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佰君


1.試驗的農藥助劑
依據多年研究經驗以及各藥劑的相關特性,現選取以下三種藥劑。
(1)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
(2)30%戊唑·福美雙可濕性粉劑
(3)“激健”農藥減量增效助劑
2.水稻稻縱卷葉螟防治實驗
2.1試驗地與試驗作物
試驗地位于本地區的一個農場,且去年為水稻種植地,土壤性質為砂土和黏土間,具有良好肥力和耕性,有機物含量適中,土壤酸堿度為6.7,接近中性。試驗物作物為普遍性常規水稻品種.
2.2試驗配比與處理
本實驗共設計五個藥劑配比方式,將相同濃度不同量的四氯蟲酰胺懸浮劑與相同質量的“激健”減量助劑相結合使用。首先確定一般常規方式,為40Ml的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再以依次減少20%、30%、40%用量的方式,確定其他三種四氯蟲酰胺懸浮劑的用量,同時為其中非常規用量的三種試劑引入一定量的“激健”助劑,最后設置一個清水對比組。除清水組外,具體配比方式如下表1:
與此同時,確定處理次數為3次,每種方式的作用區域確定為38平方米,區域與藥劑的相對應關系應隨機確定。在水稻成長發育的合適時期進行試劑噴灑,且噴灑前應對藥劑稀釋兩次,并以常規型手動噴霧器為撒藥工具。
2.3調查方式
在噴灑后的一定時間內,對其進行短期的定期觀察,可設定觀察次數為三次,第一次觀察時間為噴灑后4天,經過4天再進行第二次觀察,最后經過6天進行第三次觀察,觀察時可隨機選取區域內部的3點,每點以50株水稻為具體調查對象,并對結果進行詳細記錄。觀察與記錄的具體方式是將新舊蟲苞摘取下來,計算蟲子的存活數,同時按照一定的數學公式計算防范效果,并將所得結果以反正弦的方式轉換而后再利用DPS軟件實現方差分析。防效公式為:相對防效(%)=[(對照區蟲量-處理區蟲量)/對照區蟲量]×100
2.4結果分析
從試驗數據中可得知,減量處理區域防效隨著相隔時間的不同與一般常規用量區域的關系在不斷發生著改變,具體如下:
(1)施藥4天。一般常規用量區域防效大于其他處理區域。
(2)施藥8天。農藥減量20%、30%區域防效與常規用量區域相當,農藥減量40%區域防效稍稍低于其他用量區。
(3)施藥14天。效果排序為:農藥減量20%區域、一般常規用量區域>農藥減量30%區域>農藥減量40%。但其中低于效果均不明顯。
3.水稻赤霉病防治試驗
3.1試驗地與試驗作物選擇
試驗地為本地區農民的自種地。此田地土壤屬性為青泥粉,有機物含量始終,土壤酸堿,度為6.7偏酸,且上茬種植作物為水稻。試驗作為本地區是適宜種植的揚麥20.
3.2試驗配比與處理
此實驗依舊為五個對照組,其中一個為空白對照,即清水組。以畝為單位,其他四種配比方式如下表2:
其中每畝施水量為45kg,共對區域噴灑2次,并將田地分為15各小區域,區域內是否噴灑藥劑、噴何種藥劑應隨機確定。第一次噴灑時間確定為水稻齊穗始花期,第一次與第二次噴灑時間間隔七天,且噴色部位為水稻穗部。其中利用的噴灑工具是常規手式噴霧器。
3.3調查方式
在該實驗中,應待水稻的赤霉病病情穩定后再進行藥效考察,考察時的取樣方法為對角線取樣方式,每一區域選擇5點,并以100為一次考察的具體數目。依據相關規定,水稻病穗嚴重性分級標準為五個,如下:
(1)0級:水稻無病。
(2)1級:水稻病穗率為25%以下。
(3)2級:水稻病穗率介于25%~50%之間。
(4)3級:水稻病穗率介于50%~75%之間。
(5)4級:水稻病穗率大于75%。
其中水稻病穗率為病穗占全部麥穗的比率。
在調查中,細致統計株發病率與發病指數,并計算株防效與病指數防效,然后以反正弦平方根的方式轉換病指防效,最后利用DPS軟件分析方差。
3.4 結果與分析
鑒于今年陰雨天氣連綿不絕,故在水稻揚花期間,流行水稻赤霉病,致使此次試驗中的防效方式皆不理想。但就實驗結果來說,上述用到的四種防效試劑,按照上文的排序方式來說,第一種防效方式與第二種的防效效果相當,且明顯優于其他處理方式,第三種方式防效效果處于中等。第四種自然排在最末位,且防效明顯低于其他三種。
4 分析總結
4.1 “激健”助劑的安全性
經上述兩試驗,可觀察得到,有關藥劑與“激健”助劑相結合使用的區域農作物與常規藥劑作用的區域農作物相比,生長狀況未發現異常,沒有出現其他異常藥害或蟲災。但此次的試驗區域采用的都是“激健”助劑單一對象單一使用的方式,未多次將“激健”作用于作物生長的其他過程,因而并不能對助劑的完全安全性作出確定。
4.2 “激健”助劑的應用效果
上述試驗中,當加入一些“激健”助劑時,便會相對應的減少一些試劑用藥量,若在一定量“激健”助劑的條件,對試劑用藥量進行合理減少,便不會對防效效果產生顯著影響,但若是對用藥減量太多,便會對防效效果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
4.3 “激健”助劑的的應用前景
“激健”是農藥助劑的一種,將其與有關化學、生物毒害藥劑相結合使用會減少一定的用藥量,可緩解農藥污染問題,對農田的自然環境產生一定的保護作用。因而,可在合理施用的前提下,對“激健”助劑推廣性、擴大化使用。
( 作者單位:162405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泰來縣克利鎮農業經濟技術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