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云,辛文妤,孫紅柳,楊心語
(1.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山東 煙臺 264000;2.廣東醫科大學,廣東 廣州 511436)
為藥品生產、流通、質檢和新藥研發培養應用型人才是藥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如何發揮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需要不斷探索。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的重要環節,加強實踐教學,突出能力培養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點。項目導學法[1]是指師生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而項目是指以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僅要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相結合,而且需要同伴間溝通交流、團結合作,創造性地運用知識解決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因此,實踐教學中應用項目導學法符合藥學專業人才培養要求。
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和藥理學是藥學專業的核心課程,其實驗內容涉及藥物合成、質量分析、藥物工藝及藥理活性評價[2],這與新藥臨床前研究過程完全一致。因此,以新藥研發為主線,以藥物為中心,將4門課程的實驗內容有機融合,形成新藥研發項目,采用項目導學法開展實驗教學,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的模式,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和創新意識。基本框架見圖1。

圖1 新藥研發臨床前研究項目框架
與傳統的單一學科實驗教學項目相比,新藥研發項目涉及學科多、實驗周期長,因此,任何一個學科實驗室或某一次實驗教學課都無法獨立完成,需要多個學科協調,共同提供實驗時間、場所和人員。為此,我校將以新藥研發為主線的實驗項目納入專業培養方案,固定在不同的學期和教學周,如第四、五、六、七學期的第17教學周為實驗教學項目周。4個學科實驗室在同一時間段安排指導教師,并為該項目提供實驗場所,實現了教學時間、場所以及人員的貫通,學科研究中心也為實驗項目開放,這為項目的順利實施提供了硬件保障。
學科教師共同研究,為編寫教材提供實驗項目。在項目內容的選擇上需兼顧實驗室儀器設備、項目的難易程度、項目的代表性以及項目的可行性等方面。項目內容由易至難梯度設置,便于不同學期開展。項目難度應以學生“跳一跳,夠得到”為度,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材中設置的典型項目如奧沙普嗪的合成、包合物的制備、原料藥的質量檢查和抗炎性能評價,磺胺嘧啶鋅的合成、乳膏劑的制備、原料藥的質量檢查和抗菌性能的評價等。實驗教材的編寫為項目導學法的實施提供了軟件支撐。
新藥研發過程本身也是科研過程,因此在項目設計中借鑒科研工作的思路,將科研設計融入實驗內容之中。為此,首先讓學生了解科研的過程,通過專題講座的形式,將專業文獻查閱、科研選題、科研設計基本原則、實驗的實施及結果處理、論文的書寫等相關內容傳授給學生。講座結束后,通過布置作業對所講理論進行練習,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為項目導學法的實施打下堅實理論基礎。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評價藥物的藥理活性,設計方案中必須秉承科研設計3個基本原則:隨機原則、對照原則和重復原則。
項目導學法的實施遵循以學生為中心教學理念,現以模擬對乙酰氨基酚的研發過程為例說明實施過程。教師的任務是提出對項目的基本要求和框架性指導意見,提供可能用到的實驗試劑及儀器等,提前2周將項目任務布置給學生,學生利用課余時間以組為單位查閱文獻,討論并形成項目實施方案(包括理論依據、研究內容、研究方案、可行性分析、注意事項及參考文獻等),并制成PPT匯報設計方案,匯報后通過學生討論和教師指導,對方案進行修改,然后分別按自擬方案開展系列實驗,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合成工藝的實施、制定對乙酰氨基酚質量標準及方法學驗證、對乙酰氨基酚片劑制備工藝的實施、制定對乙酰氨基酚片劑質量標準及方法學驗證、對乙酰氨基酚片劑鎮痛活性研究[3-4]。項目全部結束后,完成實驗論文,匯報總結及反饋。通過5個實驗模塊的序貫進行完成了新藥研發的臨床前研究全過程,學生在實踐中對新藥研發過程有了整體認識,不僅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而且在實踐中掌握了項目實施所需技能,積累了大量的實驗經驗。學生作為學習主體,通過自學、互學及助學三部曲完成項目,教師發揮引領與指導作用[5]。具體過程見圖2。3項目導學法效果評價

圖2 以學生為中心的項目實施過程
21世紀的人才培養,重點不再是個人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而是個人通過知識學習進而獲得的技能與能力。在21世紀初,美國通過在各大企業中的多次調研發現,企業最需要的人才必須具備20種左右的基本能力和素養。這些能力素養構成了一座看不見的金字塔。而在金字塔頂端的是4種核心素養,在英語中均以“C”作為開頭字母,稱為美國4C核心素養,即溝通交流(Communication)、合作協作(Collaboration)、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創造創新(Creatilily)。溝通交流能力是指分享思路、問題、點子以及解決方案;合作協作能力是達成目標,天賦、經驗、聰明三者合一;批判性思維是指用新思路看待問題,完成單學科與跨學科學習;創造創新是指嘗試新方法去做事,這就是在創新和發明。為此,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問卷以無記名形式填寫。共發放問卷99份,收回99份,有效率為100.0%。結果顯示,學生對項目導學法有極高的興趣,各項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溝通交流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項目導學法得到大多數學生的認可,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項目導學法在藥學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n(%)]
項目導學法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項目教學的實施也對傳統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我校通過修訂培養方案、改編實驗教材等措施保障了項目導學法的順利開展,為更好地培養具有應用能力的藥學專業人才提供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