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430068)
利用當地空閑的住宅、農場等,結合地域特色的人文或自然景觀、生產活動生活方式等資源,為旅客提供個性的住宿空間,民宿由此而生。這種區別于旅館,飯店以及酒店的特質,也許沒有星級酒店的高級奢華,沒有旅館的標準服務,但提供的體驗給人更加親切的感覺,可以讓旅客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和與平常普通生活不相同的感覺。
湘西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筑擁有中國南方干欄式木構架建筑的典型特征,其中吊腳干欄式,也叫作吊腳樓,被稱為湘西最美的建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古城,這個位于少數民族聚居地的歷史古城,擁有以苗族、土家族、瑤族為主的多個建造吊腳樓建筑的少數民族,這里有朝陽宮、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回龍閣吊腳樓群、大成殿、萬壽宮等建筑。
沈從文故居(圖1)是一座小巧玲瓏的,具有濃郁的湘西明清建筑古老韻味的穿斗式木結構民居建筑。最具苗族特色的是回龍閣吊腳樓群(圖2)古建筑群,精致的飛檐翹角,古色古香的雕梁畫棟,無處不體現著湘西地區少數民族的建筑裝飾特色。吊腳樓群的吊腳樓都隨地而建,呈上下兩層分布。上層都是比較寬大的客廳,下面一層因地制宜創造出各種不規則的形狀。上層的裝飾一般比較繁復,制作工藝復雜且精細考究,屋角的翹起像鳳凰展翅似的,花格布滿了各處的欄桿及門窗雕;下層一般用來存放一些農具或者圈養牲畜,也起到防潮防蟲的作用,也是因為地形所致難以開采為平坦的地基。吊腳下部分均雕刻有類似金瓜或各類獸頭、花卉圖樣。上下用些小柱子撐著懸出的走廊或房間,吊腳樓就這樣有部分懸在河道上,像錯落有致的裝飾品掛在河岸或者崖邊,成了一道引人注目的風景線。
圖1 來源于Qunar.com
圖2 作者自攝于湘西鳳凰
1.湘西地區民宿大多依賴于已開發的旅游區,包括張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懷化市以及邵陽市西部諸縣(綏寧等)在內的整個湖南西部地區。這里有張家界的國家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湘西土家族自治州的鳳凰古城和里耶古城、懷化市洪江的黔陽古城和洪江古商城。圍繞著這些風景名勝區和歷史文化古城,湘西地區的民宿數量悄然增長。
2.湘西民宿存在問題
(1)過于依賴于旅游發展,缺少自身魅力。由于湘西地區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創造出的各種自然景觀和神秘少數民族的悠久歷史遺留的人文景觀吸引著大量游客,湘西的民宿多圍繞著這些景點分布。拋開有名的景點,湘西的民宿很難依靠自身的魅力去發展,湘西民宿缺少自身的特點,缺少對湘西民居精華的繼承,缺少對湘西地區少數民居文化的體現。
(2)缺乏標準規劃,依賴于過度的休閑性和娛樂性。目前湘西地區的民宿由于市場需求的刺激當地村民投資大量民宿,沒有目的、盲目建設、重復開發也缺少個性,這樣的開發設計存在以上諸多問題。為吸引游客,有些民宿會附加一些休閑娛樂活動,比如釣魚、劃船、采摘等,這些活動的開發對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造成了某種程度上的破壞,這些都是缺少規劃的后果。
(3)大部分民宿缺乏自身的地域特色,沒有聯系地方的民族文化等特點。在旅游業的迅速發展中,許多商人看中民宿帶來的經濟利益,進入景區收購民居進行民宿改造,這樣的開發和改造造成的是沒有地域特色,無法體現湘西民居的地域美。也有當地村民利用自家多余的房子自發經營民宿,但這其中些民宿由于村民的文化知識水平和審美情趣有限,模仿甚至照抄有名的民宿設計,缺乏自身特色。或者僅僅是簡單改造,成為了普通不過的家庭賓館。
(4)鄉村民宿的鄉愁語意缺失、田園氛圍不足。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的民宿,本意是讓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來體驗遠離喧囂,不一樣的鄉鎮生活,或寧靜致遠、或采菊東籬下的意境。湘西民宿更應該營造具有湘西特色的鄉愁和田園氛圍,給遠道而來的人體驗獨特的湘西人普通生活,讓遠處歸來的湘西人回憶起曾經的湘西鄉村生活。而不是主題酒店、娛樂會所、家庭賓館。
傳統民居室內的功能分區適應過去人們的基礎生活,而對于當代旅宿空間來說,湘西地區傳統民居的室外旱廁、火塘廚房、臥室空間等都是十分不合理、不方便衛生的。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室內功能的劃分更應適應當下人們的旅居生活方式。如果將普通民居改造成民宿則需要接待、居住、餐飲、休閑娛樂、景觀展示、儲物、洗滌、交通、公共活動等功能。滿足民居轉變為民宿經營的需求,主要為民宿主經營服務和旅宿者居住、休閑娛樂提供各種功能空間。
對湘西民居民宿改造設計應在保護建筑特色的前提下進行創新設計,不做無端改變建筑外觀和建筑材料的改造,盡量保留民居建筑原有的面貌。改造應做到生態環保、綠色設計,做到與自然相結合,無限接近旅客的物質需求及精神需求。改造過程中注意修舊如舊,保留原始民居的建筑特色、民族文化氣息,多利用民族元素進行裝飾。應用每個竹簍里長大的湘西人、沅江上打漁人的烏篷船來加強湘西地區民宿設計的鄉愁語意,除此之外,運用坡上放放牛娃、山里砍柴人、高山邊梯田來曾加具有地域特色的田園氛圍。
室內改造應注意盡量保留原始建筑材料、空間分布,少做調整,利用湘西人民生活中用到的事和物進行室內裝飾,營造民族特色的氛圍。保留生活習慣的家居用品作為室內陳設,既給人親切的民居環境,又能保留住這些古老家居用品,傳播歷史文化。
民居一開始作為私人住宅,擁有的公共區域和民宿對公共區域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民宿的公共區域提供給更多互不熟識的旅宿者們,休閑娛樂、景觀參觀、進餐等既要保持可交流性,又要提供必要的私密性。
湘西有些地區的民居擁有少量的室外空間,有許多也甚至沒有室外空間,這些室外空間有的是曬谷場,有的是菜地,也有的是雜物對方或者農具農物放置的地方,還有的是沒有利用空地或者有種花種草的小天地。這些室外空間應該跟隨室內和建筑的改造一起進行改造,使整個民宿整體統一,保留原本的作用,融入新的可以提供給旅宿者良好體驗的設計改造,把原本荒涼的空地做成優美的景觀對于民宿更是一個加分項。
拋棄鄉村娛樂中心和農家樂棋牌游戲,K歌轟趴普遍的城鄉結合部娛樂方式,引入湘西地區人民打漁、砍柴、趕鴨子的鄉村勞動生活體驗,增加染布、竹藤編織、雕刻繪畫燈手工藝制作體驗,體驗湘西少數民族生活,感受少數民族藝術文化。
1.對于湘西民居的研究可以運用到更多湘西民宿設計之中,提高民宿設計品質。為以后的湘西民宿設計提供有效設計參考依據,實現民宿設計精細化,對鄉村民宿設計深入系統的研究意義重大意義。探索湘西文化的特點,從民居的功能分區、空間組織、室內陳設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提取湘西民宿的設計元素,解決湘西地區民宿現階段存在的普遍問題。
2.湘西地區民宿圍繞著文化保護、回歸自然的理念設計,有益于轉變傳統設計模式滿足新時期人們的設計要求。
3.湘西民宿對于湘西民居的繼承發展商,能夠吸引更多游客,讓湘西的獨特走出去,讓各地的人們走進來,給鄉村帶來清新活力,點燃農村文明進步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