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玉
摘 要: 美共主席約翰·巴切特爾高度評價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重大成就,積極肯定生態文明的發展,充分認可中國的國家戰略,高度褒揚中國共產黨的作用和貢獻。他認為,中國正在經歷迅速且深遠的變革,這些變革無疑會對中國14億人口、全球經濟、國際關系和未來社會主義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關鍵詞: 美共主席;約翰·巴切特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中圖分類號: D9?????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2.070
美共主席約翰·巴切特爾于201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應中國共產黨的邀請來中國訪問,期間在北京、合肥、深圳等地進行了參觀考察,親眼目睹了中國正在進行的偉大變革。回到美國后,約翰·巴切特爾結合訪問期間的見聞感受,在美共網站發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的文章,談了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看法,認為中國正在經歷迅速且深遠的變革,這些變革無疑會對中國14億人口、全球經濟、國際關系和未來社會主義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1 高度評價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在中國和平崛起和美國及西方衰落的共同作用下,世界正邁入全球關系的“新時代”。從全球經濟關系到共產黨和工人政黨的全球政治動態,無一不受到它的影響。40年來,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速度在人類歷史上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中國幾乎一夜之間在從一個欠發達國家一躍成為一個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經濟體。照此GDP的發展速度,中國有望在十年內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最近一項民意調查表明,90%的中國人對其國家發展道路表示滿意,而美國人的滿意度只有37%,法國人只有11%。中國已經實現了多數人都能過上“小康生活”的生活水平。到2050年,中國的目標是實現全面現代化、民主和可持續的國家。中國經濟的年增長率為7%,其經濟增長占全球的30%。中國改革開放以來,7億人擺脫了極端貧窮,這一數字占世界減少的貧窮人口數的70%。中國將在未來3-5年內徹底擺脫貧窮。多數處于極端貧窮的地方都在農村和偏遠地區,其中許多地方的貧困人口將會被重新安置。中國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他們的工資標準雖然較美國仍然偏低,但工廠工人的薪資水平自2011年以來已經提高了64%,現與葡萄牙和南非的工人薪資水平相當。工作場所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中國大型工程項目的規模讓人驚訝:如將北京和其他兩個城市的130萬人口劃入一個超級大都市范圍、南水北調工程、海底隧道工程等。中國預計將經濟模式從基于引進外國資本和技術的外向型轉變為 “2025中國制造”模式,旨在從根本上提高生產力。這將通過高度重視創新、科學、技術、人工智能(AI)、大數據以及包括治理、商業、金融、服務等各個方面在內的現代化來實現。另外中國正在發展世界一流的大學系統以吸引世界一流的科技人才。
但是,經濟發展是有代價的,中國也面臨一系列問題和挑戰,其中包括城鄉經濟發展失衡以及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和滿足這些需求的能力之間的矛盾以及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等。
2 積極肯定生態文明的發展
中國一直致力于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國家戰略。這是為了制止破壞大家有目共睹的發展并響應在人民群眾中興起的廣泛的環境運動和意識。中國的政策促進了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有助于克服發展與可持續性之間的矛盾。像當初“向貧困宣戰”一樣,中國發起了“向污染宣戰”運動。 中國開始從注重生產數量轉變到強調生產質量,優先考慮環境保護,并逐漸成為應對氣候危機的全球領導者。到2020年,中國的太陽能生產目標將翻一番。中國現在是世界上太陽能電池板生產的第一大國。太陽能電池板的應用及時阻止了150座燃煤電廠的建造計劃,現有燃煤電廠脫硫和脫硝過濾器的安裝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中國電動車的銷量超過了歐洲和美國的銷量之和,還通過了發展循環經濟(回收、再利用、再加工)的相關法律。中國正在建設6座大型風力田,正在開展世界上最大的造林項目。幾年前,北京經常面臨沙塵暴的困擾,這些沙塵暴均形成于內蒙古地區,通過種植被稱為“綠色長城”的防風林現在已經基本得到了控制。我們還可以列舉一些例子來解釋中國正在發展的生態文明。各個城市的綠化程度都很高,可以說是滿目蔥蘢。
然而,中國仍面臨著許多挑戰。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居世界首位,為實現其發展目標,中國仍對燃煤工廠仍有依賴性。另外,塑料無處不在。在所有匯入太平洋的河流中,中國四大河流的廢塑料污染程度位于世界前十(盡管從2018年開始,中國將不再從美國和歐盟進口廢塑料)。
3 充分認可中國的國際關系戰略
中國的和平崛起、多極化世界的出現、生產和多邊貿易協定、不斷深化和擴大的全球化、大眾傳播和技術革命等正在醞釀新的國際動態。
對外開放政策的本質是承認任何國家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本國經濟,必須參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暫時主導的全球化經濟。中國意識到其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的發展都必須遵循這些規則,必須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中國遵循的國際關系理念被稱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它涉及“兩個指導方針”:建立一個更公正合理的新世界秩序和共同維護國際安全。
這是建立在不論實行何種社會制度都要相互尊重、維護公平正義、和平解決爭端、實現經濟合作共贏的基礎上的新型國際關系。它還涉及世界主要大國之間的新型關系,對現行國際秩序提出質疑,改革二戰后建立的全球治理體系,如聯合國安理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它基于這樣一個理念:任何國家都無法獨立解決發展、氣候變化、和平、貧困、疾病、資源分配等問題,這需要合作。
中國將在各個國際論壇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如《巴黎氣候協定》等。前蘇聯解體后,中國就開始建設替代性的國際網絡和關系,如上海合作組織、5個主要新興經濟體的聯合組織即金磚國家組織(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以及旨在促進貿易和發展的替代性金融機構,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從保持低調到變得自信和有抱負,中國的外交政策將會參與并日益影響資本主義全球化關系的主導模式。
還有一個龐大的發展項目,即“一帶一路”——在公路、鐵路和海港、能源管道、電網、煉油廠等方面投資1萬億美元,將65個國家的貿易和文化交流聯系在一起。“一帶一路”項目一經完成將推動全球貿易增長約12%。“一帶一路”項目旨在促進相關國家的貿易和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確保中國自身發展所需的原材料和資源供應,這在理論上講是雙贏的。這一開放政策也對朝鮮半島的發展產生了影響,使朝鮮邁入了全球經濟和治理體系。
美國在外交政策和貿易上存在分歧。特朗普的經濟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使全球貿易體系面臨瓦解的威脅。令中國擔心的是,經濟民族主義只是特朗普政府的特征,還是整個美國統治階層政策的根本變化。保護主義的興起影響了中國的開放和改革。這些政策依賴于與全球貿易體系取得更深層次的聯系,依賴于一個更加公平和平衡的體系的建立。
4 高度褒揚中國共產黨的作用和貢獻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高度革命性的政黨,它將馬克思主義創造性地應用于中國具體實際。中國共產黨的方法務實、實事求是,勇于自我批判和自我改革。
中國共產黨正在從中國實際出發規劃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而不是建設資本主義經濟。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領導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當然這條道路上會有無數問題、錯誤和缺點需要它解決、糾正和克服。
中國共產黨正在開辟一條穿越未知土地的道路。中國共產黨正在領導14億人口的中國經歷無數難以想象的變革。它的經驗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參考,使它們相信在較短時間內消除貧困并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可能的。許多巨大變化都是幾乎在一夜之間發生的。中國共產黨認為,如果沒有一個強大、團結的政黨,無論是在政治上、理論上還是在組織上,都不可能駕馭這些變化。
中共十九大呼吁提升和加強擁有8600萬黨員的共產黨的作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發揮黨的作用、發揚黨內民主、加強聯系群眾、注重理論創新。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共產黨必須與時俱進”。
腐敗是破壞黨的權威的主要挑戰之一。中國共產黨已經采取措施要求消除奢華宴會并恢復問責制。2013年以來,3萬多名干部落馬,其中包括多名中央政治局和省級領導,大約100萬官員因腐敗問題受到處罰。
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應用于中國實際,主張各黨須走自己的道路,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即使來自兄弟黨的一位同志提出21世紀將是歐亞大陸的世紀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說,它將是“世界人民的世紀”。中國共產黨想要提升對話溝通和分享,因為“每個政黨都是其過往經歷的囚徒”。中國共產黨的開放將對世界共產主義政黨、社會主義政黨和革命政黨產生積極影響。他們正在其特有的經驗基礎上注入新概念。他們堅稱,他們并沒有試圖把他們的模式強加給其他共產黨,也沒有所謂的新的“中心”,而且不論國家大小,政黨和國家之間的平等必須成為常態。但是僅憑他們的發展規模和成就,他們就會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
中國社會主義的形象將深刻影響美國人民對社會主義的看法。中國的模式不一定適合美國。由于發展的復雜性,很難向美國人民解釋中國模式。我們可以討論這些積極的成就,但必須用不帶偏見的方法去解釋中國特有的歷史和問題。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繼續發展我們自己的、可持續的社會主義愿景和我們計劃要實現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蘭教材.論改革開放以來美國人中國經濟觀的演變[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