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淑賢 林發妙 葉玉娥

【摘要】 目的 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商品名:安列克)聯合縮宮素在預防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146例接受剖宮產分娩的產婦, 按數字表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73例。對照組采用縮宮素治療, 觀察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聯合縮宮素治療。比較兩組產婦術中出血量、術后2 h出血量、術后24 h出血量、產后48 h血紅蛋白下降值、宮高下降值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產婦術中出血量(241.32±52.48)ml、術后2 h出血量(325.48±33.69)ml、術后24 h出血量(405.38±61.59)ml及產后48h血紅蛋白下降值(1.83±0.79)g/L均低于對照組的(289.58±53.49)ml、(378.94±36.59)ml、(454.89±60.34)ml、(2.94±0.88)g/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的宮高下降值(4.64±0.74)cm大于對照組的(2.84±0.76)cm,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剖宮產術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聯合縮宮素宮體注射方案能夠優化剖宮產產婦子宮復舊效果, 降低術中及術后出血量, 且不良反應與縮宮素單用相比差異較小。
【關鍵詞】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縮宮素;剖宮產;產后出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3.056
產后出血為世界范圍內產婦死亡的4大主要因素之一, 位居我國產婦致死性疾病首位, 相比陰道分娩, 剖宮產產婦的失血量更高, 如發生子宮收縮乏力所致的產后出血則損傷性更強[1]。而二胎政策下為保證高齡高危產婦母嬰安全, 剖宮產率逐年上升, 剖宮產產后出血的預防成為眾多學者的關注點。目前眾多醫院采取術中宮體注射縮宮素預防產后出血, 但仍有部分產婦對縮宮素敏感度低從而發生產后出血, 危及產婦生命[2]。現有研究證實,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產后出血預防中具有一定效果。本研究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與縮宮素聯合應用發現其在剖宮產產后出血預防中效果較好, 能夠降低出血量, 現將本次研究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于本院接受剖宮產分娩的產婦146例作為研究對象, 按數字表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73例。對照組年齡22~38歲, 平均年齡(28.79±4.50)歲;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38.86±1.60)周;胎兒數量:單胎63例, 多胎10例。觀察組年齡22~37歲, 平均年齡(28.73±4.31)歲;孕周37~41周, 平均孕周(38.73±1.59)周;胎兒數量:單胎65例, 多胎8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所有產婦均具有剖宮產指征, 如巨大兒、多胎、羊水量異常、子癇前期、瘢痕子宮、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②所有產婦均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③所有產婦均存在產后出血風險;④產婦無縮宮素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禁忌證或過敏史。排除標準:產婦對縮宮素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過敏或存在禁忌證。
1. 2 治療方法 兩組產婦均采取腰硬聯合麻醉下常規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術, 手術操作者為本科熟練的主治以上職稱醫師。對照組于胎兒娩出、抽吸羊水后給予宮體注射縮宮素注射液(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1020850)20 U治療, 3~5 min后給予0.9%氯化鈉注射液500 ml+縮宮素20 U靜脈滴注。觀察組產婦在宮體注射縮宮素3~5 min后再深部肌內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4183)250 μg, 觀察子宮收縮情況, 如收縮不良可間隔15~90 min追加250 μg, 總劑量≤2 mg。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產婦術中出血量、術后2 h出血量、術后24 h出血量、產后48 h血紅蛋白下降值、宮高下降值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術中出血量在胎兒娩出、羊水吸空后在臺上使用負壓吸引器及臺下使用無菌聚血盆放于產婦臀部共同收集出血量, 術后出血量采取稱重法測量, 使用會陰墊稱重法判斷兩組產婦產后2、24 h的出血量[3]。于產后48 h清晨空腹8 h后采集靜脈血3 ml檢測血紅蛋白水平。于產前及產后3 d兩組產婦排空膀胱后測量其宮底高度。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產婦不同時間段出血量及血紅蛋白下降值水平比較 觀察組產婦術中出血量(241.32±52.48)ml、術后2 h出血量(325.48±33.69)ml、術后24 h出血量(405.38±61.59)ml及產后48 h血紅蛋白下降值(1.83±0.79)g/L均低于對照組的(289.58±53.49)ml、(378.94±36.59)ml、(454.89±60.34)ml、(2.94±0.88)g/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產婦宮高下降值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的宮高下降值(4.64±0.74)cm大于對照組的(2.84±0.76)cm,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產后出血是產婦死亡的主要因素, 但產后出血的發生原因較多, 如子宮收縮乏力、凝血障礙、子宮破裂等, 其中以子宮收縮乏力最為常見。在剖宮產中大出血的發生與胎盤剝離后子宮收縮乏力發生血竇開放有關, 因而在防治產后出血的過程中使用有效的促子宮收縮藥物十分必要[4]。目前常用的為多肽類子宮收縮藥物, 其能夠迅速發揮收縮子宮效果, 但半衰期較短僅1~6 min, 且因受體數量影響, 增加藥物劑量將不會出血理想的子宮收縮效果, 此外不同人體對縮宮素的反應不同也將產生不同的效果[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人體生殖系統中具有較好的生物效應, 而對孕晚期產婦該效應更為顯著, 其對妊娠子宮具有較明顯的興奮作用, 其能夠較為持久的作用于子宮平滑肌層, 起到持續的子宮素收縮效果, 從而促進血竇關閉, 減少術中及術后出血量, 強化子宮收縮效果[6-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產婦術中出血量(241.32±52.48)ml、術后2 h出血量(325.48±33.69)ml、術后24 h出血量(405.38±61.59)ml及產后48 h血紅蛋白下降值(1.83±0.79)g/L均低于對照組的(289.58±53.49)ml、(378.94±36.59)ml、(454.89±60.34)ml、(2.94±0.88)g/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的宮高下降值(4.64±0.74)cm大于對照組的(2.84±0.76)cm,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聯合縮宮素具有較好效果。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可導致輕微腹瀉、嘔吐等癥狀, 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多與本品對平滑肌的收縮作用有關, 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恢復[5],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剖宮產術中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聯合縮宮素宮體注射方案能夠優化剖宮產產婦子宮復舊效果, 降低術中及術后出血量, 且不良反應與縮宮素單用相比差異較小, 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瑤. 米索前列醇配合縮宮素減少剖宮產術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當代醫學, 2018, 24(18):12-14.
[2] 韓玉紅. 剖宮產手術中縮宮素不同給藥方式的臨床應用效果. 健康研究, 2018, 38(3):352-353.
[3] 傅曉羽, 鄭飛云. 低劑量縮宮素聯合小劑量米索前列醇在預防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效果. 中國婦幼保健, 2018, 33(12):2838-2840.
[4] 劉惠娜, 管文莉, 趙先蘭, 等. 安列克聯合縮宮素在預防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應用. 中國社區醫師, 2017, 33(23):29-30.
[5] 于萬芹.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縮宮素在減少兇險性前置胎盤產后出血中的臨床效果. 河北醫藥, 2017, 39(12):1877-1879, 1883.
[6] 谷世敏.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縮宮素預防剖宮產術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4):745-746.
[7] 李敏, 張宏儒.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和縮宮素在剖宮產產后出血中的臨床應用. 醫藥前沿, 2015, 5(28):154-155.
[8] 胡麗芬, 戴玲燕, 蔡王英. 縮宮素聯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預防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 上海預防醫學, 2016, 28(6):424-425.
[收稿日期:201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