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娟
摘 要:眾所周知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這期間,中國人將用各種各樣的活動來慶祝它。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及最重要的節日,如中國的春節,美國的圣誕節,而這些節日的活動不僅有其自身的意義,也會給國民帶來無盡的歡樂。隨著地球村的發展,跨文化交際的增多,各國文化也會彼此相互反映。文化之間也有一定的差異,通過文化比較可以更好地了解這兩個國家,也有助于美中文化的發展。
關鍵詞:美國圣誕節; ?中國春節 ; 相似性; ?區別
1.簡介
1.1 春節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處于新年即將到來之開始之際。中國人稱之為"過年"。一般來說,是中國農歷的除夕和中國農歷新年的總和。大部分中國人普遍認為從冬祭到元宵節都是過年期間,在民間傳說中,除夕和新年伊始是春節的高潮。在此期間,中國人將開展各種活動,包括打塵埃、春節大采購、團圓飯、給孩子們送壓歲錢、貼對聯和剪紙、守歲等。慶祝新的一年可以看作是未來日子的美好祝愿。至于打塵埃、清潔家具、洗被子等,則體現了中國人整潔、整潔的傳統。人們這樣做是為了弄掉壞運氣,擺脫壞事情。這樣做人們可以摧毀舊的,為自己準備新的東西,他們也相信,打塵??梢越o家庭帶來幸福。
1.2 圣誕節
在美國最重要的節日是圣誕節.它可以與中國的春節相提并論。在12月25日這一天呢,美國人會準備圣誕大餐。也會有很多活動方式,包括裝飾圣誕樹,掛彩燈,互相贈送各種圣誕禮物,享受圣誕大餐,戴圣誕帽等等。至于戴圣誕帽為什么會帶圣誕帽,據傳是因為戴圣誕帽的人可以睡得更好,與此同時也可以給人們帶來溫暖。更重要的是,也許你愛侶送的令你意想不到的東西。事實上,圣誕節是美國人一年中最喜慶的節日之一,它能給人們帶來溫暖和團圓,包含他們對親朋好友的想念和未來一天的美好祝愿。
2.春節和圣誕節的相似性
2.1 地位的重要性
一些學者堅持認為,節日是反映和繼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圣誕節和春節亦是如此。傳統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千種相似之處。眾所周知,春節和圣誕節在市民心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日地位。在人們的眼中,它們很重要。當然,它們是全國性的節日??傊?,這可以被認為是美國和中國的宣揚傳統文化的責任,人們會為他們的到來做很好的大的準備,他們會享受節日的愉悅。當這兩個大節日臨近時,中美兩國人民都可以有大大的假期。在此期間,他們可以慶賀新年的到來。
2.2 慶賀方式之異同
首先,圣誕節和中國新年慶?;顒拥墓餐c是它們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圣誕節從12月25日到次年1月6日慶祝,但一般來說,圣誕節從感恩節后的第二天開始直到1月。而春節呢,我們可以說,春節從臘八節一直持續到元宵節。
不同的活動有不同的含義之說。為了慶祝新年的到來,中美兩國人民會在節日到來之際,聚在一起享用一頓大餐,在中國,有中國除夕夜的團圓飯,在除夕之夜肯定會有魚這一道菜意味著年年有余;在美國,美國人在圣誕樹下吃著豐盛的飯菜。當然還會有別的活動,會買一些節日必須的東西。中國人,他們會買一些紅色的紙張,做剪紙,買一些年畫燈籠,貼剪紙和年畫,也可以大紅燈籠高高掛,以彰顯春節喜慶的氛圍,使春節過得更好,使節日的氣氛更完美。美國人會在圣誕節之前買一棵合適的圣誕,之后舉全家之力裝飾圣誕樹,裝飾窗戶,掛上彩燈。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彼此贈送禮物。人們準備的材料不僅包括可食用的大米、面粉、魚和肉,還包括水果和堅果。圣誕樹,在節日里它是必需品,圣誕樹可不是隨便一棵就行,這是由常青的樹木,象征著生命的永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具、玩具、星星,掛著各種圣誕禮物。在平安夜,人們圍著圣誕樹跳舞唱歌。 慶祝圣誕節也是關注聚集在樹下面享受節日大餐的全家人。圣誕晚餐吃火雞的習俗始于1620年。
3.1 起源
3.1.1春節的起源
其實,春節和圣誕節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產物,一個是千年文化傳統的產物。另一種是基督教文化的傳統的產物。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有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有著豐富燦爛的文化,春節意義重大,在中國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很自然,這個節日的名字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稱謂,包括"尚里"、"元里"、"歲蛋"等。關于春節起源的故事很多。 傳說,一種在古代被稱為"年"的怪物生活在海底,它會在新年前夕回到陸地。 殺死動物和人類,因此,為了保護自己免受怪物"年"的傷害。人們寧愿遠離村莊,逃到山上。
在有一年的新年前夕,除了一位住在村子東邊的老太太,村民們都陷入了恐慌,逃到了偏遠的山區。村里來了一個老乞丐,老太太給一個從村子里出來乞丐送了些食物。老太太還說服乞丐離開那里,找個更好的地方躲起來。然而,老乞丐微笑著對這位善良的婦人說,"如果今晚能讓我在這里呆一晚,我保證我能讓怪物離開這里。老婦人繼續說服他離開,乞丐只是保持微笑。
之后,在午夜時分,怪物"年"來到村莊,發現氣氛與過去不同。怪物來到老婦人居住的村莊的東邊。門上貼著紅紙;燭光被點燃,怪物渾身發抖,發出奇怪的聲音。 當"年"關上門時,鞭炮開始劈啪作響。 怪物非常害怕,之后再也沒來過。原來怪物害怕紅色、光和鞭炮的聲音。然后,老太太打開門,看到那個穿紅了的老人,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怪物最后逃跑了。
新年伊始,村民們對村里平安感到驚奇。當時,老太太急忙向別人解釋那個老乞丐的承諾。然后,它被人們廣泛傳播。最后人們都知道如何遠離怪物。從此,人們就會在門上貼紅紙,點著燭光,在新年守歲,他們也會在新年的許祝愿。漸漸地,過年就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3.1.2 圣誕節的起源
據《圣經》記載,上帝決定讓自己的獨生子耶穌基督由人類母親所生,生活在地球上,使人們對上帝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并學會愛上帝和他人。于是便有了耶穌基督誕生的故事。
據圣經記載,從前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年輕猶太女人,她的年輕的女人名字叫瑪麗?,斔藿o了一個叫約瑟夫的猶太木匠。然而,在他們結婚之前,約瑟夫發現瑪麗懷孕了。他想解除他們的婚約。在這時天使來到約瑟夫的夢中,告訴約瑟夫不要害怕娶瑪麗。因為她將生下上帝唯一的一個兒子。上帝給這個嬰兒取名“耶穌”,因為耶穌可以把上帝的子民從罪惡中拯救出來。最后這個年輕人和瑪麗結婚了。當時,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命令他的公民回到他們的家鄉進行人口普查。當然,馬利亞和她的丈夫約瑟離開拿撒勒去了猶大。在去那個地方的路上,他們會經過祖先曾經居住的伯利恒。由于沒有空的旅館房間讓他們休息,他們能住的是在酒店的馬廄里,瑪麗生下了上帝唯一的孩子耶穌,預言了以色列的預言。
3.2 民族思維方式
3.2.1 價值的方向
中美價值觀取向是相互區別的。中國人強調人文價值。人們普遍認為,以人為本的重要性。它使個人成群體,強調集體主義。它基于道德以人為本,強調集體的整體利益。而美國人強調個人價值,美國人注重人性,熱衷于個人價值,強調個人權利和自由.
3.2.2 中國的理念
正如一句中國諺語所說,"理論認為人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中國人認為,自然與人類是一種融合,有著巨大的關系。因此,中國人對自然的崇拜是特殊的,更重要的是,團結是三大民族精神價值之一,在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中,團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春節會想和家人在一起時。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人通過崇拜神來表達他們的崇拜和感激。因此,中國人會祭奠祖先和神到了春節來臨的時候,中國人要祈求好的自然天氣,安全和健康。
4.結論
對于上述這些比較,我們可以得到的想法是,無論是崇拜的對象還是客觀方面,春節和圣誕節都是相互呼應的的,反映了中美兩國的文化差異。春節和圣誕節都有豐富的活動,使人們的心情變得更愉悅,同時也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力量。所有這些活動都可以幫助人們把節日看作是他們生活的新起點,并為他們的未來制定新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崔博華&徐潛&張克(2013).中國傳統節日[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of China].吉林文史出版社.
[2].李英儒(2003).春節文化[the culture of Spring Festival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