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 肖潔瑩 巫麗麗 任子軒
摘?要:基于政策支持視角,分析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意愿提升問題。從多案例分析結果來看,目前阻礙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主要原因為資金不足、融資渠道較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以及傳統舊思想等。因此,政府應該在提高返鄉創業貸款、減征稅收等方面進一步出臺和完善相關舉措。
關鍵詞:創業意愿;農村籍大學生;政府支持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4.041
1?引言
2018年11月,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返鄉創業創新人員增至740萬,非農創業人員增至300萬。改革開放40年以來,農村涌現出一波又一波的創業熱潮。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給返鄉創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素質較高的農村籍大學生已成為返鄉創業的中堅力量。
然而,目前農村籍大學生的返鄉創業的熱情不高,對返鄉創業的認可度不高。大部分農村籍大學生在面臨就業問題時,普遍只停留在“有意向、可能會返鄉創業”的階段,真正付諸實踐的少之又少。經過調查發現,主要面臨國家的優惠政策較少、融資渠道較少、農村創業環境差、農村配套服務設施不足等問題。本文從政府支持的層面探究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意愿提升研究,通過對準備返鄉創業的農村籍大學生進行實地考察,發現在他們創業過程中仍然存在重重阻礙。通過調研分析得出目前政府在支持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方面存在的不足,為其下一步的支持政策提出建議。
2?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存在的障礙
盡管政府不斷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但是成功者并不多。一方面,政府扶持的貸款和補貼數額較少并難以申請。另一方面,農村的基礎設施落后。再加上傳統思想根深蒂固,阻礙了大部分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通過調研發現阻礙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主要因素如下幾點。
2.1?缺乏創業資金,政府貸款和補貼少
資金問題成為那些準備返鄉創業的農村籍大學生的主要阻礙。剛畢業的大學生積蓄不多,因而需要通過貸款或融資的方式獲取支持?,F在各省、市、地區政府爭取為符合條件的創業者提供低利息甚至是無息貸款,此舉縮減了創業成本。然而,大部分農村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只能申請到8萬至10萬的創業貸款,再加上政府補貼的申請程序過于復雜,難以申請補貼。返鄉創業的大學生仍然面臨資金缺乏的問題,最終導致創業失敗。例如,2016年四川眉山市仁壽縣的大學生唐冬返鄉創辦生態養雞場。創業之初,唐冬的創業資金主要是自己向親朋好友借款,小額的政府貸款只占數十萬創業資金的一小部分,同時政府的稅款優惠政策也難以申請。唐冬背負了極大的資金壓力,兩年后唐冬的養雞場沒有成功,浪費了大量時間和數十萬元資金。創業失敗后,唐冬指出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缺乏社會各界的支持及創業潛在的風險。更不盡人意的是,當地政府沒有承擔起職責及義務,支持年輕人返鄉創業。
2.2?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善,產品銷售渠道狹窄
農村基礎設施較差也是阻礙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原因之一。農村大都在偏遠地區,存在交通設施落后、通信網絡不穩定、污水垃圾處理設備不足等問題。很多返鄉創業的農村籍大學生聚焦于在網絡上銷售當地的特色農產品,故良好的鄉村道路和無線通訊在大學生決定是否返鄉創業的過程中起到了較大的作用。除此之外,農村當地政府難以為創業者提供技術指導使得很多創業項目被扼殺在搖籃中。例如,某農業大學的譚某,大學畢業之后回到山東老家,開辦起一個100畝的農場。農場主要種植大棚蔬菜、草莓、藍莓等作物。但是兩年之后,該農場就徹底關門。他創業失敗主要是因為缺乏銷售渠道。作為種植農場,渠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他的農場幾乎沒有渠道商,農產品等著商販來收,大量農產品在為賣出之前就腐壞。農場附近交通不發達,再加上當地無線網絡沒有完全覆蓋,該農場的農產品很難在互聯網上銷售。除此之外,缺乏專業的技術支持也是導致農場關門的原因之一,例如如何培育新品種和科學治理病蟲等。只有農村具有完備的基礎設施,才能吸引更多的有想法有能力的農村籍大學生選擇返鄉創業。
2.3?城鄉人力資本差距顯著,人才引進難度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出臺了多項農業政策及惠農措施,然而農村與城市的差距仍然較大。城鄉二元結構明顯,城鄉之間的要素雙向流動低。比如城鄉的教育差距明顯,農村就業人員的教育水平遠低于城市,在農村地區創業難以吸引高科技人才。同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消費差距等也在不同程度上阻礙返鄉創業。例如,江蘇北部的農村籍大學生張進,在家鄉開始了互聯網創業。張進的返鄉創業并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因為縣城里的投資人和投資機構非常少,融資規模比大城市小得多。同時,張進公司的員工大多來自當地,因為在小縣城招聘不到高技術人才,大多數員工只有高中學歷,只能完成最基礎的工作。把互聯網人才們招欖到小縣城,需要付出比大城市高很多的資金成本,張進公司的人力成本占到了總支出的60%以上。同時,因為該縣城較為偏遠落后,張進經常需要出差,輾轉各大城市面見投資人和參加展會。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目前城鄉差距大是阻礙返鄉創業的主要因素之一。
2.4?傳統觀念落后,很難發覺農村創業機會
不少大學生在返鄉創業時會遇到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比如親朋好友認為從城市回到農村是“沒本事”。“逃離農村”的思想仍然深深駐扎在廣大農村人民的心中。據調查分析,農村籍大學生在選擇是否返鄉創業時,家人好友的支持和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可以起到激勵作用。
由此可見,許多農村籍大學生不愿意返鄉創業,是受到過程中的各種非人為或是認知因素的阻礙。因此,社會各界尤其是政府,當給返鄉創業的大學生給予更多支持,鼓勵更多的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
3?對策建議
針對上述案例中農村籍大學生在返鄉創業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從政府支持視角上提出以下建議。
3.1?提高返鄉創業貸款
在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之初,創業資金是首要難題。相比于高級知識分子和回鄉農民,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缺乏啟動資金和固定創業場所,再加上缺乏社會人脈關系,導致大部分返鄉創業的農村籍大學生面臨重重困難。目前政府規定大學生創業無息貸款金額最高不超過10萬元。如創業需要更多資金,則需要向銀行申請擔保貸款并擔負較高貸款利息。且商業銀行一般不會貸款給大學生。目前多省市推出各項計劃促進大學生創業,如:上海專門為大學生創業設立了 “天使基金”。但大多數計劃偏重于高科技創業,且多集中于城市。遠在農村創業的大學生很難享受到。政府的支持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政府應擴大政策性貸款的范圍,提高額度。如哈爾濱市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最新政策,科技類創業的最高政府貼息貸款額度提高至30萬。另外,加強了對合伙企業的貸款扶持,該企業每人可貸款10萬元。只有解決了農村籍大學生的資金問題,才能促使他們專心致志攻克技術難題。
3.2?減征稅款,提高補貼
政府應為正在創業中的大學生減征稅款,尤其是返鄉創業的農村籍大學生。譬如政府對從事私營的學生3年內按8000元/戶每年按順序扣除當年應繳納的實際營業稅、城建維護稅、個人所得稅,教育費附加稅,并且在限額標準上可調至最高二十個百分點。雖然政府推出了相關政策,但是大學生很難真正享受到優惠政策。因而政府在不斷擴大優惠政策的同時,還要加大宣傳力度,確保正在創業的大學生能夠及時了解最新政策,并且能夠用較為簡單地手續申請到優惠資格。
3.3?加強農村基礎建設,優化創業環境
由于我國農村的環境相對城市落后,地理位置決定了鄉村與外界的聯系較少的客觀事實,為此政府更應在提升鄉村創業的基礎設施方面多關注多建設,其中主要包括村內道路建設、自來水供給、污水處理、無線網絡等。當地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向農村輸入更多高科技技術,減少“豆腐渣”工程。盡量貼合當地居民意愿,努力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將農村打造成為能夠吸引大學生創業的好地方。
3.4?鼓勵城市轉移,優化農村人力資源配置
政府應該激勵人口密集的城市轉移,鼓勵居民往中心城市周邊城市、農村流動,企業將產業轉移至生產成本較低的周邊地區。增加城鄉人口流動性,平衡城鄉之間資源的不對稱,縮短二者的差距。
3.5?改變傳統觀念,營造返鄉創業氛圍
傳統的思想觀念同樣阻礙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尤其是父母和親戚朋友舊思想的影響。政府應提供創業培訓、創新創業者交流平臺,為準備創新創業者樹立一個準確的創業價值觀。同時又希望各地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搭建上嘔心瀝血,加強創新創業的基礎教育。鼓勵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價值觀,激發大學生的創業熱情。
4?結論
由上述分析可得,政府的支持力度越大與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意愿呈正相關。同時,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行動又響應了近年來政府大力倡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因而政府加大力度促進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符合當今的社會趨勢。能夠改善農村當地就業現狀、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經濟發展。某領導曾在調研中提及:“大學生回本村任職,契合了鄉村振興戰略,既是優化村干部隊伍結構的重要舉措,又是解決基層人才缺乏的管用之舉?!笨梢姡r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為當地帶來了許多積極影響。所以,政府可以通過對返鄉創業貸款的增加、提高補貼、減征稅款、加強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舉措,提升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意愿。
參考文獻
[1] 陳雨晴.高職院校農村籍大學生返鄉創業意愿研究——以湖南省為例[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7.
[2] 劉航.牡丹江大學生返鄉創業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6.
[3] 農業農村部:目前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達740萬[EB/OL].http://field.10jqka.com.cn/20181109/c608059209.shtml,2018-11-09.
[4] 張艷艷.“雙創”背景下農村籍大學生返現創業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8,(10).
[5] 晏成蹊.特稿:返鄉創業的“內心引力”[D].杭州:浙江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