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相



1.因子分析法
1.1因子分析方法概述
因子分析方法是通過將影響研究對象的相關變量的系數矩陣的結構進行研究,一方面找出可以用于表達和描述其他變量相關關系的少數的具有特殊能力的變量(即因子);另一方面,將相關性大的變量進行分類,然后利用所找到的因子組成的線性函數與這些因子之和來表示其它變量,從而解決指標數量繁多、復雜,重復的影響,簡單的提取出影響問題的本質,實現問題的簡單化解決。因子分析法隸屬于多元統計法,它是由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an 在進行人的智力測驗的統計分析時產生靈感從而創立出來的。它這種可以運用最少的獨立的因子來反映出研究對象的所有變量的特點,在經營績效綜合評價當中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
1.2 因子分析法的優點
我們在對于研究對象進行各項指標分析的過程當中,采用系數矩陣分析法,我們可以直接發現指標信息的高程度的重迭,這時我們通過因子分析法就可以利用相互獨立的少數因子進行指標信息重迭現象的消除。同時,因子分析法通過將所有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從而實現了不同指標不同量綱的比較。因素分析法通過將不同指標進行量化比較,將評價值大于零的定為綜合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上,評價值小于零的則定為綜合水平在平均水平之下。在綜合得分的計算過程當中,因子分析法為了能夠避免權數的不確定性而利用方差貢獻率作為權數來加權平均,使得最后的評價結果更加客觀,且有更高的準確性。另外,通過系數相關性的檢測方法可以幫助確定因子分析方法適用于哪一類的研究,從而使得該研究能夠得到更加科學合理的結果。
2.因子分析法在文化傳媒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的應用
2.1 ?樣本選擇
本文選取了二十七家文化傳媒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如表1所示。樣本選擇范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兩市 A 股市場中,并除去了上市時間在2012年以后的文化傳媒上市公司。
2.2 ? 績效評價指標選取
對于二十七家文化傳媒上市公司,本文針對其自身的實際情況,共選取了四個大類,四個大類共包含了10個財務指標(見表2),并對文化傳媒上市公司進行財務績效評價綜合排名。
2.3 ?數據收集和處理
2.3.1 ?數據收集
本文的原始數據均來自于于以下網站:巨潮資訊網(http://www.cninfo.com.cn)、上市公司資訊網(www.enlist.cn) 、中國資訊行(INFOBANK)高校財經數據庫,CSMAR經濟、金融、證券研究數據庫等,本研究借助了 Excel 2010 和 SPSS19.0 統計軟件,原始數據見表3。
4.3.2 ?選取變量
4.3.3 ?數據處理
由于各項數據所對應的單位、大小有顯著的差異,我們需要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本文使用的處理方法為無量綱化處理,首先計算各指標樣本的算術平均值: ? ? ? ? ? ? ? ? ? ? ? ? ? ,方差: ? ? ? ? ? ? ? ? ? ? ? ? ? ? ? ? ? ? ? ? ,之后
4.4 ?實證分析
4.4.1 ?檢驗數據的相關性
我們已經對原始數據做了初步的處理,得到了所需要的數據,下面我們將對數據進行主成份分析。
對數據進行KMO和Bartlett檢驗,在檢驗結果可以看出,KMO值為0.633,這說明本文可以進行主成分分析。另外近似卡方值為272.09,自由度為45,以及顯著性概率的值為0.000,小于0.05,這些足以說明有共同因素存在于總體的相關矩陣中,檢驗結果說明該問題適用于主成分分析。
4.4.2 ?相關系數矩陣
表7為指標間的相關系數矩陣,從相關系數可以反映出,指標間的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且某些指標間的相關性較強,說明指標直接具有一定的重復信息,可以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這些重復。
4.4.3 ?公因子方差
由表8所示的是公因子方差。公因子方差越大,主成分分析模型對原變量的解釋力就越強。由上表可知,公因子方差最大值為0.963,由此可知,這10個變量間有一定的相關性,個別變量間的相關性很強,表示這些變量中存在有重復的信息,但仍有一些變量間的相關性較弱,可以通過主成份分析法簡化為主成份變量但需要進行主成份矩陣旋轉。
4.4.4 ?計算貢獻率和特征值
在證明選取的指標是比較合理的基礎之上,使用SPSS19.0得出貢獻率和特征值,如表9所示。
4.4.5 ?碎石圖
本文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份,并且各個主成分的累計貢獻率需達到85%以上。由圖1所示,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份有3個,其累計貢獻率達到了85.078%。從特征值、累計貢獻率可以知道,一般當累計貢獻率大于等于85%時,我們可以
說選取的成份能夠較好的表達解釋原始數據所包含的信息。在這里我們將F1 設為第一主成分,F2 、F3 為第二、三主成分。通過觀察碎石圖,也可以發現,前三個主成分的特征值較大,從第四個開始趨于平緩,即前三個主成分包含了絕大部分的信息,下面我們將對旋轉成分矩陣進行研究。
4.4.6 ?因子旋轉
我們可以通過旋轉主成份矩陣后發現,旋轉后的主成份矩陣中有哪些指標對對應的主成份作用大,即每個主成份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指標。本文我們使用的是最大方差法,旋轉主成份矩陣,結果表明旋轉在第5次迭代后收斂,最后得出旋轉成份矩陣如下:
4.4.7 ?主成分得分系數矩陣
4.4.9 ?綜合得分
利用 SPSS19.0 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后,得出主成分因子得分及排名,如表13所示:
4.5 ?結論分析
通過使用因子分析法對選取的二十七家文化傳媒上市公司評價2015年綜合經營績效,從績效評價結果可以看出,省廣股份的績效評價得分為最高分,分值為1.44072923;而粵傳媒最后績效評價得分為最低分,分值為-1.45859930。綜合得分排名前十名的上市公司依次為:省廣股份、樂視網、華誼嘉信、奧飛娛樂、浙數文化、宋城演藝、長江傳媒、廣電網絡、華誼兄弟和中文傳媒。
就償債運營能力因子(F1)而言,省廣股份排第一名,分值為1.70337,而歌華有線排最后一名,分值為-2.34458。通過對比可以看出歌華有線的償債能力較弱,較弱的償債能力導致了償債運營能力因子排名的不理想。
就獲利能力因子(F2)而言,省廣股份排第一名,分值為1.50796。而粵傳媒排最后一名,分值為-2.06336。粵傳媒的盈利能力較差,總資產利潤率、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都為負,說明企業利用資產獲取利潤的能力較弱,企業的運營效果不好。
就發展能力因子(F3)而言,華誼兄弟排第一名,分值為2.43373。而華誼嘉信排最后一名,分值為-1.19684。華誼嘉信的凈資產增長率和總資產增長率兩項指標都低于行業均值,都為負增長,發展能力非常薄弱。
從文化傳媒上市公司綜合績效實證結果來看,排名第一的省廣股份償債運營能力因子、獲利能力因子都位居第一,但發展能力位居第七,可見其展能力處于中間水平。排名較前的樂視網、華誼嘉信、奧飛娛樂等幾家上市公司體現了較強的償債運營能力、獲利能力和運營能力這與排名較靠后的粵傳媒、中視傳媒、歌華有線和博瑞傳播等文化傳媒上市公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5章 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文化傳媒產業和文化傳媒上市公司發展概況,介紹了因子分析基本理論,并將該方法對文化傳媒上市公司績進行了績效評價,得出如下建議:
企業應該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減少各種費用在公司內部使用,增加營業利潤和凈利潤額,企業內部應當加強管理,減少企業賒銷款,這是解決償債能力不足的最根本辦法。
企業提高獲利能力,應認清自己所具有的優勢,從而來選擇自己所適合的市場或項目,這樣可以避免陷入被動的惡性競爭之中,不會發生低層次的重復建設。企業還應該合理應用資產運用效率,提高綜合經營管理水平。
發展能力不足,是財務管理上的不足,業務成本太高。應該優化自身的產業鏈,增加營業收入,加快擴張企業經營規模的速度。企業在投資過程中,要有一個目標定位,做出一個長遠的投資計劃。
針對運營能力,企業可以提高營業收入,把閑置的資產處理掉,制定靈活的運營機制,適當增加可發展的投資項目。這樣可以提高企業資產的周轉速度、資產的運行狀況以及資產的管理水平,資源使用效率也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清,邱靜.基于因子分析的傳媒上市公司績效評價研究[J].會計之友,2013,29:60-63.
[2] ?李海琳,趙國杰,郝清民.國外企業績效評價研究綜述[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7,(04):85-88.
[3] ?劉麗芳.文化傳媒上市公司績效的影響因素研究[D].天津商業大學,2014.
[4] ?李婕,齊慶祝.文化傳媒上市公司績效評價體系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S2:44-46.
[5] ?都艷斌.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績效評價研究[D].重慶大學,2009.
[6] ?楊紅麗.從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歷史演進看發展趨勢[J].經濟視角,2007,02:72-73.
[7] ?郭杜剛.文化創意企業績效評價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3.
[8] ?李秀珠,張春萍.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評價——以家電行業為例[J].科技和產業,2010,04:52-55+68.
[9] ?陳孝新.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綜合評價[J].科技廣場,2006,09:54-55.
[10] ?李忠衛,王立杰,周大鵬.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煤炭上市公司績效評價[J].中國礦業,2008,02:10-13.
[11] ?王敏.因子分析法在上市公司績效評價中的應用[D].石油大學(北京),2005.
[12] ?劉芊,藍國賑.基于SPSS軟件的因子分析法及實證分析[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36:102-103+105.
[13] ?干歐亞.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傳媒上市公司財務績效評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
[14] ?張蕊.企業經營業績評價理論與方法的變革[J].會計研究,2001,12:46-50.
[15] ?束義明.我國傳媒上市公司經營績效評價及實證研究[J].出版發行研究,2011,01:15-19.
[16] ?房慶利,劉偉.傳媒產業洗牌備忘錄[J].新經濟導刊,2001(11):54-61.
[17] ?馬安麗,吳天瑤,馬京麗.我國文化傳媒板塊上市公司業績綜合評價——基于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J].西安工業大學學報,2013,09:737-746.
[18] ?楊曦,沈頌東,鮑楓.促進文化傳媒產業快速發展的對策研究[J].經濟縱橫,2013,07:71-73.
[19] ?潘明遠.基于DEA的我國文化傳媒上市公司績效評價研究[D].廣西大學,2014.
[20] ?穆超.利用多元統計分析法評價新疆各地州經濟發展水平[J].實事求是, 2015(1):44-48.
[21] ?李垣,馮進路,謝恩.企業績效評價體系的演進——過程、動因與發展趨勢[J].預測,2003,03:34-38.
[22] ?陳安然,廖奕.傳媒產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商,2015,47:224.
[23] ?Weber J,Gladstone J.Rethinking the Corporate Financial–Social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Examining the Complex,Multistakeholder No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Business & Society Review,2015,119(119):297-336.
[24] ?Lee S,Singal M, Kang K H.Corrigendum to“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financial performance link in the U.S.restaurant industry:Do economic conditions matter?”[Int.J.Hospit.Manage.32(2013)2–10][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4,40: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