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惠玲
TA的成長:矣曉沅,清華大學2012級本科學生,2018年10月,榮獲“中國網事·感動2018”第三季度網絡感動人物。“我希望能用知識來改變我自己的命運,用我的知識來改變世界以及他人。”
適用話題:成長;歷練;堅強;改變;自我
2017年,清華大學“九歌作詩機器人”的問世,打破了人們對于傳統意義上詩詞歌賦的理解。這款語言類人工智能機器人,不僅能作現代詩,還能作古體詩,其韻味和意境甚至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成為科學界的一大奇跡。
“九歌”人工智能團隊的核心主創是一位坐著輪椅的殘疾人,他叫矣曉沅,是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二學生。
矣曉沅出生于1991年,6歲時患上有“不死的癌癥”之稱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從不能走遠、不能跑跳開始,直至關節變形、股骨頭壞死、并發強直性脊柱炎,到11歲時,他已完全無法站立,只能與輪椅為伴。命運無情地給了矣曉沅殘酷一擊,面對病痛和別人同情的目光,矣曉沅也曾痛苦掙扎過,但媽媽鼓勵他說:“孩子,你一定會好起來的。”這句話像一道光一樣照亮了他的內心,使他對未來重新充滿了期待。
矣曉沅學習非常刻苦,他把家人、老師和同學們對自己的關愛化作無形的動力,用努力讀書給予回報。輪椅禁錮了他的身體,卻限制不了他思想的馳騁,憑借對文學的熱愛,矣曉沅在病床上嘗試創作了兩部小說,并堅持在自己喜歡的古詩詞領域閱讀和學習。病痛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他的身體,可他用頑強的意志給予命運有力的回擊。
2012年高考時,矣曉沅以679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錄取,從而成為云南歷史上第一位被清華大學錄取的殘疾人。大學期間,矣曉沅努力克服身體原因帶來的阻礙,綜合成績排名逐年提高,到大四時,他獲得了“清華”學子的最高榮譽——2015年清華大學本科特等獎學金,并且憑借各方面的優秀表現,被保送到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攻讀碩士學位,同時參與人工智能課題的研究。研發團隊將文學和計算機結合起來,歷時兩年,開發出“Web端和移動端集句作詩系統”,能夠根據用戶輸入的關鍵詞生成集句詩,移動端的APP還可以根據用戶上傳的照片,自動生成符合照片內容的集句詩,這就是“九歌”人工智能系統。
矣曉沅曾說:“我是幸運的,因為我還能閱讀,還能用雙手編寫程序代碼。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身體比我更加不便的人,我希望將來能在語音識別、文字識別和輸入法等領域,創造出讓他們也能更加方便使用的工具。”
回顧自己所走過的路,矣曉沅的內心充滿了感恩。16年輪椅上飛逝的時光里,他得到了來自父母、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的幫助和鼓勵,這些關愛如星星點點的火光,為他驅散了黑暗,迎來了光明。如今他將人工智能的科技之光點亮在時代最前沿,將愛心與奉獻薪火相傳。
不在苦難里沉淪的人生,必在樂觀堅強中崛起,即使雙腳撐不起現實的完美,思想的高度也能打造出一位智慧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