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超榮
摘 要: 隨著共享經濟方興未艾,如火如荼的發展,財務共享中心這一新型財務管理體系的普及是必然趨勢。財務共享模式通過梳理分解業務流程,將其中基礎性、重復性、規律性的業務通過業務流程再造、信息化改造、資源共享等方式,在統企業財務核算制度、集中防控業務風險、降低企業整體成本方面發揮強有效的作用,然而,共享中心這一模式同時也帶來諸多新的挑戰,如何保證共享中心財務共享的質量便是其中之一,為加強集團財務共享中心業務的質量管理,建立完善質量監督體系,合理保證共享中心核算、財務報告、支付等各項業務質量,控制部門業務風險;促進各公司業務管理提示,降低業務風險,需要企業在企業文化層、組織管理層、業務流程控制層共同做出改進措施,主要在業務流程控制層面初步探索針對財務共享中心質量控制體系建設的措施。
關鍵詞: 財務共享中心;質量保證;核算質量;報表質量;質量控制體系
中圖分類號: F23?????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3.060
1 什么是財務共享中心
財務共享中心起源于美國福特公司,它主要把不同國家和地點的一些重復、 簡單的和標準化的業務集中放到財務共享中心處理,以達到整合企業資源,提高企業財務信息處理能力。所謂財務共享模式,是指將財務管理工作中的財務核算、資金管理等集中管理,實現財務核算與財務結算的流程化與規模化,從而提高財務管理效率,降低企業成本。
2 財務共享中心面臨的主要質量問題
2.1 單據質量
在共享中心模式下, 財務核算的單據附件都通過掃描影像系統歸集到總部中心處理,可能會出現諸如發票不真、發票抬頭錯誤、缺少驗收單等支持性附件、表單信息填寫錯誤等問題。而且共享中心業務處理量通常非常巨大,任何設備故障原因或人為操作原因都可能對共享業務造成影響。另外共享中心通常將分支機構的單據進行集中處理歸檔,業務量繁大,單據在傳遞、歸檔的過程中極易造成單據丟失,損毀導致泄密和損害共享公司利益。由于 共享中心通常采用遠程服務的模式,各項業務處理通常采用遠程掃描原始單據的形式,前端業務人員極易在過失或故意的情況下,重復使用單據發起流程,造成重復確認成本、重復支付等業務質量問題。
2.2 核算質量
在財務共享模式下,共享中心的核算會計通常一個人同時處理不同公司的業務,不同公司各項業務不同,都會有自己的獨特點,核算會計極易錯誤使用業務標準,導致賬實不符。其次共享模式對新業務的反應遲緩,對公司的擴張、兼并或現有公司偶然發生帶來的新業務反應遲緩,從業務發生到制定統一的核算規則時間過長,導致賬務處理錯誤。由于核算人員畢竟不是機器設備,任何的操作錯誤都會造成核算錯誤,而且為保證后期報表出具的準確性和信息系統數據自動匹配,核算時通常需填寫很多特殊數據如內部交易號、貿易伙伴等,任何數據的遺漏或錯誤都會造成后期財務報表的不準確。另外在財務共享模式下,核算會計通常一個人同時處理不同公司的業務,同一個公司的業務也會有不同的核算會計處理完成,容易造成相同業務,不同處理人員因個人判斷造成業務處理尺度不一致,和共享單位前端業務人員產生糾紛,引發所服務共享單位的不滿。
2.3 報表質量問題
共享中心通常要處理幾十上百家共享單位的報表出具業務,月末處理壓力很大,財務報表又非常具有時效性,合并財務報表保送不及時、財務報告信息不正確及不完整都會引發監管機構、共享單位管理人員不滿。而且 由于 財務共享后,核算責任、報表責任集中于財務共享中心,這對共享中心會計人員的專業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人員需了解各成員公司的不同業務,熟悉國家會計準則,防止出現重大會計事項處理不合理或遺漏。
2.4 業務風險
大部分財務共享中心都采用了自動批量支付,支付風險對系統的穩定性有很高的要求,另外為應付突發及特殊情況,手工支付仍需保留,錯付、漏付、提前支付或未辦理支付都會引發所服務共享單位的投訴與不滿。由于財務共享中心既有服務職能但也有財務監督職能,未及時攔截共享單位違反國家法律,中央政策、企業制度的業務都屬于共享中心的業務質量問題。
2.5 系統質量
財務共享中心通常實施了諸如Ocr (影像識別系統)、合同管理系統、憑證校驗系統、自動支付系統等,對信息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新業務信息系統的開發都需要及時跟進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另外信息系統在財務共享中心的廣泛應用導致信息系統運維必須非常可靠穩定,對任何系統故障、缺陷需及時發現、分析、排除、改進。財務共享中心通常集中了全集團的財務及業務數據,系統的授權應適當防止泄密。
3 財務共享中心質量控制體系的主要措施
(1)根據前文所述質量風險,共享中心各業務部門應按照內部控制標準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各處的內部控制;負責分析問題、提出改進措施、落實質量問題整改;每年評估自身業務風險水平及控制措施完善情況,開展相應的自查工作。
①針對單據質量問題,部門應建立單據管理制度,建立相應信息系統將發票和稅務信息系統信息進行比對,對業務必嬰性支持文件通過系統進行控制,通過文字識別系統自動識別非流程所屬附件。
②針對核算質量,部門應建立培訓與交流機制,使共享中心人員對共享業務有深入了解,其次根據會計科目之間的勾稽關系、核算規則建立自查系統,由系統月末實施自動檢查,防止人因錯賬及漏賬。對于新業務,共享單位應在實施業務前與共享中心溝通,共享中心提前參與業務識別與認定并備案。
③針對報表質量,部門應設置專人,一方面跟蹤國家發布的相關法律法規,最新會計準則,側重于從報表方面分析法律法規對部門業務的影響;另一方面針對共享業務的變化開展分析,評估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并及時作出應對措施。其次加強中心業務人員財務技能的培訓,提升職業技能。
④針對業務風險,部門加強員工風險意識培訓,保持職業敏感性,結合信息系統對高風險業務進行識別、提醒、監控。
⑤針對系統風險,部門應制定系統需求、測試、投產評審標準,評審人員根據評審標準參與對系統需求、投產測試案例、系統投產上線前的評審工作,保障系統順利實施。定期對系統業務授權進行檢查,對調崗人員、離職人員權限及時清理。
(2)建立獨立的質量保證機構,負責中心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建設,負責對共享業務范圍的會計處理、信息披露等業務進行合法合規性檢查,統籌部門稽核工作,并做風險提示,負責部門風險控制工作,并在人員、制度、文化、培訓幾個方面保障質量控制體系的實施。
(3)建立合理有效的質量控制體系,包括事前的質量問題預防及事后的質量問題檢測、質量問題評估、質量問題報告、質量問題改進和質量問題應用等以風險為導向的閉環質量監督控制體系。
4 結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和相關科技水平的不斷創新優化,企業對于自身財務管理工作的實際要求變得越來越高。而財務共享中心這一模式對加強集團有效管控的作用必然導致財務共享中心的普及,而財務共享中心質量控制體系在推動企業完善各部門內部控制措施建立業務處理標準,規范員工業務操作,提高員工財務會計安全與質量意識,保障共享中心業務處理整體質量,控制業務風險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財務共享中心質量控制體系的建設非常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汪莉.基于財務共享中心下財務管理水平提升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7,(21):60-61.
[2]韓樹仁.如何通過財務共享中心提升財務管理水平[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