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強



摘?要:為推進四川省公園城市試點建設,本研究建立指標體系,利用2016年四川省統計年鑒數據進行生態和產業基礎評價,研究發現:四川省綠地與公園資源在各城市間分布極不均衡,亟需提高公園的公共性建設;四川省超半數城市以第三產業為主,產業結構較合理;但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較高,需加快高耗能企業的綠色低碳改造;綠地與公園系統完善、以第三產業為主且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低的城市更具公園城市建設潛力,包括成都市、自貢市和西昌市。
關鍵詞:公園城市;四川省;試點建設
中圖分類號:F2?????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4.016
1?緒論
當下,社會發展正經歷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轉變,針對如何協調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這一問題,國內外已有諸多實踐。從城市規劃與環境管理角度出發,城市建設者提出了“田園城市”、“生態城市”、“低碳城市”、“園林城市”等概念。
“公園城市”由習近平總書記于2018年2月11日視察成都天府新區時首次提出,并強調“天府新區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2018年4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再次提出:“一個城市的預期就是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大公園,老百姓走出來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園一樣”。可見,公園城市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的生態文明理念,強調公共性與“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即“三生空間”)的融合,這需要城市各類功能的有機融合發展,構筑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體。
從城市規劃設計角度來說,“園林城市”主張“先生態而后空間”,呈現出“園在城中”的形態;而公園城市主張“先生態而后空間”,呈現“城在園中”的格局,其本質是城市建設尊重自然本底。
2018年11月12日,四川省在全國率先開展公園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四川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于開展公園城市建設試點的通知》,擬支持成都先行先試公園城市建設,在成都以外,再遴選3-4個城市、6-7個縣城開展公園城市建設試點。2019年1月14日,新組建的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掛牌成立。
本研究基于《關于開展公園城市建設試點的通知》文件,梳理試點城市的遴選要求,利用四川省統計年鑒數據進行分析,旨在評價四川省各城市目前建設公園城市的生態和產業基礎,為四川省公園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提供參考。
2?指標構建
2.1?試點城市遴選要求
根據《關于開展公園城市建設試點的通知》,要求試點城市到2021年底應達到“基本實現生態環境明顯好轉,規劃區內受損山體生態修復率達到90%以上,建成區內黑臭水體比例控制在10%以內;宜居品質大幅提升,綠地系統、公園體系完善,布局合理,基本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每個試點城市建設完成2個以上城市公園,至少新增1個省級重點公園;產業結構更加優化,完成一定數量高污染、高耗能企業的綠色低碳改造,高附加值、高技術產業比重有效提升”。
因此,公園城市試點的遴選包括生態修復、綠地與公園系統和產業結構三個維度。
2.2?數據獲取與預處理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四川省統計年鑒》。由于年鑒中暫無與試點通知文件相關的生態修復數據,故暫不考慮生態修復維度。綠地與公園系統可根據“10-6 城市綠地和園林情況(2016年)”進行分析;產業結構相關內容可參考“2-9 各市(州)按三次產業分地區生產總值指數(2016年)”和“6-11 各市(州)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等價值)”。另外,城市綠地和公園情況包括21個地級市和16個縣級市兩類數據,為盡可能地增加分析的全面性和可對比度,從“12-4 各縣地區生產總值指數(2016年)”中篩選對應的縣級市數據進行分析。
2.3?指標體系建立
對上述表格中的數據指標按照不同的城市等級進行整理得表1。
綠地與公園系統中主要包括面積和個數兩類指標,考慮到各市轄區規模不同,僅對面積進行比較不能反映資源可得性,可構建占比指標補充說明。三次產業的生產總值指數可體現各產業對當地經濟的貢獻,根據該指數可篩選出各市支柱產業類別和三產結構類別,從生態保護角度出發,以第三產業為主的城市有更大的潛力和更低的成本進行低碳城市建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可反映工業發展水平和資源利用情況,理論上講,該值越高,則可能產生的污染也越多。根據以上分析,構建本研究的指標體系如表2所示。
3?結果分析
3.1?綠地與公園系統
3.1.1?公園綠地面積占比
21個地級市公園綠地面積占比整體水平較低,成都市該指標數值最高且遠高于其他城市,但也僅達到0.69%。位于第二位的是自貢市,占比為0.28%,尚不足成都市的一半。7個城市占比在0.10-0.20%之間,還有9個城市占比不足0.10%。
可見公園綠地資源在21個地級市中分布極其不均衡,成都市和自貢市是四川省目前公園綠地建設最領先的城市,公園城市建設潛力最大,其他城市還需整體提高城市內公園綠地面積,以夯實公園城市的建設基礎。
3.1.2?公園個數
從圖2和圖3來看,地級市和縣級市均存在公園個數兩極分化的情況。地級市中,成都和樂山兩市公園個數占到所有地級市公園個數的41.43%;縣級市中,僅西昌一市的公園個數就已占到所有縣級市公園個數的35.00%。另外,地級市中公園綠地面積占比較大的自貢市,公園個數僅排在第九位,說明該市可能存在單個公園面積較大或綠地面積大于公園面積的情況,但無論是上述哪種情況,均反映出自貢市公園建設中,存在公共性較低的現象。
公園個數代表了城市公園資源的公共性和可得性,對于成都市、樂山市和西昌市等公園個數較多的城市來講,應繼續維護公園運營,提升公園軟硬件設施;而對其他城市來說,要建設公園城市,首先要增加公園數量、提高公園可達性,在市級尺度上做好空間規劃和城市設計,在社區尺度上,加大社區公園的營造力度,打造便捷宜人的生活圈。
3.2?產業結構
3.2.1?各市(縣)生產總值指數最高的產業類別
對于地級市和縣級市來說,生產總值指數最高的產業類別為第三產業的城市占比分別為57.14%和68.75%,且無以第一產業為主的城市。
3.2.2?各市(縣)產業結構類別
四川省所有城市均只有321和231兩類產業結構,且縣級市中以第三產業為主的城市占比高于地級市。結合表3和圖4來看,四川省目前兩類城市的產業結構均為公園城市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但仍需繼續推進部分城市的產業結構優化。
3.2.3?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等價值)
四川省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平均水平為1.115噸標準煤/萬元,僅有9個城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最高的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最低的為自貢市。以第二產業為主的9個城市中,有3個城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別為雅安市、德陽市和資陽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最高的為內江市,最低的為資陽市。以第三產業為主的12個城市中,僅有3個城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別為甘孜藏族自治州、成都市和自貢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最高的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最低的為自貢市。可見四川省雖然第三產業在城市產業結構中處于主要位置,但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較高,在發展第三產業的同時,需重視工業生產水平的提升,加快高耗能企業的綠色低碳改造,大力引進和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產業。
4?結論
為推進四川省公園城市試點建設,本研究利用統計年鑒數據,基于試點遴選標準建立指標體系,分析評價了目前各地級市和縣級市生態和產業基礎,主要結論有:
(1)四川省綠地與公園資源為公園城市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但在各城市間分布極不均衡,亟需提高公園的公共性建設;
(2)地級市公園綠地面積占比整體水平較低,成都市和自貢市處于全省領先;成都市、樂山市和西昌市等公園個數較多的城市應繼續維護公園運營,提升公園軟硬件設施;其他城市要增加公園數量,在市級尺度上做好空間規劃和城市設計,在社區尺度上,加大社區公園的營造力度,打造便捷宜人的生活圈;
(3)四川省21個地級市和16個縣級市中,超半數城市以第三產業為主,產業結構較合理;但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較高,需加快高耗能企業的綠色低碳改造,大力引進和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產業;
(4)總的來看,綠地與公園系統完善、以第三產業為主且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低的城市更具公園城市試點建設的潛力,包括成都市、自貢市和西昌市。
參考文獻
[1]?成實,成玉寧.從園林城市到公園城市設計——城市生態與形態辨證[J].中國園林,2018,34(12):41-45.
[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四川省開展公園城市建設試點[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11/12/content_5339502.htm,2018-11-12.
[3]?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掛牌成立[EB/OL].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1901/56802915.html,2019-01-15.
[4]?四川省統計局.四川統計年鑒[EB/OL].http://tjj.sc.gov.cn/tjcbw/tjnj/2017/zk/indexch.htm.
[5]?張金光,趙兵.基于可達性的城市公園選址及布局優化研究[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2(06):151-4158.
[6]?對樂山建設國家公園城市的思考[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18,20(06):49-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