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龍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城市建設了地鐵。地鐵作為新興的交通工具以其特點,迅速的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的交通工具。但是隨著地鐵的使用越來越多,地鐵中的安全事故發生率也在不斷的提高。通過調查研究表明,造成地鐵安全事故的眾多因素中由于司機操作失誤,技術操作不規范等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本文對現代如何做地鐵乘務司機的安全管理進行分析和研究,就規范地鐵乘務司機操作規范,加強司機紀律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和意見。
關鍵詞:事故/事件; 兩紀一化; 安全習慣
引言:地鐵是一個高度智能化的交通工具,由于其具有大量的技術設備因此由于地鐵的乘務司機的操作不當就非常容易造成地鐵運行事故。近年來隨著地鐵的設備技術不斷提升、檢修管理質量的日臻完善,因設備故障或司機業務技能不足導致的行車安全事故/事件逐步再減少。但是仍然不能忽視對地鐵乘務司機的安全管理和培訓工作。本文以規范地鐵司機操作流程,強化勞動紀律,標準化行為操守( 簡稱“兩紀一化”) 為目標,對如何加強對地鐵乘務員司機的安全管理,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一、地鐵乘務安全管理特點
地鐵不同于其他的交通工具,地鐵的乘務安全管理具有自身的特點。對于地鐵的運行管理而言,乘務行車安全是地鐵安全管理的生命線不容有失。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表明,每年我國發生的地鐵事故當中,有約占60%的安全事故是由于司機的不慎操作和違章行為導致的。例如僅以廣州地鐵為例,在2008到2018這十年期間,由于司機未確認進路正確( 信號機顯示、道岔開通位置) 動車導致的行車安全事件占 63%。就2018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就其中由于操作人員另( 包含調度、乘務、站務等相關人員) 的誤操作、違章作業、故障處理不當造成的安全事故占 75% ,遠遠大于其他因素。由此可見人員因素造成的地鐵安全事故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需要不斷的提高對地鐵乘務人員的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1]。
通過進一步的詳細分析發現,在眾多的人員事故當中,大部分的安全事故是由于地鐵的乘務人員的技能知識不足,安全意識薄弱,紀律意識差等原因造成的。綜合而言,造成地鐵乘務司機的安全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個方面: 一種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標準化; 另一種是對標準化作業似是而非,不能完全掌握;第三種是知道標準化作業而不去認真執行,行車中光想圖省事、走捷徑,存在僥幸心理。
對于地鐵的乘務安全管理而言,其最大的管理特點就是紀律性要求,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必須要做到嚴格的紀律要求,切忌乘務司機在操作中出現以經驗代替規章,投機取巧的情況發生。
二、乘務標準化作業
地鐵的乘務作業有其一套完整的流程。對于所有的乘務人員而言,需要嚴格的規范其操作流程,標準化作業才能夠確保地鐵的安全運行。標準化的乘務作業就是要對乘務作業的全流程進行標準化作業包括站臺作業、折返作業等流程進行明確的標準化規定,對每一個工作程序進行科學的管理和分解,對每一個動作進行研究分析,確保每一個東走是標準可行的。需要指出的是,乘務標準化作業是基于規章制度基礎之上的,通過將規章制度和眾多實戰中積累的經驗結合起來,確定出最為安全、準確、高效、省力的作業流程。規范地鐵乘務司機的操作流程,標準化乘務人員的行車管理,需要進行以下幾點方面的努力和改進[2]:
2.1控制司機的不安全行為
地鐵乘務司機在形式過程當中,需要對行駛列車的行車憑證、信號、道岔、進路、車門、牽引、制動、燈顯示、氣壓、信號/車輛屏、設備柜、空隙安全等信息進行監控管理。而乘務司機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處于核心的地位。司機的操作不規范就會導致列車行駛信息監控出現差漏進而導致出現地鐵的安全事故。因此,加強對列車乘務駕駛員的行為進行監控,杜絕列車司機的不安全行為是標準化操作流程的重要措施。標準化操作就是要將乘務司機的操作程序和司機的日常管理進行融合。隨司機的操作進行規范化操作,將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概率降到最低。例如在地鐵駕駛中駕駛人員必須要打開司機室閱讀燈不準出現人為不必要執行規定的要求,即對講機“手指口呼”制度,通過這樣的操作規范的操作流程來防治司機人員出現誤操作和漏操作等情況的發生。
2.2防止違反“兩紀一化”現象的出現
“兩紀一化”是指規范地鐵司機操作流程,強化勞動紀律,標準化行為操守。違反“兩紀一化”的流程就會出現地鐵乘務司機操作相互制約相互干擾的情況發生。加強“兩紀一化”就是要明確紀律,規范操作,避免出現操作流程流于形式。通過紀律讓司機人員指導什么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樣的做法正確,什么樣的做法會引起安全事故。
2.3控制物/行車環境的不安全狀態
列車行駛中的行駛環境和控制物也是行駛安全的的重要危險源和風險點。標準化行車操作對控制物和行車環境的控制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通過對控制物/行車環境的不全狀態的控制,是確保地鐵行駛安全的重要前提。。
三、乘務司機安全管理措施
對于地鐵的乘務司機的安全管理需要加強對行駛員的行為習慣的培養,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的進行化管理、加強對乘務司機員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全方位的建立起地鐵安全行駛的“防火門”[3]。
3. 1 良好行車安全習慣的培養
只有形成良好的行車安全駕駛習慣才能確保出線人工的誤操作等故障的發生。養成駕駛員的良好行車駕駛習慣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安全檢查。通過定期的對地鐵行駛的安全檢查,加強對司機人員的檢查力度司機人員長期出現懈怠的心理發生。不定期的對地鐵駕駛的重要模塊進行檢查,對出現的任何不良的駕駛習慣及時的進行教育批評并要求及時整改。
(2)檢查方式方法。對地鐵駕駛的方法進行檢查,需要根據現場的盯控、站臺/PIDS等來結合進行。必要時可以采用區間暗查、錄音/錄像暗查等方式進行檢查。
(3)標準化作業評估。除了加強檢查之外還需要通過制定出標準化的評估方法來確保檢查工作的科學有效的進行,確保檢查工作的科學正確。
3. 2 依托科技手段開展精細化管理
乘務運作信息量大、分析相對滯后特點導致運作信息對現場安全管理反饋指導作用不足、對安全管理預警性不強,安全管理應引進科技手段研發《乘務運作信息監控管理系統》( 簡稱系統,下同) 提升運作信息的分析效率,及時發現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并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將不安全、不穩定苗頭控制在源頭,真正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指導方針,同時員工自檢、自查,齊抓共管,形成反習慣性違章的強大力量。
3. 3 員工思想狀態把控
目前的地鐵司機乘務人員大多是年輕的剛參加工作的人員。多為25歲左右的剛畢業的年輕人員。這些人員的思想意識比較年輕,對危機意識和安全意識比較欠缺。因此,加強對員工的四講狀態的教育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加強思想狀態的把控就是要定期的度員工的記性培訓,加強談話,定期的開展各種形式的團建活動,使得員工能夠放松心理,以健康的狀態高度集中的思想意識面對工作,避免由于思想意識滑坡造成的安全事故。
結語:地鐵的乘務司機人員的安全管理是地鐵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目前的司機人員普遍具有年輕化、專業素質不過關等問題。本文通過對如何加強對司機操作人員的安全管理,規范操作流程進行研究,提出了養成司機良好的的安全形勢習慣、精細化科技駕駛管理、加強司機員工思想狀態把控等方法,旨在全面的提高我國的地鐵安全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孫金龍. 試論如何做好現代地鐵乘務司機安全管理[J]. 科學與信息化, 2017(21):168-168.
[2] 歐嚴文. 淺談廣州地鐵線網發展變革下的乘務安全管理策略[J]. 科技風, 2018(17).
[3] 王勇. 乘務司機慣性違章成因與防范措施[J]. 價值工程, 2015, v.34;No.399(3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