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清華
一、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
根據《河北省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管理辦法》的要求,建立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開展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工作,是一項促進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制度創新。2018年1月1日實施的新修訂《標準化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國家實行團體標準、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企業應當公開其執行的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團體標準或者企業標準的編號和名稱;企業自行制定企業標準的,還應當公開產品、服務的功能指標和產品的性能指標。國家鼓勵團體標準、企業標準通過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向社會公開。企業應當按照標準組織生產經營活動,其生產的產品、提供的服務應當符合企業公開標準的技術要求,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是我國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
二、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現狀
企業執行標準自我聲明公開,是國家為調動企業標準制定自主創新權、落實企業標準化主體責任、放開搞活標準供給和管理、提升企業高質量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減少了企業向行政主管部門書面備案的煩瑣及成本約束,有利于企業標準的及時升級創新。截止目前,我縣共有90家企業319個標準在企業標準聲明平臺上公開,從這些企業標準公開情況來看,還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不足。一是企業公開標準的積極性不高。未實現生產企業、服務企業全覆蓋,甚至有的工業產品生產企業也未及時公開產品執行標準;二是公開企業標準質量不高。有的標準結構不合理,有的標準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有的標準名稱隨意,把商品名作為標準名稱等;有的企業標準編號不規范,沒有按照《河北省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管理辦法》的要求編號。三是標準升級意識欠缺。有的企業沒有做到標準更新,仍然公開作廢的標準。大多數企業只滿足于現有標準,未將創新技術及時轉化升級為企業標準。
三、企業執行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存在問題及原因
一是認識不足,擔當不夠。對上網公開標準不適應、不積極。擔心、害怕自己公開的執行標準經不起社會監督,缺乏足夠的勇氣和擔當,不敢公開亮劍,不想公開、不愿公開,或者應付公開;二是程序簡化,敷衍了事。企業不按照標準制定程序,進行必要的驗證、起草、審查、批準、編號,導致標準規定的符合性、技術內容的先進性、合理性和完整性、試驗方法的科學性、檢驗規則的可操作性以及標準結構的規范性都十分不嚴格;三是滿足現狀,缺乏創新。企業注重眼前利益,只要產品有市場、有利潤就行,不管標準先進不先進、創新不創新、未來不未來。缺乏戰略思維,不搞質量對標升級。不主動制定高于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不及時將創新成果轉化為企業標準。
四、關于對平臺的建議
一是增加服務標準公示模塊。當前,國家標準委對服務標準的公示沒有明確要求,各地對服務標準的公示也是比較混亂,容易造成企業公示服務標準的積極性降低,不利于推動服務業標準水平的提升,同時,平臺公示標準容易產生混亂,出現產品標準和服務標準在同一個產業類別下公示的情況,不利于社會大眾對標準的檢索,對標準的監督檢查也造成一定影響。
二是允許企業“刪除”已公開的標準。 隨著改革在全國范圍深入,平臺上的企業用戶數量不斷增加,企業公示的標準信息也與日俱增,期間也出現了企業在平臺上隨意公示、刪除標準,造成標準公示的極不嚴肅等各類問題,因此在后來的平臺升級改進后,企業用戶的“刪除”權限被限制,很多企業用戶因錯誤操作或者標準變化需要刪除已公示的標準,只能通過政府管理部門進行后臺操作,從實際操作和時效性來說非常不便。因此,建議增加“刪除”功能使用條件。企業因為誤操作需刪除標準,應描述詳細原因,并提交后臺審核通過后刪除;因產品升級或者停產等原因需要刪除標準的可提供印證材料,提交后臺審核通過后刪除。再者,建議規范企業公示標準的行為,促進企業、政府、社會共同維護平臺的良好環境,因此,管理層面應當制定相關政策,要求企業定期清理“僵尸”標準,保證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性。
三是細化標準公示形式,提升標準的合規性。 目前,國標委組織的企業標準監督抽查結果不是很樂觀,總結原因主要是規范性引用文件、標準結構以及格式要求方面存在的問題,這也從側面反應出企業普遍存在標準化基礎工作薄弱、標準編制水平低、標準化專業人才缺失的問題,同時這也是普遍的問題。因此,在標準文本公示形式的設計上,國標委應考慮當前企業的普遍存在的弱點,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導企業,例如以行業為單位制定行業標準公示模板,逐步提升標準化水平。
四是增加產品標準評估功能,搭建企業誠信體系 目前平臺僅公開了企業產品的標準信息,沒有標準的評價或解讀信息,公眾通過平臺,僅能獲得標準文本。對于普通公眾而言,標準專業性強、可讀性差。不管是技術指標還是試驗方法都涵括了許多專業知識。公眾由于自身專業知識的限制,很難判斷標準水平的高低和產品質量的好壞,更談不上對企業標準進行監督。建議增加以第三方標準化技術機構為主的標準評價機制。首先成立標準專家庫,組織專家對已公開的標準或技術指標、試驗方法進行解讀和說明。如果產品有國家標準或其他類標準,還需列出該類產品的最低標準指標,以便于公眾進行標準比較。關于標準的解讀評價需上傳至平臺。即查詢標準時,公眾將得到企業自我承諾及具體時間、企業基本信息、標準信息、標準解讀評價信息和執行該標準的產品信息。這樣可以增強公眾監督,讓公眾了解標準,對產品進行監督,發現問題可在平臺上進行反饋,反過來可以促進企業提升標準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對問題企業進行監督曝光,建立企業誠信體系。
五、強化行政監管職能
一是加強制度宣傳和培訓工作。加強對《標準化法》《河北省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管理辦法》的宣傳,制定印發了《高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開展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的通告》,同時利用我局公眾號、專題會議等形式進行宣傳培訓,使企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提高企業參與自我聲明的積極性,督導執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的企業,通過自我聲明的形式進行備案。
二是多錯并舉,提升服務。加強對本轄區內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工作的業務指導,促進企業在編制企業標準時確定好技術指標和參數,制定好每一項標準條款。工作中做到及時登陸信息平臺,認真負責接待來訪、來電,及時回應企業標準公開聲明中的注冊、標準如何上傳等具體問題,耐心組好答疑解惑工作。
三是推動企業標準創新升級。改變企業以執行國家標準為榮的固有思維,提振企業和企業家的精氣神,開展企業家戰略思維培訓,打破習慣思維,用工匠精神給企業家們洗腦,用新時代的政策法律、先進指標體系去引領企業,讓企業家的觀念切實轉變到追求高標準上來,以高標準促進高質量發展。
四是加強管理,做好監督和規范工作。
加強企業自我聲明公開標準合法性、規范性的監督,及時對轄區內自我聲明公開的標準進行檢查,對標準內容不完整、不規范、不能全面判定企業產品質量的,責令企業立即整改,監督企業嚴格標準組織生產,保證產品質量。同時依法查處無標生產行為。對于應該進行自我聲明公開而沒有公開的企業,依據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嚴厲查處。
結束語
企業產品標準管理體制的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完善平臺功能、發揮社會第三方技術資源的優勢,提高企業的創新性和競爭力,保障企業自我聲明公開標準制度取得成效,是促進我國標準化改革深入推進,實現我國標準化改革宏偉藍圖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
[1]標準化法
[2]河北省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管理辦法
[3]郭瑞峰 ? 廣安日報
[4]黃曉錦 ? 中國質量報
[5]職玉森 ? 中國質量報
[6]張景 ? ? ?中國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