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祖勝 陳云
摘要:隨著生態環境形勢日趨嚴竣,營造林成為防治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霧霾天氣、凈化空氣、保護環境的有效手段。主要是對灌陽縣營造林的質量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對灌陽縣營造林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灌陽縣;營造林;質量;對策
20世紀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廣西壯族自治區開展了造林活動,至9,00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工林面積全國第一,灌陽縣營造林工程也開展得如火如茶,目前森林覆蓋率75.73%,但在營造林面積的快速增長下,營造林的質量不盡人意。現根據灌陽縣營造林的基本情況,分析其營造林的影響因素,并提出對策方法。
1灌陽縣基本情況
灌陽縣位于廣西東北緣,地處北緯25°1032"~25°4537”、東經110°4316”~111°2013”,東與湖南省的道縣、江永縣接壤,北與全州縣毗鄰,西與興安、靈川縣相接,南與恭城縣相連,縣境東西寬38.6km,南北長90km。全縣土地總面積1837.3k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1471.3km2,森林覆蓋率75.73%,轄5鎮4鄉(其中有2個民族鄉),共138個行政村和3個居委會,1714個自然村,以及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
灌陽縣用材林中以杉木、松類為主,其中杉木面積3841.09hm2,約占用材林面積85%,近年來營造林以杉木、油茶為主,2018年油茶造林266.67hm2,杉木400hm2。
2灌陽縣營造林的質量影響因素
2.1前期設計規劃造林前,要根據灌陽縣的氣候特點、土壤性質、社會經濟、人文環境等因素,詳細設計造林區劃、面積、密度、苗木選擇、灌溉方式、資金投入、后期管理等,每一項的基礎工作都對營造林的后期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不周全的前期設計,如土壤未進行檢測分析,會導致林木成活率低;林木密度、灌溉方式未規劃好,會導致管理成本增加;未根據灌陽縣當地的社會經濟因素選擇苗木,會導致林木資源浪費等。合理的前期規劃布局是營造林成功的必要條件,如近年來灌陽縣營造林以杉木、油茶為主,綜合了環境、社會、經濟因素選擇出的用材林品種,符合社會經濟等生產需求。
2.2管理方法植苗完成后,后期管理尤為重要,缺乏后期的科學化、長久化管理,對營造林的發展十分不利。比如:當地林農在林中不恰當地套種高稈農作物,會影響幼苗的生長,甚至死亡;因疏于管理或資金投入不足,未及時補苗;防治病蟲害不及時;人員牲畜隨意進入,破壞苗木等,都是導致營造林面積保存率不高、苗木成活率不斷下降、林木質量低的原因。
2.3技術人員水平營造林工作人員的水平對營造林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灌陽縣各鄉鎮缺少專門從事此項工作的專業人員或是懂林業專業知識、有技術水平的復合型人才。營造林工作人員存在知種不知管,管護存在敷衍,遇到病蟲害等問題憑經驗,不懂得用專業知識去解決等問題,都是制約優質營造林的因素。
2.4資金支持完備的資金支持有利于營造林的長遠發展,營造林從幼苗培育、開展造林、幼林撫育、成林培養和成林管護,每一生產過程都需要資金的逐年投入,來保障營造林的工程的成效,資金支持也是影響造林質量的重要因素。
2.5中幼林撫育受傳統影響,灌陽縣營造林長期處于“人種天管”“重栽輕管”狀態,密度大、環境狀況堪憂,大徑材比例小,嚴重影響了營造林質量與經濟效益。新造幼林,特別是在造林后的前幾年,常常是樹體矮小,根系入土淺,生長緩慢,易遭各種不良環境因子的侵害,其成活和生長均不穩定。應及時采取相應撫育措施,排除不利因子的干擾,提高造林質量,鞏固造林成果。中林應適時伐除部分林木,提高大徑材的比例,獲取更高的投資收益比,同時有利于改善林內生態環境,取得更好的生態效益。
2.6市場需求市場需求因素,是影響營造林質量的重要因素。市場需求對投資的流向有很大的驅動作用,對新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影響重大,也就間接影響營造林管理的精細化程度,從而影響營造林質量。
2.7尚無合適的替代樹種受目前市場需求和灌陽縣獨特的氣候影響,沒有合適樹種來替代杉木樹種,造成灌陽用材樹種杉木一統天下的局面。根據灌陽縣2017年林地變更數據,杉木人工商品林57616.28hm2,占人工商品林92.3%。杉木生長迅速,目前沒有既有市場需求又適合當地氣候條件的樹種來替代或與杉混交造林。造成杉木一家獨大,且多為純林、多代連作的現象,從而影響了營造林質量和木材的品質。
3造林對策
3.1科學設計規劃開展造林設計時,結合灌陽縣各鄉鎮的各項基礎數據進行設計規劃,同時也要結合當地農民的意愿,提升營造林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造林設計要報備上級林業部門,嚴格按照設計流程開展營造林作業,為后期造林成功打好堅實的基礎。
3.2完善前期準備營造林的前期準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在選擇苗木時不僅要根據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等因素,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選擇就近或固定的育苗基地的苗木,方便后期苗木的補種。施工隊伍要選擇曾經合作過、有經驗的隊伍,簽訂合同時明確各項責任與開展計劃造林的時間,落實安全責任人等前期工作都需要充分準備。
3.3科學管理營造林的各個程序都需要配備專人進行管理,落實專業化管護方案,形成完備的管護機制。禁放牧、禁種農作物,放置宣傳警示牌進行有效的管控和約束,日常巡查發現病蟲害并及時防治,補救管理漏洞,完善管理流程,加強現代化科技的運用等,利于營造林工程長遠發展。
3.4提升技術人員水平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營造林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加強對林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提升其專業技術水平及對科學化管理的運用;加大林業人才的引進力度,招收林業專業大學生深入到基層工作,同時提高基層技術人員的補貼標準,調動基層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而提高營造林的質量。
3.5完備的資金支持灌陽縣造林計劃可依據國家政策、其他來源的資金支持進行,有利于資金保障和政策扶持,也可減輕地方財政負擔,或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營造林工程建設中,通過各種途徑籌集造林綠化資金,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營造林新機制。
4結語
在各地區對生態環境重視逐漸加深的情況下,營造林工程是尤為重要的提升環境質量的方式,而基層承接的造林任務量也逐年加大。根據灌陽縣基本地理情況,從前期規劃、管理方法、技術人員水平、資金情況等多方面分析影響其營造林質量的因素,并科學化、合理化地提出解決對策,同時也要逐步運用新的市場經濟和科技手段來提升灌陽縣營造林質量,這才是營造林工程的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