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生嶺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金融與科技的融合不斷加深,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推動了金融產業的深刻變革,這不僅提升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型金融風險,給金融監管帶來新的挑戰。通過認識、分析金融科技的本質和發展規律,解決金融科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監管創新,完善金融監管體系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金融科技;金融創新;實體經濟;監管科技
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是金融與科技的相互融合,旨在運用現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創新金融產品、經營模式、業務流程等,推動金融發展提質增效。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科技成為金融變革的重要力量。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正逢其時,傳統金融存在的很多不足需要新的解決辦法,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存在短板,金融服務流程繁瑣、成本高,金融欺詐現象增多等。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產業正趕上新一輪技術革命浪潮,發展迅猛。兩者供需吻合促進了我國金融科技的深度融合和快速發展。目前,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發展水平,我國都已逐漸成為全球金融科技的領跑者。
金融科技的發展可以有效解決傳統金融的許多問題和不足,彌補部分傳統金融行業中的低效環節,促進金融轉型升級,提升金融服務的普惠性,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等。金融科技為普惠金融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已成為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新引擎和服務實體經濟的新途徑。對我國新時代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金融科技在引領金融創新、助力金融發展的同時,也促使金融業務邊界逐漸模糊,帶來諸多風險和問題。
一、金融科技法律基礎薄弱。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對現有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帶來較大沖擊。目前相關的金融法律法規缺少對金融科技發展的支撐和規劃,缺少配套的相關法律基礎制度。
二、金融業務風險有所增加。金融科技的發展涌現出眾多金融模式、金融產品、金融渠道等創新,一方面資金運轉業務流程透明度有所降低,另一面金融科技創新的成果也在排擠傳統金融,金融業務風險有所增加。
三、科技保障壓力增大。金融科技越是發展,應用越是便利,其背后支撐的系統也就越復雜。目前,無論金融信息基礎設施,還是應用、網絡、運維等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復雜程度都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急劇增加,再加上金融科技的發展對信息系統軟硬件的安全要求日趨增強,信息安全問題日趨嚴峻,從而對科技人員技術水平和科技運維能力要求急速提高,科技保障壓力增大。
四、監管效用沒有充分發揮。目前對科技在金融領域應用的監管大多是對傳統金融信息基礎設施和金融信息系統應用效果的檢查與指導,對金融科技發展的整體監管經驗不足,金融科技發展監管框架有待進一步完善,監管效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金融科技發展過程中帶來的風險和問題,主要在于金融科技時代監管體系中科技建設不完善和科技對金融支撐不充分兩大原因,這是金融科技發展初級階段的必然。為解決金融科技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必須堅持監管創新。
一、制定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完善配套政策。政策和規劃的制定要遵循寬嚴相濟的原則,即包容性的市場環境和條線清晰的政策框架。一方面包容性的市場環境給予人才、技術、資源等方面較大的發展空間,使金融科技更具活力,為金融科技創新提供更多可能。另一方面條線清晰的政策框架是金融科技發展創新的底線和邊緣,是保證金融科技平穩運行的基礎,使金融科技發展和監管都有章可循。活力與原則同在,既能營造良好的金融科技發展生態,又能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二、提高數據質量,強化監管協調機制。數據是金融科技的核心,要加強金融統計和數據報送工作,提高數據的有效性和規范性。集多方力量建立數據共享平臺,構建良好的溝通協調機制。一是建立金融大數據庫并及時更新,設計安全的數據接口,為決策及監管部門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二是建立協調監管機制,地方政府及監管部門自下而上進行合作監管,既提高了監管效率、降低成本,也有助于形成監管合力,促進金融科技穩健發展。
三、堅持安全守正開放普惠的原則。加快金融科技發展,創新金融監管體系,必須堅持“守正、安全、普惠、開放”的原則,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著手。宏觀層面應牢固樹立創新發展理念,正確處理創新與守正,創新與安全之間的關系,提高金融科技風險意識,加強頂層設計,構建科學合理的金融科技監管框架;在微觀層面要牢固建立“三道防線”風險控制體系,既要科學規劃信息系統軟硬件架構,控制內生風險,也要堅持“服務外包,責任不外包”的管理原則,將內部審計與外部監管有機結合,共同筑牢“三道防線”,確保監管創新有助于金融安全穩定。有助于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
四、發展監管科技,完善監管體系。在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的當前背景下,要積極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技術豐富金融監管手段,大力發展監管科技。發展監管科技是新形勢下維護金融安全的有力支撐,是完善現代金融監管的有益舉措,符合國家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方向,也是現代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是切實加強研究規劃。監管科技是一項系統工程,在需求設計、技術應用、監管目標、基礎設施、運行模式等方面需要加強論證,科學規劃,為發展監管科技提供研究支撐。二是積極深化科技應用。針對經濟金融風險的新特征、新變化,將科技驅動優勢貫穿于事前、事中、事后金融監管的全鏈條,依法建立金融數據融合和監管信息共享機制,逐步提高金融監管的科技化、數字化水平,為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應用監管科技奠定堅實基礎。三是有效夯實資源支撐。監管科技涉及架構轉型、系統改造、技術研發等諸多方面,需要較大規模和較為長期的資源投入,因此建議加大對監管科技領域的人才、技術、資金的支持力度,以推進核心技術攻關、重要成果轉化等創新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