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磊
摘 要:小微企業是指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小微企業在穩定增長、擴大就業、促進創新、繁榮市場、惠民生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他們是國民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力量。這篇文章著眼于社交網絡來改善小微企業的貸款可用性。
關鍵詞:小微企業;貨款可得性
微型企業和小型企業面臨較大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各大中型企業,缺乏可用于作為擔保資產和市場競爭力較低,從而導致信貸成本較高,對于微型和小型企業貸款;同時,中小企業貸款規模小,期限短,行政成本相對較高。
一、基本概念
1.網絡和社交網絡。簡單地說,網絡是一組個體,我們稱之為頂點或節點,它們之間的連接稱為邊。事實上,世界上許多系統或組織都是網絡化的形式存在,如互聯網、朋友網絡或個人之間的其他社會網絡、機構網絡和自然網絡、代謝網絡、食物鏈、參考網絡和通信網絡。目前,網絡的研究方法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不再試圖通過研究和分析一些小型網絡的性質來解釋大型網絡的性質。這些方法上的變化是有用的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來分析和計算大規模的網絡數據,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2.在社交網絡上。社交網絡是描述人類社會的理論之一,社交網絡理論開始出現在20世紀50-60年代。社會網絡的概念是由對社會互動的充分描述所產生的,是由德國社會學家喬治·西姆梅爾康從社會學的角度提出的。社交網絡主要關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聯系,這些互動影響著他們的社會行為。社交網絡是一群人或一群以各種形式存在的聯系或互動。人與人之間的朋友網絡、家庭和親人之間的親屬網絡、同學網絡、同事網絡、在線社交網絡等都是社交網絡的一部分。因為社交網絡不僅僅是個人的集合,也不是他們之間相互聯系的關系的總和,而是個人和個人之間關系的網絡,社會化大數據的一種表現。因此,社會網絡通常被定義為:一種社會結構,由一組代表社會成員(如個人、組織)的節點和代表節點之間關系的邊或紐帶組成。
二、我國小微企業金融現狀
微型企業和小型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具活力的企業,是經濟活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群體。它在增加社會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促進地方經濟增長和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國家近年來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對此給予了大力支持。
1.資金需求有增無減。隨著國內經濟發展,貨幣增長,國內價格普遍上漲,企業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大多數微型和小型企業是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大多位于商業服務行業、輕工產品為主,這顯示,微型和小型企業成本增加反而減少。小型和微型企業失去了很多技能和技能的工人。由于產量不佳,缺乏連續性、船主和整體質量有限,他們無法滿足了員工的工資以及未來發展的前景。為了維持這些稀少的工人和穩定生產活動,必須增加勞動力成本。一方面,生產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小微企業的利潤下降。根據《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報告:中國現狀及亞洲實踐》報告,20%的微型和小型企業的訂單下降了17.9%的銷售量的下降,小企業和微型企業營業收入的21.5%、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50.6%的零售業庫存的微型和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和小型企業批發庫存增加49.1%和小微企業的凈利潤,30.8%的跌幅。《中國經濟時報》的抽樣調查數據顯示,30%的中小企業減少了銷售,超過30%的企業實現了低利潤或虧損。利潤的下降直接導致小型和微型企業從其本身的資金來源獲得更多資金的能力下降。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以及利潤的下降導致了對資本需求的增加。一方面,生產成本上升,利潤下降,這無疑增加了壓力,小型和微型企業的股權,這意味著小微企業需要更多的資金來維持其穩健運營,這使得原本就資金供給不足的小微企業“雪上加霜”;另一方面,為了擺脫這種成本上升壓力的被動局面,一些效率低下的小微企業正在尋求轉變和現代化經營方式。
2.融資困難隨得到一定緩解,但與普惠金融尚有差距。關于小微企業融資障礙的問題,大家達成了共識。為什么融資有難度?而良莠不齊的P2P,違法小貸亂象叢生? 不同研究者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些風險抵抗力低,而其他原因是信貸配給其他因缺乏政治上的支持,等等,這是真的,但我們認為這些解釋只是表象,部分根源是在信貸方面的技術問題。換句話說,在實踐中,經濟機構難以真實掌握借款人的經營狀況和現金流,只能依靠抵押品。導致了微型和小型企業信貸市場的嚴重供應不足。在融資不足的情況下,利率往往更高。例如,在一個城市的1807家有融資需求的企業中,98%以上的企業打算通過銀行來解決資金問題。這些數字清楚地說明了銀行在我們的融資市場上的絕對主導地位。
三、社會網絡增進小微企業貸款可得性
1.社會網絡理論的相關應用。社會網絡理論起源于社會學研究,后來被應用于管理問題的研究,主要是在創新方面。每個公司在協同創新網絡中處于不同的位置。在網絡上定位良好的公司更具創新性,初創公司可以利用社交網絡來發現商機,測試商業創意,并獲得所需的資源。也有學者考慮多樣性,多樣性和流動性將社會網絡理論應用于企業信用研究。例如,銀行可以通過公司的社會關系獲取公司財務信息以外的相關信息企業的行為、企業家的個人行為以及長期關系所產生的軟信息可以改善中小企業貸款的可獲得性和條件。高風險的借款人可以在網絡中被識別,并被排除在金融市場之外,有效地減少了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問題。
2.小微企業貸款可得性。人們普遍認為,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是造成麥克米倫缺口的主要原因。信貸配給的e思想,從信息不對稱的角度,提前去銀行的銀行貸款,并聲稱供給不一定是越來越單調函數和利率的貸款,而銀行的收益率和貸款給一個倒u形的非線性關系。換句話說,在面對需要太多的資金,銀行利率來實現無條件貸款條件,如考慮企業的規模,其財務結構和銀行和企業之間的關系,以迫使資本的一部分離開銀行業的信貸市場時申請購買。例如,貸款監管成本認為,銀行必須解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企業貸款后的道德風險問題。根據經驗證據,小公司在獲得貸款方面的困難是由于與業務不穩定有關的高風險和成本以及缺乏充分和有效的擔保。國內學者也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提出了類似的看法。沒有透明的信息,中小企業往往無法提供有效的保護正規金融機構難以有效克服信息不對稱問題,而非正規金融機構可以利用社交網絡獲取“軟信息”來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3.對以往研究的簡要述評。通過數學運算、實證分析等方法,如網絡社交網絡特點,網絡規模和網絡密度測量,但大多只針對一個或某些特征,測量系統尚未形成,并沒有統一的定義和計算有關指標,盡管研究已經注意到社交網絡降低信息不對稱。然而,網絡功能與網絡特性之間的關系還缺乏系統的論證。越來越多的學者將社會網絡理論應用到管理問題的研究中,大量的文獻認為社會網絡在提高創新能力、拓展創業渠道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對企業信貸特別是小微企業信貸的研究較少。一些研究表明,社交網絡是有利于提高企業貸款的可用性,但它通常是分析從社交網絡的某些特性或功能,和關系網絡的特點、網絡功能和企業貸款可用性并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理論框架。
小微企業是企業中的弱勢群體,社會網絡對于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尤其重。社會網絡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貸款可得性,這不僅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難題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也為小微企業融資理論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間。
參考文獻:
[1]李健.農村金融市場結構與中小企業信貸可獲性[J].中國農村經濟,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