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珺萌
2018年4月24日,領秀發了一條微博,宣布自己的微博ID更改成功。他從過去的@Dota2領秀變成了@ Artifact領秀,盡管當時ID下面的簡介還寫著“Linso領秀,KeyTV官方Dota2解說”。
這個時間節點并不足以概括領秀持續了一年多的轉變旅程。
早在2017年初,在經歷了過去一年東奔西跑的DOTA2賽事解說工作之后,領秀就在考慮暫停解說。
2014年Newbee戰隊在TI4上的奪冠成為電競被主流媒體關注到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DOTA2,帶著眾籌高額獎金的巨大光環,在黎明前的中國電競圈放了一場盛大的煙火。除了吸引到不少圍觀煙火的觀眾,也有了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成為放煙火的人。解說,這個賽事舞臺上除了選手以外的光鮮角色,成為了不少不那么硬核的人的選擇。
領秀也是其中之一。他到現在還清楚得記得自己被邀請成為TI官方解說的經歷。早上8點,一個來自朋友的電話擾了領秀的清夢,接起電話朋友就一頓劈頭蓋臉,責備他一直不看手機。“睡覺呢。”領秀的回答帶著濃重的鼻音。“趕緊看看誰聯系你了!”說完朋友就掛掉了電話。還迷糊著的領秀再次點亮手機,看到一條來自V社工作人員的微信,“你想不想去解說TI6?”領秀形容自己當時就從床上蹦了起來。回復了微信,初步敲定了解說行程,這個山東大漢“高興得直砸床”。
然而,一邊素人解說不斷涌現,而另一邊,退役下來的選手也成為了賽事解說席上的常客。DOTA2解說市場很快飽和了。帶著比賽理解和人氣的天然優勢,退役選手轉型的解說迅速成為專職解說們潛在的強力競爭對手。“有時候我們和退役選手說了一句同樣的話,觀眾們就覺得他們說的是對的,我們說的是錯的。”領秀如是說。
外形并不算出眾、解說時沒有明顯的記憶點,像領秀這樣看起來有些“平庸”的解說越來越難以用精準的評論俘獲觀眾。
盡管2016年領秀還算風光,受邀解說了TI6還有一次major,但隨之而來的變化很快讓領秀的尷尬更快地突顯。
從2017年開始,除了TI以外,V社的官方比賽均不再邀請中國解說前往賽事現場。這對于領秀這種專職解說無異于一個噩耗。專職解說意味著領秀的收入主要來自于解說每一場賽事,公司工資和直播收入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失去了主要收入來源卻還有每月4000的房租、6000的房貸,入不敷出的領秀很難在解說領域上再進一步。
這個變化不光影響到了領秀,更具人氣的DOTA2解說也沒有逃過。曾經在DOTA2賽事解說席上配合得風生水起的DC-Boys在2017年宣告解散。二人組中的單車轉到了《絕地求生》項目,涉獵不同的游戲,直播得風生水起,DC則離開了斗魚到了B站,在二次元的世界里收之桑榆。
但尷尬的是,不能前進的領秀,卻沒有類似的退路。
盡管高中還沒畢業就開始制作解說視頻,大學一畢業就簽約了KeyTV,但是不突出的風格似乎沒有讓領秀的知名度足夠高。因此,不像海濤那樣擁有視頻時代的人氣累積,也沒有職業背景的加持,真正轉型成一名主播,對領秀來說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自己身體會偶爾不適應出差和家里老人身體不好只是兩個幫助領秀說服自己淡出的理由。他突然減少的曝光也并沒有引起太多觀眾的注意,這是一個只事關他自己人生的決定。
日前,單車在自己的微博里掛出了一個網友評論。這位刀友對單車離開DOTA2的轉型表達了不理解甚至憤慨,這位曾經以毒奶著稱的解說說自己自從不玩DOTA以后,“粉絲越來越少,主播都快干不下去了”。似乎并沒有太多人意識到這是一句反話。下面一位單車粉絲的評論道出了實情:“長老(單車的昵稱)不是離開dota2標簽后,從穩定2w(萬)人氣發展到穩定20w(萬)人氣了嗎?”還有一位粉絲回復:“現在一般30(萬)。”
在那條微博下,單車道出了實情:“DOTA解說都快餓死了”。
TI的巨額獎金令無數人瘋狂,但前有俱樂部控訴賺不到錢,后又解說難以生存,到底誰在DOTA2的生態圈里,似乎除了V社沒人能夠說清。
2018年2月,DotA宙斯冠名選手、后轉型DOTA2解說和分析師的Merlini宣布不再從事DOTA相關的行業。“你要知道,我可是一線的解說,如果連我都拿了極少的薪水,那你們可以想象其他人的收入。”在Reddit上,Merlini解釋自己離開原因的時候這樣說,“我的收入來源于別人的施舍,而不是取決于我自己的能力。”更多的原因也和領秀的類似了,家庭確確實實地需要他們——老人需要贍養,妻兒需要陪伴。而與DOTA相關的工作并不能讓他們負擔這些,不管是從金錢上還是時間上。
領秀在微博上轉發了這條消息,那時他的配文是:“DOTA2解說的第二個轉折點要來了,201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越來越好。”
讓他重新充滿希望的是Artifact的出現。彼時,鋪天蓋地的消息意味著這款游戲與DOTA2聯系緊密,并且V社將在這個項目上傾注大量心血。大概再也沒有一款游戲是為如多次自己量身而造的了。
領秀忽然有了目標。
就像2016年突然有很多俱樂部開始布局《守望先鋒》一樣,2018年,也開始有俱樂部提前布局Artifact。在競爭非常激烈的電競項目上,提早布局代表能夠更早地搶占市場,收割粉絲,或許,這些能意味著成功。領秀和EHOME俱樂部一拍即合。為了謹慎起見,雙方只簽訂了一年的合約。
事實證明,一年還是太長了。領秀后來改的微博介紹“EHOME電子競技俱樂部Artifact選手”又一次成為了過去式。只幾個月的時間,Artifact就不再進行更新。本以為能夠通過A牌實現自己的未盡的DOTA選手夢,而領秀又一次失望了。
現在,回到家鄉的領秀游離在電競圈一線的邊緣。在斗魚“Artifact領秀”的直播間里,這個希望通過A牌實現自己選手夢的過氣解說,在直播自走棋。
領秀清楚,在漫漫的電競之路上,自走棋也只是自己的其中一站。未來自己的ID前將加上什么前綴,這個如今年近而立的男人也并不篤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