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牧之
1951年,李德仁順利通過升學考試,離開家鄉前往泰州求學。
李德仁看書涉獵廣泛,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無一不讀。讀書,開闊了他的視野,而對于書中的內容,他則始終持一種“敢于質疑”的學習態度。
大學時,他無意中發現蘇聯專家撰寫的教科書上的公式有問題,于是他大膽質疑,并將自己的質疑寫成報告,上交給自己的導師,深得導師贊許。
一次考試,李德仁發現試卷上也有錯誤:“假分數的定義是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但是卷子上寫的是大于,沒有寫等于。”敢于質疑的李德仁大膽地指出了試卷上的問題,從而獲得了103分的好成績。而那多出來的3分,是老師對他敢于質疑的肯定與鼓勵。
正是憑著敢于質疑的求索精神,李德仁在學術領域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成績。
李德仁提出的處理測量誤差理論,科學地“解決了測量學上的百年未解難題”,直到今天,全世界還在用這一理論去矯正航測平差系統。
作為導師,李德仁培養了大批的博士生和碩士生,他告誡自己的學生:“不迷信課本、不迷信老師。”鼓勵學生對前人的知識勇敢質疑。
好的老師,沒有標準答案,這個世界也并非“非黑即白”。勇于質疑,不斷地推陳出新,方能更有成就。
適合話題:勇敢;質疑;推陳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