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青

【摘要】目的 了解社區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分析影響手衛生執行依從性的因素,探索提高手衛生依從性的措施。方法 自行設計“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調查表”,自2017年7~12月筆者在所在社區醫院采取直接觀察法,對臨床科室醫、護、技、保潔人員共128人次進行手衛生依從性調查。結果 因手衛生的設施不完善,人力資源缺乏、手衛生意識低等原因,筆者所在社區醫院醫護人員的手衛生依從性只有23.75%。結論 建立院內防護體系,改善手衛生設施,增強醫護人員手衛生意識,通過對工作人員的合理配置,從而有效保證醫療工作的安全性。
【關鍵詞】社區;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4..02
據相關報道[1],我國醫院感染的發生率高達8%,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超過150億元,而降低醫院感染最簡單、最基本的措施就是手的清潔和消毒。近年來引起了各大醫院管理層的足夠重視,加大了手衛生設施和人力的投入,提高了醫務人員執行手衛生的依從性。然而在社區醫院因各種因素,醫護人員執行手衛生的依從性卻不容樂觀。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調查2017年7~12月(2個季度)的醫生、護士、醫技、保潔人員共128人次,涉及科室7個,其中醫生64人次,護士26人次,保潔22人次,技師16人次;調查手衛生的五個時機:接觸患者前、無菌操作前、接觸患者后、接觸患者周邊環境后、接觸患者血液、體液等后。
1.2 調查方法
通過自制表格“醫護人員手衛生依從性調查表”,采取直接觀察法,每月到不同科室(周期性進行監測)對社區醫院臨床一線醫護人員進行手衛生依從性的觀察調查,時間自2017年7~12月。
1.3 手衛生標準
手衛生依從性標準參照衛生部《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2],確定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下應當洗手或衛生手消毒 :①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后 ,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潔部位時。②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后。③穿脫隔離衣前后,脫手套后;進行無菌操作前,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④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⑤處理藥物或配餐前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2 結 果
社區醫院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調查情況,見表1,本次共調查128人次,總洗手率為23.75%:其中護士洗手率為35.38%,依從性最高;保潔洗手率為18.18%,依從性最低。從洗手的不同時機來看手衛生依從性見表2,接觸血液、體液后的洗手率最高92.00%,接觸患者前洗手率最低11.96%。
3 討 論
從調查情況分析,社區醫務人員手衛生執行率在接觸患者后的手衛生執行率明顯高于接觸患者前的手衛生執行率,特別是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后手衛生執行率最高達92.00%,這說明醫務人員的自我防護意識較強,而相對于預防交叉感染的意識比較薄弱。從人員分類來看,護士的手衛生執行率高于其他人員,保潔人員執行率最低。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在我國醫院感染的起點是從護理專業中分離而來,與護理隊伍有著緊密的聯系,而保潔人員的文化水平及人員的不穩定性直接影響其執行率普遍偏低。特別是社區醫院,這種現象更是普遍;洗手是控制醫院感染發生的最簡單、經濟而有效的措施,醫務人員有效的手衛生能夠降低大約25%~50%醫院感染的發生率,但是手衛生同時也是最難的規范之一[3]。《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于2009年12月1日正式實施,現在已有9年,但從調查結果看社區醫院醫務
人員手衛生執行情況并不樂觀。它主要表現在一下幾方面。
3.1 重視不夠
雖然近兩年各方面關于醫院感染控制及手衛生與醫院感染發生的相關性事件報道,使得醫院的管理者把對于醫院感染的防控工作納入醫院的日常管理之中,但對于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增加工作效益等醫院的大事來說,醫院管理者對于醫院感染的控制工作的重視程度還是有所欠缺的。
3.2 對于手衛生的認識不足
手衛生被廣泛的要求始于臨床的護理人員、醫生,其他相關的醫技科室、藥房、后勤人員、物業等也都是近幾年不斷地要求強化認知的。我們的護理人員對于手衛生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對于手衛生的重要性的認識還有一定的差距,造成了雖然有人知但是工作中實際的洗手率還是較低的。而其他的科室對于手衛生的認識只是簡單的洗手,對于由于手衛生造成醫院感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從而在臨床工作中醫療安全存在著非常大的隱患。
3.3 洗手的設施不完備
醫院對手衛生設施投入不足,導致醫護人員沒有能夠及時有效洗手。多數科室沒有干手設施,多數人沒有辦法等待自然涼干的同時采用工作服擦干,造成清潔后的手再度污染。干手用一次性紙巾,快速手消在實際工作中并沒有被廣泛應用。
3.4 培訓不到位
目前社區中心很少請外院專家來社區培訓院感知識,僅靠社區醫院培訓院感知識,對于院內感染的認知有限。由他們再對社區的其他人員進行培訓,勢必造成培訓效果偏差。臨床工作人員由于各種原因在參加醫院培訓時不能保證 100%,而對于醫院來說落實考核、獎懲制度的力度不夠等等,這些都造成了目前醫院工作人員洗手的依從性不高。
4 防護對策
4.1 建立院內防護體系
成立臨床科室醫院感染控制小組,由各科室的負責人作為院感感控的責任人,層層落實各負其責。根據標準預防的具體細則建立院內消毒、隔離、突發事件處理等等各相關制度,通過各項制度干預,建立標準預防措施。制定、完善各崗位的工作職責、操作規程、工作流程等,要求臨床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各種操作。
4.2 加強培訓、提高防范意識
邀請外院專家授課,加強關于職業暴露、醫院感染的知識培訓,強調工作中洗手的重要性,提高臨床工作人員對于手衛生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提高醫務人員洗手的依從性。發放關于職業暴露、醫院感染的知識宣傳材料;在所有的洗手池上方張貼洗手圖;每月隨機觀察洗手情況、執行院感感控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出、解決。通過創造良好的洗手的氛圍,不斷地強化職業暴露、醫院感染、洗手知識,達到醫務人員對于洗手知識的認識不斷深入、全面。不斷地強化洗手的重要性,提高洗手的依從性,從而達到降低醫院感染率的目的。
4.3 完善洗手設施
提供安全、便捷洗手設施加大醫院手衛生的硬件設備投入,干手用一次性紙巾不限供應,方便醫務人員及時洗手;快速手消領用量做為各科室考核目標。
4.4 人員的合理配置
社區醫院管理者應對臨床工作人員進行合理配置,才能保證我們的工作人員不會因為人員緊張、工作忙沒有時間洗手而造成手污染,從而增加醫院感染的機率。各科主任應配合院感科共同做好手衛生的管理工作,督促、檢查臨床醫務人員的洗手次數、洗手質量以提高手衛生的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呂 艷,韓紅芳,吳 明.品管圈管理在提高呼吸科監護室護士手衛生依從性中的作用[J].當代護士,2015(2):169-17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WS/T313-2009《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S].2009,04,0,1.
[3] 林 玲,肖佳慶.醫務人員手衛生的意義及管理[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2,29(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