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澄
摘 要:目前,國家對于東北三省的發展與建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并設立相應的政策作為扶持,但并未取得滿意的效果。要實現東北的振興,不僅僅要依靠國家的力量,還應該調動社會的力量,來實現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金融經濟應該發揮著杠桿的作用,使得東北三省的新興市場得到培育,產業得到升級。但東北的振興,僅靠金融經濟是不夠的,還需要改革評估方式。本文論述了現在東北經濟存在的問題、原因,以及今后金融經濟發展的方向。
關鍵詞:東北振興;金融經濟;杠桿作用
今年來,國家和社會對東北的營商環境和促進東北振興的問題異常的關注。,在國家出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后,社會各界對東北基地也是非常的關注 對于東北振興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包括制造業升級和轉型存在的困難,企業的經營情況,以及企業家的心聲等等。并且,結合東北的實際情況,根據國家制造業的大格局,從國家的視角對東本的振興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議,充分發揮金融經濟的作用。
一、東北地區發展的現狀
對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提高東北地區金融經濟的發展是國家做出的重大決策。因而東北地區的金融部門認識到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性,并且,要有一定的緊迫感,增強自身在振興過程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有效發揮各部門的主觀能動性,積極的參與到振興的過程中來,為東北基地貢獻一份力量。在振興東北工業基地的過程中資金的問題也是尤為重要的,對于資金的需求情況,要充分利用國內和國外市場,實現融資和投資兩種方式并重來獲取資金。對東北基地的振興要充分的利用原有的設備和基礎設施,吸進國內外的投資,擴大融資的份額,鼓勵金融的創新,實現多種金融業務,擴寬融資的渠道。利用各類金融工具,增加對銀行的支撐作用。
在改革開放以來,東北已經建立了以國有獨資銀行為主體,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為輔助的金融服務體系。這類金融體制對東北整體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出現了不良貸款,經濟效益低,管理和運行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使得東北的經濟水平位于全國的后位。這類問題的存在使得東北的金融不能完全的發揮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金融機構一般是通過信貸資金的投資來促進產業結構的發展,從而影響著整個經濟的發展效率。如果經濟的效率較低,會對金融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制約作用,導致金融的效率和收益較低。這就使得東北地區的不良貸款率較高,并出現企業貸款困難的問題。經濟和金融是一個互利互助的關系,只有它們的共同發展,才能對東北面臨的困境有所改善。因此可以看出東北現今面臨的問題,多半是經濟和金融的問題。
在過去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受政策因素的影響,東北的金融機構中出現了大量的不良貸款,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這類貸款對金融機構的發展產生一定的阻力,增加了當地經濟的負擔。使得金融機構的信貸被占用,對投放能力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因此需要發揮金融部門的職能,盡快決解不良貸款問題,振興東北的經濟。國有銀行和股份銀行在改革的過程中,實現法人管理的制度,根據市場經濟的實際情況,使得自身的收益達到最大化,統一調整資金。各個銀行資產的收益和質量,信貸資金的配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現今東三省的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不能達到收益和效益的需求,使得貸款模式有所模糊。企業也因信貸等級低等問題,不能達到銀行貸款的要求,因而失去發展的機會。資金的短缺困擾著東北經濟的發展,而且,不良的貸款使得東北經濟發展較慢的問題變得更加的凸顯[1]。
二、影響東北振興的主要原因
根據對東北三省整體經濟情況的調查可以發現,雖然,國家實施的各種措施和政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與國內相對發達的地區相比營商環境上仍有差異,人才流失的現象并未得到充分的改變。造成這一現象原因分析如下:
(一)國有企業占比較高,民營企業的經濟仍不發達
就目前東北三省國有企業的總產值與總工業產業的占比來看,遼寧省占百分之三十左右,黑龍江省占百分之五十左右,吉林省占百分之三十四左右。與全國的平均水平相比,均高于十個百分點以上。而且東三省國有企業資產的比重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同樣,比全國的平均水平高十個百分點以上。由于國有企業的占比較大,因此,國有企業發展的不好嚴重影響了東北經濟的發展。在東北企業很多城市的經濟多過度依賴于一個或幾個國有企業,當這些企業因為市場或者資源的問題,經濟發展有所下滑時,對整個城市的經濟增長就會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例如,黑龍江某央企的固定資產投資近年來逐漸下降,對整個省的金融投資增速都產生較大的影響。國有企業的占比較高,在現代經濟中發展的活力較弱,一定程度上對東北的資源有一定的擠占作用。影響了整體的營商環境,對經濟體制有一定的僵化作用,對民營企業的發展是不利的。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排行情況來看,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只有一家上榜,遼寧省有七家上榜。東北三省民營企業在占中國民營500企業的比重僅為百分之2左右。
(二)養老保險基金壓力大
在東北三省由于傳統工業所占的比重較大,加上人才外流現象嚴重,以及新增勞動力較少等問題的影響,使得社會上退休的人數較大,出現了養老金缺失的問題。從遼寧省來看,養老金的支出金額是企業繳納金額的兩倍左右,除去國家財政的支持金之外,其他的資金省里通過籌措資金來解決,這就對省力的資金流動情況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從吉林省的情況來看,養老金覆蓋的人口中,離職退休的人員是在職參保人員的二分之一,資金的缺口也很大[2]。
三、實現東北振興的金融方式
(一)建立混合所有制經濟,深化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
在試點的基礎上,根據有退有進,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推動東北混合所有制體系的建立,對于地域內的國有企業包括央企進行改革。在混合所有制種對于非公經濟的成分的所占份額不設立上限。對于國有企業下屬的二、三級企業可以從國有企業獨資和絕對控股變成相對控股。并且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實現員工持股或者轉變成民營控股,實現國有資產效益的最大化。通過對東北三省部分國有企業的股權劃撥給社?;?,或者對部分國有企業的股權進行轉讓。有效的解決之前的改革過程中沒有完成的問題,例如大集體制度,和三供一業等等。充分實現新改革和老制度間的劃斷,使得企業能夠輕裝上陣,得到快速的發展。根據經濟競爭的情況,如有國有企業中國有資本的退出,可以利用這些資金設立產業投資資金,或者進行直接的投資。把這類資金投入新型產業,也可以直接投入民營企業,增加民營企業的經濟實力,實現收益的最大化[3]。
(二)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全國化,緩解東北財政壓力
從東北發展的長期角度來看,推動養老金的全國化,能從根本上解決地方資金的問題,有效的填補了社會保障資金的缺口。在過渡期,國家應給對東北企業的社會保障金提供專項的補貼,加大國有企業,包含央企制度的改革,把一部分的股份劃轉成國家社會保障金,或者地方社會保障金。實現了部分國有企業股權的轉讓,為社會保障金的補充獲得相應的渠道。減少中央以及地方政府財政方面的壓力,同時也能促進國有企業體制的改革。
(三)支持東北地區新型產業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是我國現今發展的重點產業,新能源汽車在技術的層上更加注重鋰電池和氫燃料電池的開發和利用。東北地區受地理因素的影響,溫度比較低。在低溫的條件下,鋰電池的性能相對較差,因而鋰電池汽車在東北的發展市場較緩慢。但氫能源電池汽車更加符合東北地域的特點,是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建議國家出臺相關的政策,在東北企業支持氫能源汽車的研發,對東北地區的經濟產生一定的帶動作用。
打造東北的農業品牌,提高產業優勢,增加經濟效益。根據東北地區的農產品,提高質量標準體系,來適應我國居民現在對農產品消費升級的需求。并參考國外的經驗,從生產環境、農藥的使用,以及產品的加工和儲存過程實現全面的規范化,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打造一個農產品的信息查詢系統以及對質量的監管系統。增加對農產品資金的支撐,政府可以通過監督系統對農產平的生產、加工、銷售各個過程進行全程的抽樣調查和監督,保證產品的品質。利用互聯網,使得農產品質量信息的查詢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充分發揮企業和政府的力量,對于農產品中出現的假冒偽類問題進行嚴懲,提高消費者對于農產品的信任度。
(四)增加財稅政府的支撐,提高產業吸引力
東北地區受地理和氣候的影響,各類產業的成本相對較高,因而對外來投資的吸進力度較小。建議國家鼓勵東北的產業,以西部大開發的政策作為參照,降低企業的所得稅,減輕企業的負擔。
在東北振興的發展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金融部門在優化結構調整中的作用。通過建立混合所有制經濟,深化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全國化,緩解東北財政壓力;支持東北地區新型產業的發展;增加財稅政府的支撐,提高產業吸引力等方式來促進東北地區經濟的調整,實現工業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參考文獻:
[1] 代蕊華,于璇.教育精準扶貧:困境與治理路徑[J].教育發展研究,2017(07):9-15.
[2] 苑梅.東北邊境地區農村精準扶貧的建議[J].中國財政,2017(10):53-54.
[3] 何仁偉,李光勤,劉運偉,李立娜,方方.基于可持續生計的精準扶貧分析方法及應用研究——以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為例[J].地理科學進展,2017(02):18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