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王小蘭
嬰幼兒布書近幾年在我國快速普及,被公認為“小寶寶最好的軟性益智讀物”,且已成為陪伴寶寶成長的必備品之一。2018年初,由廣州纖維產品檢測研究院、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起草的團體標準T/CNTAC 7—2018《嬰幼兒布書》發布實施,該標準還入選了工信部百項團標應用示范項目。
為深入了解《嬰幼兒布書》標準的相關信息,記者專訪了標準起草人、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羅勝利。
《中國纖檢》:據您了解,當前嬰幼兒布書產品的整體質量如何?為什么要制定團體標準T/CNTAC 7—2018《嬰幼兒布書》?
羅勝利:隨著人們生活品位提升、需求多樣化,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新一代的80后、90后父母,開始關注和重視嬰幼兒早期認知、閱讀的培養。嬰幼兒布書由于沒有專門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生產門檻較低,很多生產企業并未關注影響嬰幼兒健康安全的指標,大多數企業未對布書類產品設定特殊質量控制要求,但是嬰幼兒布書的質量優劣和安全性能是否可靠直接關系到嬰幼兒的安全和健康。
2014年5月份,新華社快訊報道,嬰幼兒布書檢測出甲醛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標;2015年6月,安徽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報道,嬰幼兒布書檢測出甲醛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標;2010年1月8日,美國消費品安全協會(簡稱CPSC)對中國產布書實施召回,召回原因是布書上的紅色圓點鉛含量超標,若與兒童長期接觸,將對其健康造成不良影響;2009年8月20日,美國CPSC對中國產布書實施召回,召回原因是布球上的繩子易纏繞到布書中的籃球架的鐵箍上,有致幼兒頸部被勒的危險;2009年12月9日,加拿大衛生署與Interforum公司聯合宣布對中國產布書實施召回,召回原因是布書內的藍色閃光塑料貼片易破碎,若碎片被兒童誤食,有致其窒息的危險。截至目前,加拿大衛生署已收到一起一名兒童將碎片放入口中的報告,尚無人身傷害報告。
2015年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立項《嬰幼兒布書》質量風險監測項目,發現嬰幼兒布書存在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鄰苯二甲酸酯、附件抗拉強力等安全風險問題。在風險監測項目驗收會上,評審專家建議政府標準化主管部門通過政策鼓勵行業協會、龍頭企業以及檢測機構加強合作,充分利用風險監測結果,積極響應國家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號召,開展聯盟標準或團體標準研究,率先發布嬰幼兒布書產品團體標準,解決目前強制性標準邊界不清晰問題,保障行業健康發展。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紡聯函〔2016〕23號文《關于印發2016年第一批CNTAC標準計劃的通知》的要求,由廣州纖維產品檢測研究院、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起草制定了團體標準T/CNTAC 7—2018《嬰幼兒布書》標準,填補了嬰幼兒布書類產品標準的空白。

《中國纖檢》:嬰幼兒布書在我國出現已經有10余年,在T/CNTAC 7—2018《嬰幼兒布書》團體標準出臺前企業用的什么標準?該標準與國外同類標準有何區別?
羅勝利:由于嬰幼兒布書目前國內沒有明確的國家或行業標準,從產品標識標示來看,企業生產該類產品多是直接不標注執行標準,或者參照GB 6675—2014《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范》對其產品進行質量控制。該系列標準主要包括:基本規范、機械與物理性能、易燃性能、特定元素的遷移等內容。有些標注自己的企業標準,不具有市場通用性。為有效規范市場,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確保嬰幼兒安全和健康,亟須制定專門的行業標準或者聯盟標準以規范嬰幼兒布書的生產和檢測。
《嬰幼兒布書》團體標準按照“技術先進,符合國情”的原則,在查找國內外資料的基礎上制定。目前并沒有對應的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標準起草小組參考了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18383—2007《絮用纖維制品通用技術要求》和GB 6675—2014《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范》等國家強制性標準,結合嬰幼兒布書產品自身的特點制定相關指標編寫本標準。
《中國纖檢》:該標準中關鍵的質量和安全指標有哪些?能否具體舉例說明?對生產企業來說是否能普遍達標?
羅勝利:T/CNTAC 7—2018《嬰幼兒布書》團標規定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甲醛含量、有害染料(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致癌染料、致敏染料和其他染料)、可遷移元素、鄰苯二甲酸酯、填充物質量、殘留斷針、附件安全性能(包括:抗拉強力、小零件、可觸及銳利邊緣和尖端、繩帶安全要求)等指標。
該標準在產品的各項安全要求上更加全面,結合GB 31701—2015《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GB 18383—2007《絮用纖維制品通用技術要求》和GB 6675—2014《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范》等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規定設定考核要求,考核指標不低于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要求,與GB 31701—2015、GB 18401—2010中的A類相關安全技術要求一致。另外,增加了致癌染料、致敏染料、其他有害染料、致癌染料、致敏染料、其他染料,參考GB/T 18885—2009《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考慮到嬰幼兒布書可能會用到致癌、致敏等染料,嬰幼兒通過觸摸、舔舐、吮吸和撕咬等途徑接觸布書時,可能導致有害染料進入嬰幼兒體內產生傷害,有必要對其進行限量。
2009年美國CPSC對中國產布書實施召回,原因是布球上的繩子易纏繞到布書中的籃球架的鐵箍上,有致幼兒頸部被勒的危險。因此需要對其進行考核。對繩帶施加(25±2)N的拉力時測量繩長,有自由端的繩帶應≤220mm;繩圈或套環的周長應≤360mm。此規定參考GB 6675.2—2014《玩具安全 第2部分:機械與物理性能》對繩索的要求。此外,對可萃取重金屬進行限量要求,對易燃性能、填充物感官質量等作出了詳細規定。
廣檢集團實驗室在接受企業和有關機構的委托檢驗業務過程中,采用該標準的規定項目及規定的檢測方法進行檢測和判定,實際檢驗結果證明,該標準的各項技術指標能滿足嬰幼兒布書應具備的質量要求,是切實可行的,并且對提高嬰幼兒布書產品質量起到了應有的促進作用,生產企業普遍都能達到要求。
結合2015年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嬰幼兒布書產品風險監測情況來看,不合格風險主要集中于甲醛含量、附件抗拉強力兩項指標這兩個項目上,是嬰幼兒布書產品的關鍵指標。從風險監測結果來看:共采樣44批次,其中21批次達不到GB 31701—2015的要求,不符合率達47.73%。隨著本團體標準的實施,生產企業對布書類產品質量越來越重視,相信質量也會逐步提升。
《中國纖檢》:標準制定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如何解決的?
羅勝利:該標準制定過程中,關于化學項目和色牢度項目測試如何進行取樣,遇到了難題。由于布書產品顏色鮮艷、圖案豐富,且大多數尺寸較小,在化學項目和色牢度項目測試取樣時,要想將所有顏色取全比較困難。標準起草團隊經過大量的討論,同時進行反復的多種取樣方式試驗驗證,最后確定參照GB 18401—2010附錄D的取樣說明進行取樣,即染色牢度試驗的取樣,對于花型循環較大或者無規律的印花和色織產品,分別取各自色相檢測,以級別最低的作為試驗結果。甲醛、pH值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試驗的取樣,低于獨立圖案的產品,其圖案面積能滿足一個試樣時,圖案單獨取樣;圖案很小不足一個試樣時,取樣應包括該圖案,不宜從多個樣品上減去后合為一個試樣;對于多層及復合的產品,能手工分層則分層取樣,分別測定,不能手工分層則整體取樣。
另外測試需要注意的是,對有填充物的布書,注意pH值和甲醛含量項目,面料、填充物分別檢測;不能夠完全裝入小部件試驗器的附件可以免測附件抗拉強力;可萃取重金屬測試萃取介質采用GB/T 18886中規定的人造唾液。
《中國纖檢》:據了解,T/CNTAC 7—2018《嬰幼兒布書》中各項指標要求較為嚴格,但考慮到嬰幼兒群體的特殊性,該標準只能作為推薦性標準,供生產企業自主選擇,并沒有強制性,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羅勝利:考慮到大多數嬰幼兒布書產品都色彩鮮艷,而且經常被寶寶放在口中啃咬,所以嬰幼兒布書的標準相較于普通玩具應更加嚴格,尤其是在特定元素的遷移方面。標準為嬰幼兒布書產品的生產和質量控制提供了技術依據,對引導企業嚴格控制產品質量,促進嬰幼兒布書產品質量水平的穩步提高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嬰幼兒布書》團體標準有望上升為國家標準。
該標準自2018年1月2日發布實施以來,來自嬰幼兒布書產品生產企業的委托質量檢驗的批次明顯提高,特別是對嬰幼兒布書的安全指標的檢測更加重視,為促進嬰幼兒布書產品質量水平的穩步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