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李婷 ●董銘
中國:本土片險勝
春節檔和國產片“扛旗”
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2019年上半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為311.64億元人民幣(下同),與去年同期320.34億元相比下降2.7%,觀影人數總量也從去年同期的9.01億人次下降到8.08億人次,降幅達10.3%。從數據來看,雖然銀幕總數持續增長(截至6月底全國銀幕數為64944塊),但觀影人次和總票房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個中原因,既有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和其他娛樂形式的沖擊,也有票補退潮和票價過高等因素影響。不過,今年上半年上映的電影數量還是有所增加——達246部,超過去年同期的228部。其中國產電影票房收
入占比達50.54%,險勝進口外片,這說明國產電影仍有充足吸引力。
上半年共有42部影片票房過億,高于去年同期的38部,其中國產電影占17部。共有6部電影票房過10億,分別是《流浪地球》《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大黃蜂》和《驚奇隊長》,國產片和進口片各3部。從檔期來看,今年上半年最火爆的依然是春節檔,國產片中票房最高的3部影片都出于此,科幻片《流浪地球》(圖一)更是以46.55億成為上半年票房冠軍,力壓4月上映的好萊塢大片《復聯4》,讓中國電影有信心邁入“電影工業化”陣營。同時,也應看到以《復聯4》為代表的好萊塢大片實力,尤其是漫威宇宙持續打造系列IP的戰略,把許多年輕觀眾養成粉絲——從《驚奇隊長》《復聯4》到《蜘蛛俠2:英雄遠征》,穩步收割票房。
港臺片、青春片、動畫片有黑馬
除了最能體現技術水準和資金實力的科幻(特效)電影,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也出現不少其他類型的“爆款”,以黑馬之姿斬獲票房或口碑。臺灣愛情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圖三)口碑不佳卻在冷門的3月檔期席卷超9億票房,港片《反貪風暴4》也獲得7.95億票房,這說明港臺創作風格在內地依然有市場,觀眾對苦情戲和警匪片抱有傳統式的青睞。《最好的我們》《老師·好》的熱賣則讓人看到青春片市場,只需挑戰細節。國產動畫片近年來也進步不小,《熊出沒·原始時代》和《白蛇:緣起》口碑不錯,票房也超過《玩具總動員4》《馴龍高手3》等好萊塢大廠動畫。迪士尼真人電影如《阿拉丁》《小飛象》雖然全球勢頭良好,但在中國并不吃香。此外,藝術電影和非好萊塢佳作在中國普通觀眾中越來越“圈粉”: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獲得4.77億票房和8.9的高分,戛納電影節評委獎得主、黎巴嫩電影《何以為家》也在中國獲得3.73億票房和9.0的高分,就連兩年前的印度電影《調音師》都有3.2億票房。而隨著中國觀眾選擇范圍更廣,眼光和鑒賞能力提高,也能反過來刺激引進和發行,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不過也應該注意到,更多口碑不錯的小眾藝術佳片關注度難提升,如《地久天長》遭遇票房瓶頸,《過春天》《撞死了一只羊》《四個春天》《大河唱》在“圈外”幾乎無人問津。▲
美國:迪士尼獨大
比去年同期下降9.4%
如果把今年上半年的美國電影市場形容為一部電影,迪士尼公司無疑是這出大戲的絕對主角。根據票房統計網站BoxOfficeMojo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美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約為49.36億美元(下同),票房榜排名前四全部由迪士尼出品:《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圖二)更是以超27億美元全球票房(算上北美重映票房),不斷逼近《阿凡達》全球最賣座影片(總票房27.88億美元)寶座。在其身后,《驚奇隊長》雖爭議不斷,但還是以超4億北美票房坐穩上半年票房第二,《阿拉丁》《玩具總動員4》兩部老lP的新作分列票房榜第三、四位——這“四大天王”加上《小飛象》,迪士尼上半年僅推出5部電影,就占近35.1%的美國電影市場份額,如果算上收購來的20世紀福克斯的電影,迪士尼已占據好萊塢半壁江山。
然而對于好萊塢其他大部分電影公司來說,今年上半年過得并不如意。據美國《好萊塢報道者》1日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北美票房收入相較去年同期下降9.4%,觀影人次下降7.3%。
中成本類型片夾縫中生存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除了迪士尼之外,竟沒有任何公司的任何電影北美總票房能超過《復聯4》首周票房一半。業內專家分析,北美影市疲軟原因來自兩方面:網絡流媒體的激烈競爭,以及眾多IP 續集令觀眾審美疲勞。從后者來看,幾大電影公司給予厚望的大片續集通通表現平平:《黑衣人2》北美票房目前不及成本一半,《愛寵大機密2》票房也僅超過前作的1/3。華納公司出品的電影尤其慘淡,原本野心勃勃想挑戰迪士尼霸主地位的他們,旗下諸多影片成績都不如預期:場面宏大特效震撼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北美票房僅1億美元出頭,改編自DC漫畫、想復制漫威成功經驗的《雷霆沙贊!》票房不及《驚奇隊長》一半,由經典游戲改編的《大偵探皮卡丘》一開畫就遇上票房巨獸《復聯4》,甚至連恐怖IP“招魂宇宙”新作《安娜貝爾3:回家》也創下該系列最差首周票房。
也有電影人另辟蹊徑獲得成功。北美票房榜第五、六名出人意料,分別是恐怖片《我們》和動作片《疾速備戰》。《我們》來自曾經執導過《逃出絕命鎮》的黑人導演喬丹·皮爾,這部成本僅2000萬美元的原創電影將美國種族議題巧妙地用恐怖驚悚方式展現,娛樂性與社會性兼顧。《疾速備戰》則是如今市場上稀缺的硬漢動作電影——不借助電腦特效,強調拳拳到肉的真實感,靠“差異化”脫穎而出。《疾速備戰》為該系列第三部,每一部票房都是前作兩倍左右,主演基努·里維斯憑此片再度走紅(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