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430068)
漢繡是在荊楚刺繡文化的背景下,以武漢和其周圍的城市為中心的一種地域性繡種,歷史悠久。漢繡專于裝飾,充滿世俗風情,在中國眾多繡種中獨樹一幟。漢繡在世代相襲的過程中造就了鮮明的個性,有著非常濃厚的的本土藝術感染力和豐富的文化表現力。漢繡在長江中游的楚文化中孕育而生,楚繡是它的源頭。漢繡在明代得到發展至清代后期達到鼎盛,由古城荊州興起,后經長江水路流傳至武昌興盛于漢口,以后在沔陽,洪湖等地得到了傳播,追根溯源大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歷史更迭中漢繡的命運多舛,在歷經了輝煌與蕭條之后近代以來幾近失傳。在2008年國務院以國發19號文,批準文化部將漢繡確定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穿透歷史的煙塵,漢繡曾經繁花似錦,輝煌一時。隨著社會滄桑巨變,漢繡受到歲月的淘洗,現已趕不上時代的步伐,漸漸被人們遺忘在時光的隧道上。直到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漢繡的命運才有了新的變化。漢繡承載著荊楚地區的文化內涵,代表著荊楚地區的一種文化底蘊,民俗文化是它源遠流長的精神內涵。
作為地域性繡種,漢繡與楚文化,戲劇文化,宗教文化和市井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繡品的主要類型包括:生活用品類,裝飾用品類,民俗類,宗教類,戲劇類。漢繡的色彩鮮明富麗,構思大膽,手法夸張,對比強烈,線條挺拔,層次分明,造型樸拙生動,氣氛濃烈祥和,技藝多變,專于裝飾,充滿世俗風情。漢繡需要研究和挖掘的內容很多,由于篇幅局限,因此本文只是從傳統漢繡的主題入手研究傳統漢繡題材的語言特色及對不同類別的漢繡題材進行探討。
傳統漢繡的主題寓意是高度概括的地域性文化,是基于當地廣大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風俗所形成的。傳統漢繡主題的形成是楚文化在民間的基因傳承,是受到民間祈福,吉祥文化,中國傳統民間民俗思想的影響,是人民日常生產活動及民間生存環境的體現。在其主題的內容形式上可分為:花卉類,動物類,人物類,文字類等。
花卉類題材是傳統漢繡主題中最廣泛最常見的。漢族人民傳統的以種植為主的農耕生活使人們接觸最為頻繁的就是植物,花卉植物也就自然成為了漢繡主題的主要來源。在漢繡中出現和使用最多的花卉題材有牡丹,蓮花,石榴等。牡丹作為花中之王,自古以來都代表著富貴圓滿,吉祥平安,象征著人們對美好富足生活的渴望和祈求。蓮花也叫芙蓉花,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是佛教的一種象征符號。還有可以代表純潔和愛情,的花開并蒂。而蓮蓬的題材就寓意著蓮生貴子,代表著人們對子嗣的渴望。而梅,蘭,竹,菊,松,芍藥,雛菊等題材也反應了人們對自然界的崇尚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漢繡中花卉類的題材在構成上也不是中規中矩的,而是采用扭動式的構成形式。可以稱為“花無正果,熱鬧為先”及“枝上生花,花上生葉,葉上生枝,”以滿為其特點。花卉類的題材通常會和幾何紋,水紋,云紋,字符紋結合在一起,不會以單一的一種題材出現,這也表達了傳統漢繡主題追求圓滿的特點。
圖片來源:國色天香 任本榮
在傳統漢繡中比較常見動物類主題的有龍,鳳,麒麟,蝙蝠,鶴等。鳳作為代表火,太陽的神鳥,是楚地人民的圖騰,在荊楚的民俗文化中象征著幸福美滿,也是美麗聰慧的化身。楚地人民崇尚著鮮明的鳳鳥精神。因此在漢繡中鳳這一形象,無論是單鳳,雙鳳,團鳳,合鳳中鳳鳥的形態都是昂首挺胸,大步抬頭,展翅向前的形態,表現了楚文化中愉悅,灑脫的浪漫主義色彩。龍的題材代表的美滿富貴,福壽無疆。而龍紋與鳳紋的結合也蘊含著傳統民俗文化中的陰陽相合。而麒麟送子,五福拱壽,松鶴延年等以動物題材為主的漢繡,也都反應了楚地人民的各種文化習俗。
圖片來源:鳳穿牡丹 張先松
以人物為主題是傳統漢繡中重要的題材類型。對比于其他繡種中的人物來說,漢繡中的金線人物是其一大特色,構圖簡潔,畫面豐滿,人物粗獷豪邁旨在寫意傳神。人物題材中道釋類中的代表有:觀音大士,和合二仙,八仙等等。這與民間龐大的信仰息息相關。而戲曲類的代表則有:三國人物,白蛇傳人物和以在荊楚地區流行的楚劇,漢劇采茶戲中的人物等等。漢繡人物中會根據人物的地位來表現,有著極強的階層性和社會性,在人物的表現手法上區別于其他繡種人物的細膩,精致,漢繡人物多表現出粗獷豪邁的特點。
圖片來源:八仙圖 馮澤民《荊楚漢繡》
文字類的主題的刺繡是漢繡區別于其他地方性繡種的一個顯著特征。漢繡繡字的題材中有單繡字,重復繡字和花字組合,而花字組合是其中最為奇特和經典的。在花字組合中人們把圖案,花卉植物,動物等與吉祥文字結合在一起來表達吉祥喜慶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花字的結合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將動植物等紋樣填充在吉祥文字里。一種是整個文字由各種圖案紋樣組合而成,近看為圖,遠看為字。最為常見的有“福祿壽喜”等字樣,通常會用在桌帷,窗簾,被單上。這種巧思和構圖表現了漢繡的奇的特點,將審美與寓意很巧妙的結合,給人以美的享受。
圖片來源:福祿壽喜 任本榮
漢繡作為荊楚大地上的地域性民間傳統藝術,它的受眾是廣大的勞動人民,所以漢繡多出現在民間用品上。人們在祭祀,巫術,殤葬用品上繡上花卉八卦,五毒攮災等圖案以祈求無惡辟邪。人們會在荷包,抱裙,堂彩,桌帷上繡上壽桃,喜鵲,仙鶴,花卉,等以祈福納祥,期盼功名利祿,希望鴻運亨通,祈禱幸福安康,期盼子孫富貴。人們會在婚嫁用品上繡上龍鳳,并蒂蓮,喜鵲鴛鴦,石榴等寓意著生命和繁衍。這些傳統漢繡的圖案都勾勒出民間大眾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傳統漢繡的主題是高度概括的地域性文化,是民間大眾的生活理念和文化風俗的體現,是荊楚文化的折射。無論是動物主題類的龍鳳,麒麟。花卉主題類的牡丹,荷花。人物類的觀音,戲劇人物。還是文字類奇特的花字。都是楚地人民生活,信仰,習俗的反應。探析傳統漢繡主題的特點是為了更好的認識漢繡的構形方法和創作思路,為我們今天的文化傳承提供借鑒和養分更好的將優秀的民俗藝術與現今的藝術設計相融合,服務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