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娟
摘 要:基金投資是具有百年發展史的一項經濟活動,基金投資也是當前社會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傳統銀行和保險行業來看,基金與他們共同組成現階段的金融格局,基金投資對于促進經濟發展,完善金融體系,滿足投資者的投資需求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國內證券投資市場還有一定的缺陷和問題,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需要借鑒國外的一些先進經驗和管理方法,本文主要就基金管理人進行分析,研究其法律地位以及義務等,為基金投資行業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基金管理人;法律地位;義務;證券基金投資
雖然我國的基金投資發展起步相對較晚,但是整體的發展速度是可觀的。但是目前國內的證券市場依然沒有發展成熟,而證券投資基金則是新的金融投資工具,這類投資行為的相關法律制度建設也不完善,還有因為一些人員自身的素質水平限制,導致證券投資基金在實際發展中面臨諸多問題。而基金管理人在具體工作中出現違規甚至違法操作導致的投資人呢的損失問題比較突出,是目前相關行業發展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1.基金管理人
實際上,基金管理人也是一種職業,他們通過自身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等,使用其管理的基金資源,按照相關的規定和要求,科學合理的進行投資決策制定,讓其手中的基金不斷升值,也能夠讓相關投資人獲得相應的收益的一種職業,目前的基金管理機構中,基金管理人就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員。
就其工作性質和內容來看,資金管理人負責對于投資者投資的基金資產進行合理的管理和使用,具體的基金收益高低、盈虧程度等和相應的資金管理人的業務能力和決策之間是有直接聯系的,因此相關基金管理機構往往需要在聘用基金管理人之前,就對于其的任職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和考核,這是確保他們工作能力的關鍵,也是保證廣大投資者利益的關鍵,只有那些有一定資歷和能力的人才能勝任基金管理人的工作要求。
針對基金管理人的任職資格,不同國家和地區可能有不同的規定,能夠成為基金管理人的機構首先是依法設立的,是在我國相關部門審查下一步步篩選出來的,而相應基金管理人資格審核中,需要對其基金管理機構的資質和運營能力、信譽、相關資金基礎和經營狀況等、人才都需要有明確的要求。而對于具體的基金管理人的職責界定中,《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文件中,指出基金管理人需要根據相應的基金契約規定,通過對于其掌握的積極資產進行使用和管理,對于相應基金投資人及時、足額的支付他們在資產運營中獲得的收益,并要求基金管理人要積極做好相關的基金會計賬冊,一般要求這一賬冊的記錄保存要達到15年以上。基金管理人需要進行其使用和操作的基金的財務報告,并進行公示,由中國證監會監督審查。此外,基金管理人還需要對于相應的基金資產的凈值以及各個基金單位的資產凈值進行公示。相應的基金管理人需要保證其相關操作和工作內容都是和國家相關規定和其簽訂的基金契約是相符合的。
2.基金管理人地位界定
這里所說的基金管理人地位主要是就其法律地位來看的。在《證券投資基金法》中,規定了基金管理人以及基金托管人的地位。在相關研究中,研究者趨向于將證券投資基金性質歸納為信托,也從這一視角來分析投資基金當事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并對于這一關系中的受托人對于基金管理人法律地位進行說明。
就基金管理人在信托關系中是否處于受托人地位,筆者在綜合相關研究的基礎上,指出以信托角度來進行基金管理人法律地位的分析可能有一定的不恰當。主要是因為信托的設立通常要相關當事人設計信托意圖確定以及信托包含財產的特定性、信托受益人確定性三方面來考慮,三個條件的負荷的情況下,法院才能明確當事人的真實意圖,是對于信托判斷的重要依據。在相應信托機構成立的情況下,受托人需要獲得相應信托財產的所有權。在目前國內的證券投資僅僅的發行中,通過基金管理人以及基金托管人來簽訂相應的基金契約,相關投資者借由基金單位申購加入到相應的契約關系中,就相應信托設立意圖確定性來看,相關投資者在這一過程中不會參與基金契約簽訂,因此他們實際上是沒有設立信托的意圖的,所以說將投資者也作為信托委托人的角色是不恰當的。就受益人確定性來看,具體的受益人實際上是有基金收益憑證的持有人,相關投資者進行基金申購,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獲得收益,以財生財。但是實際上,基金收益憑證是可以在市面上進行流通的,可以進行轉讓和贈予,所以具體的基金受益人是在變化的,一些開放性的基金憑證甚至可以贖回,所以受益人數量也是動態變化的,所以,將基金受益人的地位按照信托關系分析也是不對的。此外,就財產所有權來看,信托關系主要是通過委托人向受托人轉移財產權的一種行為下確立的,這種轉移并不是占有,而是讓受托人能夠用自己的名義來對于其所有的基金資產進行使用和管理的權力。但是實際上,他們并不具有財產的真正所有者,所以這種情況下,也不能將基金管理人作為信托關系中受托人界定也是不合理的。
就目前基金管理人的工作性質和內容來看,基金管理者和相關投資者之間的關系更類似于合同關系,相關的權利義務在基金契約中都有明確的規定,這種合同性質也是委托合同,也就是基金投資人將資產轉交給基金管理人實施管理和使用權,基金管理人則按照相關的規定,憑借自身的經驗和判斷,進行投資決策和實施的過程。
2.基金管理人的義務
針對基金管理人的相關基金資產使用和管理中,也需要他們履行相應的義務,相關的《證券投資基金法》中,對于基金管理人的義務列舉有23項之多,這里不一一列舉。綜合來看,基金管理人的工作義務就是要在確保投資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規避風險,合理投資,保證相關受益人資產安全和資產升值。
總結:基金管理人的具體地位界定是需要綜合目前其所從事的工作內容和性質來界定的,基金管理人的權利和義務是并存的,需要把握分寸,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相關工作。
參考文獻:
[1]何文.國有資本投資項目中GP、LP及基金管理人關系研究[J].財會月刊,2019(S1):38-42.
[2]李莉.知識產權質押風險補償基金中補償規則的法律完善~()——以珠海市規范性文件為例的分析[J/OL].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0[2019-11-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23.C.20191009.1415.002.html.
[3]陶偉騰.基金托管人之義務屬性探源:信義義務抑或合同義務?[J/OL].南方金融:1-9[2019-11-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479.F.20190930.1818.002.html.
[4]靳海濤.母基金的必然性、價值和經營配置之道——來自中國本土實踐的經驗研究[J].清華金融評論,2019(03):25-28.
[5]申山宏.私募基金會計核算及披露問題改進探討——以美港基金為例[J].財會通訊,2019(04):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