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珊
摘 要:在市場激烈競爭的今天,建立完善內控制度是中小企業實現良好發展的重要前提,內部控制作為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對企業管理和經營發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中小企業只有不斷的加強內控管理,完善內控體系,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得到更好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內部控制
1中小企業基本特征
全國工商注冊中小型企業數占全部注冊企業數的99%,中小型企業工業總產值和實現利稅分別占全國的60%和40%左右。對于大企業來說,中小企業是指代在人員、資金和經營等方面規模較小的獨立的經濟組織,一般中小企業的成立是由個人或少數幾個人共同籌措資金為了一個經營目標而形成的經濟單位。因此,中小企業的最為直觀的表現在于單位規模小,市場應對風險能力相對來說較弱。中小企業規模小、資金投入少、經營靈活,市場適應能力比較強。中小企業依靠自身優勢,大企業依據自身擁有的人力、財力等直接投入到市場中大企業容易忽略的細小領域,而小企業圍繞經營目標靈活進行投資經營,以實現在短期之內迅速盈利,提高生產效率。必須要看到中小企業參與市場競爭過程中,仍然暴露出風險應對能力相對較弱的特點。大企業憑借自身的信用和經營狀況等,能夠快速的從金融體系中籌措到資金,所以市場發展過程中往往存在融資難等問題,進而影響到自身的市場風險應對能力。
2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2.1組織結構不合理,內控意思淡薄
中小企業多是家族式的民營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統一,企業資產規模小,人員少,管理的層級少,組織結構簡單,管理權主要集中在某個人手里,缺乏內部牽制,企業的董事會、監事會形同虛設,無法實現內部權力的制衡。而且,由于中小企業重生產輕管理,缺乏內部控制,對內部控制不了解、不重視,甚至存在錯誤認識,認為內控就是層層請示,浪費時間,影響工作效率,束縛企業的發展。即使有部分企業認識到需要內部控制,也僅把內部控制看成某個部門的事,沒有站在企業宏觀戰略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導致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未起到應有的作用。
2.2內控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到位
中小企業權利集中,不重視制度建設,所有事情一人說了算,對內控不了解,認為內控制度影響效率,制約公司發展的步伐,在這類企業中根本就不存在內控制度。即使部分企業雖然制定了內控制度,但制度不夠全面具體,只在框架上進行了原則性的要求,具體該怎么做沒有規定出來,并且多數內控制度是針對財務人員制定的,沒有涵蓋所有部門、人員和環節,更沒有根據企業實際經營狀況進行適時的調整,即使是制定了內控制度也難以真正得到貫徹執行,一方面是由于權力過于集中,領導行為凌駕于內部控制之上,已有的內控制度成為擺設;另一方面,在內控制度執行過程中,存在隨意性較大的問題,遇到實際問題時,沒有按規定要求執行。
3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措施
3.1加強企業監督
企業關注的重點是監督信息是否真實準確和完整,因為信息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在企業的決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可能干擾到企業的正常發展。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就是在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資料的保管與審計必須嚴格按照企業規章制度進行,尤其是當發現資料缺失等問題時,責任追究到人這一系列制度將有助于加強企業內部監督。資料的采集、記錄、整理與保管等過程應該全部納入到企業內部控制的范圍之內,保障信息能夠真實的、完整的體現企業日常經營狀況。在結合當前我國企業發展的外在環境影響的大背景之下,注重加強企業經濟業務流程、資產記錄與保管、資產清查等環節的監督與檢查工作,并逐步構建企業內部風險管控體系,將成為下一階段眾多企業內部風險控制體系的主要內容。
3.2提升內控制度的執行力度
完善的控制政策與程序是企業進行風險管理和實現企業目標的保證,企業應建立適合企業發展階段的貫穿所有層面和工作的內部控制制度,包括一系列不同的控制活動,如審批、授權、確認、核對、評價經營業績以及維護資產安全等。對中小企業來說,首先,建立授權審批制度,確保在企業有效控制范圍內進行業務活動,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其次,建立資產保護制度,限制未經授權的人員直接接觸和處置公司財產,確保公司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再次,加強內部會計管理,做好會計基礎工作,建立規范的財務體系,執行嚴格的財務制度;最后,要建立業績評價和考核的相關制度,考核要客觀、公平、公正,一切建立在事實和數字的基礎上。中小企業在建立健全內控制度的同時,要提升執行力度,加強控制關鍵點的把控和規劃,要重視內部牽制制度的落實,保證不相容職務崗位的分離,實行定期輪崗制度,以達到牽制的效果,防止內部串通,造成舞弊。同時,要采用培訓、內部宣傳等方式,讓企業職工樹立良好的工作意識,并自主的參與到內部控制工作中,保證內部控制目標的順利落實。
3.3中小企業管理一體化
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必須有效整合企業的信息、網絡和智能資源,努力提高整體管理水平。這就要求中小企業牢固樹立制度思維和創新理念。例如,中小企業應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大力加強各類管理體系的對接和服務。特別是要深入研究和分析加強ERP系統,使其具有更強的管理功能。例如,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中小企業通過收集和分析企業管理信息和數據,力求使人力資源管理滿足企業的實際需要,滿足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就要求將“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運用于人力資源管理,有效地提高數據收集、分析、組織和決策能力。
3.4完善組織結構,增強內控意識
中小企業投資主體單一,權利高度集中,應當通過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內控制度來發揮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的作用。同時,建立健全與業務相適應的組織結構,在設置內部機構時,要科學劃分部門職能,明確規定其職責權限,既要防止權力重疊,又要避免出現權力真空,做到相互協調、相互牽制。根據職責權限設置必要的崗位,選擇合適的人員,各崗位各司其職,各盡其力,共同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貫徹執行現有的內控制度,避免個人意志凌駕于制度之上,遵從制度管人管事,規避經營風險。
結束語
中小企業需要提升企業管理效率,加強企業內部協調統一,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能夠會進一步清晰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分工與責權劃分,建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提高自身內部控制風險意識,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系統科學的風險管理體系,已經成為推動中小企業拓展對外影響力與增強風險應對能力的基本策略。
參考文獻:
[1]王波,叢配玉.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5(34):28-30.
[2]楊美琴,陳蓮子.中小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問題及對策研究[J].品牌,2014(11):86.
[3]張萍萍.淺談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構建[J].中國市場,2014(52):142-14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