡陣地建設為紐帶,搭建立體化服務平臺
積極搭建網絡服務平臺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使信息交流更快速、便捷,提高服務效能。本支部通過學校黨建平臺、微信群、QQ 群等平臺及時發布服務信息,突破了傳統黨支部工作的時空限制,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過濾出有價值的多樣網絡資源,傳播黨建基本知識,傳達各類文件和會議精神,及時收集本支部黨員的意見和建議并反饋。豐富了黨支部的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提高了黨員的參與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黨支部的工作效率。
(三)積極展開志愿服務,提高學生服務意識
本支部組織學生黨員前往撫州市敬老院慰問關愛老人,陪老人聊天,給老人做房間清潔工作,整理衣物,給老人包餃子,給老人帶去基本的生活用品,這種“愛”的教育在無形中為學生的心靈成長奉獻上生動的一課。此外,本支部還組織學生清理校園垃圾,給自己和他人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學生黨員通過參加志愿者行動,將自己與社會融為一體,把服務他人與教育自我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奉獻精神和公民意識;另一方面也可以開闊視野,豐富人生經驗,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技能。
(四)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提高學生黨性修養
本支部依托校內外文化育人教育資源,結合撫州歷史風物,組織學生黨員前往撫州市烈士陵園紀念革命先烈。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號召全體黨員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以革命先烈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勇于擔當作為,為祖國更加繁榮昌盛貢獻一份力量。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在學生中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黨員隊伍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作用,具有較好影響。
(五)以規范化建設為目標,建立支部服務制度體系
支部常規工作是支部最基本的工作,支部在完成常規工作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開展服務工作。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常規工作有黨員發展和黨組織關系轉接,民主生活會,黨費收繳和主題黨日學習活動等,而規范化完成支部以上常規工作對于一個支部是十分必要的。此外,進行常規性的服務能力的培訓也是本支部的工作重心。通過講座、沙龍、調研、討論交流等不斷發現不足,取長補短,以避免故步自封。最后,規范支部服務獎懲制度。對于服務能力強、服務滿意度高、服務工作開展認真負責的黨員,進行評選表彰工作。
高校學生黨員素質是影響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不斷完善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制度,構建高校服務型學生黨支部,幫助高校大學生黨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踐行到底。
參考文獻:
[1]丁勇. 高校學生黨支部服務能力提升研究[J]. 西南林業大學學報, 2019.
[2]房曉軍, 鄒永紅. 高校服務型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路徑探析[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3.
[3] 習近平.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 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