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偉 崔春玲 任冰清
【摘要】 目的 分析患兒門診鎮靜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門診磁共振成像(MRI)室和特檢科需要鎮靜進行檢查的4200例患兒門診鎮靜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原因和防治措施。結果 門診鎮靜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17%(133/4200), 死亡率為0.05%(2/4200)。常見不良事件為惡心嘔吐44例(33.08%)、返流誤吸32例(24.06%)、呼吸抑制38例(28.57%)、躁動17例(12.78%)和蘇醒延遲2例(1.50%)。結論 鎮靜藥物選擇水合氯醛時應與糖水混合以預防惡心嘔吐的發生;年齡?。ㄌ貏e是早產兒)、有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以及先天性心臟病是患兒發生門診鎮靜相關不良事件的可能誘因, 應給予干預措施, 以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 提高鎮靜質量。
【關鍵詞】 兒童; 清醒鎮靜; 門診檢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2.109
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 以及兒童保健的健康教育覆蓋率的提高, 兒科門診患兒的檢查也隨之增多, 在進行一些檢查, 特別是MRI、腦CT、腦電圖、心臟彩超等檢查時, 患兒多不配合, 因此要求使用藥物使其處于充分鎮靜狀態, 這樣檢查結果才更準確和完善, 降低了門診檢查的誤診率, 也加快了門診檢查的周轉率[1, 2]。而鎮靜藥物的使用亦會誘發不良事件。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患兒門診鎮靜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4年10月~2015年6月門診MRI室和特檢科需要鎮靜進行檢查的4200例患兒作為研究對象。
1. 2 方法 回顧性分析患兒的病歷資料, 尤其是麻醉鎮靜前病史以及門診鎮靜相關評估資料, 找出患兒門診鎮靜常見不良事件, 分析不良事件的發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2 結果
4200例門診鎮靜患兒中男2233例, 女1967例;年齡10 d~6歲;MRI檢查患兒1656例, 特檢科檢查患兒2544例;患兒門診鎮靜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17%(133/4200), 死亡率為0.05%(2/4200)。 常見不良事件為惡心嘔吐、返流誤吸、呼吸抑制、躁動和蘇醒延遲。發生惡心嘔吐44例(33.08%), 其中2014年10月~2015年3月發生了40例, 其原因主要是水合氯醛味苦, 難以入口, 后期給予糖水混合水合氯醛后, 患兒惡心嘔吐發生率明顯降低, 2015年3月以后共發生4例。發生返流誤吸32例(24.06%), 其中普通病房患兒19例, 包括神經內科5例、康復科8例、骨科6例, 19例患兒均有神經系統疾病, 喂養困難;新生兒病房13例, 其中早產兒8例,?足月新生兒5例。26例患兒誤吸內容物少, 經側臥位吸引、霧化和激素治療后改善;5例患兒經氣管插管, 氣管內沖洗或纖維支氣管鏡灌洗, 予以激素和抗生素等治療后, 1周內基本痊愈;1例患兒因膽紅素腦病行MRI檢查, 發生返流誤吸后, 經對癥支持治療后, 最終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發生呼吸抑制38例(28.57%), 主要表現為舌后墜、發紺、呼吸困難。12例舌后墜患兒均為腺樣體扁桃體肥大, 通過置入鼻咽通氣道或口咽通氣道改善呼吸后完成檢查。26例發紺和呼吸困難患兒中, 哮喘6例, 肺炎5例, 先天性心臟病7例,?喉軟骨發育不良8例;16例患兒經鼻導管和面罩給氧, 缺氧癥狀改善, 完成檢查;9例患兒推遲檢查;1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合并肺部感染, 經過氣管插管搶救后, 最終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發生躁動17例(12.78%), 其中13例患兒因檢查前剛睡醒, 入睡困難, 檢查時體動明顯, 影響檢查操作, 待其進入下一個睡眠周期再行檢查;4例患兒因檢查藥物鎮靜不完善, 再次給藥后完成檢查。發生蘇醒延遲2例(1.50%), 均為早產兒。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 10 d~6歲患兒門診鎮靜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17%, 常見不良事件包括惡心嘔吐、返流誤吸、呼吸抑制、躁動和蘇醒延遲, 這些不良事件曾有過報道[3-9]。水合氯醛味雖苦, 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 卻是患兒門診鎮靜相當溫和的藥物[10]。有研究表明, 口服50~75 mg/kg水合氯醛不會導致呼吸抑制和血流動力學劇烈波動[11, 12]。本研究所有患兒鎮靜藥物均使用水合氯醛, 藥物劑量為10~50 mg/kg。早期由于水合氯醛的味道極其難以入口, 患兒的惡心嘔吐發生率高, 在后期予以糖水混合水合氯醛后, 明顯降低了惡心嘔吐發生率。有神經系統疾病的患兒返流誤吸的發生率高, 此類患兒本身神經系統發育的不完善, 喂養困難, 可通過灌腸給藥的方法降低返流誤吸的發生率。Litman等[4]對1394例行MRI檢查的患兒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發現患兒門診鎮靜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與低體重、有窒息史以及早產均有關。本研究有13例新生兒發生返流誤吸, 其中8例為早產兒, 均與原有的基礎疾病有關, 建議此類患兒采用灌腸給藥;有2例早產兒蘇醒延遲, 其原因可能是水合氯醛代謝產物三氯乙醇有相當長的半衰期, 在體內消退延遲[8], 建議此類患兒從小劑量開始給藥, 逐步增加劑量。腺樣體扁桃體Ⅱ度和Ⅲ度肥大的患兒在口服水合氯醛后, 易出現舌后墜, 需常規備好鼻咽通氣道和口咽通氣道。有研究證實, 既往有呼吸系統疾病病史與患兒門診鎮靜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有關[10-12]。肺炎和哮喘患兒易出現發紺和呼吸困難, 特別是處于肺炎進展期和哮喘癥狀未控制的患兒, 容易導致喉痙攣和支氣管痙攣, 建議此類患兒應考慮門診檢查的時機, 最好處于恢復期;如果病情需要必須檢查時, 需備好急救搶救藥品和設備。喉軟骨發育不良的患兒因本身發育不完善, 也易出現發紺和呼吸困難, 檢查前需評估患兒氣道情況, 選擇最佳的檢查時機。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門診鎮靜檢查時呼吸抑制發生率較高, 可能是此類患兒長期缺氧, 機體代謝較差, 藥物代謝時間明顯延長。Rangamani等[13]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門診檢查時發現, 呼吸抑制明顯增加, 甚至需要氣管插管改善呼吸。建議此類患兒先評估其基礎疾病狀態, 最好讓其處于較佳的生理狀態再做檢查;如果病情需要必須檢查時, 應從小劑量開始給藥, 逐步增加藥量, 同時備好搶救藥品和設備。本研究中17例患兒檢查時發生躁動, 大部分與患兒檢查前剛睡眠結束有關, 建議檢查前盡量不要讓其入睡;也有患兒是對于藥物的耐受, 需再次給藥才能完成檢查, 但需注意藥物總量, 以防中毒。綜上所述, 鎮靜藥物選擇水合氯醛時應予以糖水混合以預防惡心嘔吐的發生;年齡小, 特別是早產兒、有呼吸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以及先天性心臟病是患兒發生門診鎮靜相關不良事件的可能誘因, 應給予干預措施, 以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 提高鎮靜質量。
參考文獻
[1] Stern KW, Gauvreau K, Geva T, et al. The impact of procedurl sedation on diagnostic errors in pediatric echocardiography. J Am soc Echocardiogr, 2014, 27(9):949-955.
[2] Chen J, Lin Z, Lin H. Progress of application of sedation teachnique in pediatric ocular examination. Eye Sci, 2014, 29(3):186-192.
[3] Malviya S, Voepel-Lewis T, Prochaska G, et al. Prolonged recovey and deleyed side effects of sedation for diagnostic imaging studies in chindren. Pediatrics, 2000, 105(3):E42.
[4] Litman RS, soin K, Salam A. Chloral hydrate sedation in term and preterm infants:an analysis of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s. Anesth Analg, 2010, 110(3):739-746.
[5] Mayers DJ, Hindmarsh KW, Gorecki DK, et al. Sedative/hypnotic effects of chloral hydrate in the nenate:trichloroethanol or parent drug. Dev Pharmacol Ther, 1992, 19(2-3):141-146.
[6] Allegaert K, Daniels H, Naulaers G, et al. Pharmacodynamics of choral hydrate in fomer preterm infants. Eur J Pediatr, 2005, 164(7):403-407.
[7] Tait AR. Anesthetic management of the child with an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urr Opin Anesthesiol, 2005, 18(6):603-607.
[8] Sanborn PA, Michna E, Zurakowask D, et al.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respiratory events during sedation of pediatric patients for imaging examinations. Radiology, 2005, 237(1):288-294.
[9] Grunwell JR, McCracken C, Fortenberry J, et al. Risk factors leading to failed procedural sedation in children outside the operating room. Pediatr Emery Care, 2014, 30(6):381-387.
[10] Coskun S, Yuksel H, Onag A. Chloralhydrate in children undergoing echocardiography. Indian J Pediatr, 2001, 68(4):319-322.
[11] Boswindel JP, Litman RS. Sedating patients for rodiologic studies. Pediatr Ann, 2005, 34(8):650-654, 656.
[12] Boswindel JP, litman RS. The pharmacology of sedation. Pediatr Ann, 2005, 34(8):607-613.
[13] Rangamani S, Varghese J, Li L, et al. Safety of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and contrast angiography for neonates and small infants:a10-year single-institution experience. Pediatr Radiol, 2012, 42(11):1339-1346.
[收稿日期:2018-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