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煥東
摘 要:用氣韻的審美視角研究北京奧運獎牌的設計理念,從氣韻的審美審美方式出發,探究北京奧運獎牌形式的呈現、材質的應用、寓意的表達。聯系中國傳統審美和當今國際審美特點,用專業的設計方法進行剖析。結論將民族傳統材料與現代可持續環保材料進行結合能創造出具有傳統文化底蘊和更具人文關懷的設計。
關鍵詞:氣韻;北京奧運獎牌;產品設計;設計理念
2008年北京通過奧運會向全球展現了中國形象,時至今日,它的深遠影響力仍不容小覷,北京奧運會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對國人的感染力也是巨大的。北京奧運獎牌“金鑲玉"作品被認可為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結合。
一、“氣韻”在北京奧運獎牌形態上的體現
設計奧運獎牌的前提條件,要遵守國際奧委會統一規定,必須有一面刻制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臘勝利女神和希臘潘納辛納科競技場圖案.設計師在直徑為70毫米,厚度為6毫米的有限空間上做文章,既要符合要求,又要展現中國特色和滿足國際期待,可見此設計極具挑戰。
被稱作“金鑲玉"的北京奧運獎牌,從產品設計的結構形態上來看,設計團隊在獎牌形式上的設計觀點是將玉佩元素充分融入獎牌設計之中,展現了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玉本身也是文化符號和象征。獎牌在表達對競技者的認可的同時,更像是一塊瑰寶,一尊制作精良的工藝品。
獎牌與絲帶銜接的掛鉤由中國漢代玉雙龍蒲紋璜演變而成。獎牌選用朱地云紋,奧運獎牌用中國傳統工藝制作的木質漆盒盛放,漆盒是四方的造型,天地蓋四邊略呈弧形。
從形態上來看,它極好的地表現出了獨有的意境和氣韻,值得反復品味。云彩作為天與也之間的產物,其流動不定、縹緲無形的屬性帶來-種神秘,空靈,自由的魅力。這是一套系統化的設計,主設計與輔設計均能體現氣韻的大氣磅礴之美。作品整體看來是和諧共生的,將古典設計與現代設計融會貫通,既有古典元素的精致典雅,又有現代設計簡約至上的理念,符合中國人民貫穿始終的傳統審美,也贏得了國際友人的贊譽。
獎牌在有限的主體上表現出無限的意境,使人過目不忘。設計團隊在獎牌材質上的設計觀點是將玉的不同種類合理充溢到獎牌設計之中,獎牌在材質上做到了創新突破。“金鑲玉”這種獨一無二的新意,讓獎牌像一塊玉佩,非常具有中國的文化特色。
2008 年北京奧運會獎牌采用了玉佩的造型,將玉環鎮嵌在獎牌之上,中間圓心部分改為金屬,這樣獎牌便成為一個由金屬包裹的“玉配”造型。玉在中國有特殊象征意義,千古流傳的美譽,是區別于其他國家的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古人有云黃金有價玉無價,青海昆侖玉,白玉結構細膩,交織緊密,油脂性好,色白;青白玉質地略好,透明度較高,顏色青白;青玉質地細,顏色綠,透明度低剛。設計團隊根據不同種類的玉石呈現的不同色澤,和金銀銅材質進行設計匹配,最終金牌配白玉,銀牌配青白玉,銅牌配青玉。綜合白玉品質最為上乘,以及白色百搭的屬性,搭配黃金色,金色是非常特殊的顏色,不易搭配,稍不留神會給人庸俗的視覺體驗。青白玉質地較透,稍顯冷冽,銀的反光率極高,二者不謀而合。青玉色綠,不完全透明,相比白玉和青白玉顏色最深,和銅的深沉匹配。無論是欣賞整體作品,還是單獨觀賞獎牌,畫面都是和諧典雅的。因為玉易碎的特性,金鑲玉的奧運獎牌更像是一塊珍寶,更顯來之不易,需悉心呵護。獎牌無論從自身價值還是附加價值上來講.獨具匠心的設計都體現了對榮耀的尊崇。金玉良緣的跨界設計,是多方位的合作,工業設計師與材料學專家、金屬、玉石專家一起統籌規劃,各善其職,將各自的優勢放大化,讓設計作品最終呈現的狀態逼近完美。
2008年北京奧運會獎牌的設計是中國優秀審美文化中的精神與奧林匹克精神審美,和諧結合的典范,它把中國五千年文明傳統中對玉的崇拜和以玉比德的氣韻精神融入其中,找到了表達中華文化的最佳途徑。玉所表達的堅韌及其所蘊含的德,仁,智,義等精神表達了對奧林匹克運動的尊重。
三、“氣韻”在北京奧運獎牌內涵上的體現
美玉千金難求,玉石之所以受眾人追捧,是因為它是源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得來不易。設計團隊在獎牌寓意上的設計觀點是將玉的美妙含義允盈至獎牌設計之中,玉是中國的國粹,不僅象征富貴、權利,而且被賦予“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象征。可見古人佩戴玉,并不是簡單的裝飾,更是為了表達精神價值和自身修養,表現賢達的德行。君子用玉不離身來時刻嚴格要求自己的道德規范。可見玉被籠罩上一種屬于東方國度的特殊神圣感。這種神圣感帶有幾分莊嚴和尊尚,與奧林匹克競技精神是相得益彰的。著名雕塑藝術大家錢紹武先生對這套作品贊賞有佳:"佩玉在奧運會的獎牌設計史上是從來沒有的,金張揚,玉含蓄,配在一起很好。"作為東道主,細節需做到符合全球審美,設計團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玉的氣質,并未多加雕琢。美玉并非簡單的鑲嵌在獎牌上,而是結合玉本身溫潤細膩的特質,保留圓潤的質感,微微拱起,大有勢如破竹之勢,形象地表現了競技體育的魄力,也表現了“氣韻"的生命力。玉的天然氣韻與高貴氣質,靈動玉潤的觀感和手感,是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致敬,是對奧運選手的欽佩和敬重。在世界舞臺上展示中國特色,中國傳統文化要轉化為現代符號,需要國際性的識別和認可,要強調簡約大氣的現代美感。對于任何一個民族而言,視覺符號都是其民族文化語境的一種視覺化表征。北京奧運獎牌成功的一點在于運用中西方設計方式的無縫結合,表達自身設計理念的同時,真正意義上從深處挖掘了中國傳統的神韻氣韻,傳達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在國際舞臺上向世界人民傳達了屬于中國的美學態度。北京奧運猶如一個明亮的窗口,一覽無余地展示出中華民族和平崛起的宏觀時代背景"。
四、結語:
基于“氣韻”在北京奧運獎牌設計的表現,所探討的“氣韻”都是就產品造型設計中具體的“形”而言的,最終都會歸于對“形”的討論和把握。在高科技產品迅猛發展的今天,研究產品的“氣韻”的目標在于通過這一理論探求產品形態的內涵意義,并力圖尋求一種對人類文化的理解。“氣韻”美學理論在工業設計中的應用在很多方面都還有待開發,研究傳統的“氣韻”美學在當代的工業設計中的運用,將現代設計與傳統美學結合、將當代科技與古老的美學結合,設計出符合現代設計的產品,順應今日的生活,滿足人們的審美。
參考文獻:
[1]侯可新. 論產品造型設計中的氣韻[D]. 湖南大學, 2011.
[2]陳曉忠. 產品造型設計中的氣韻探討[J].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4(3):104-106.
[3]徐建國. 如何實現產品造型設計與氣韻融合的設計理念[J]. 中國包裝工業, 2014(20):22-22.
[4]侯可新. 淺談產品造型設計中的“氣韻”[J]. 美術大觀, 2009(6):10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