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夢嬌
當財經與新聞的化學反應開始
在我心目中,新聞是可以經世濟民,對社會產生有益影響的,但是財經,是世俗的,是功利的。這個想法的改變是在不經意間發生的。在走進《財經新聞經典報道》這門課之前,我從未聽說過新聞學專業的學生要學習艱澀的財經知識,也從未試圖去分析過任何一篇財經報道,那些名詞看起來太過專業,與大一新生的身份似乎格格不入。然而,在這門課上,我終于找到了財經與新聞融合的交點。
學習各種金融學、經濟學知識的意義何在?我困于模型和數字中不得解,卻在財經新聞中找到了答案。
在課堂上,老師講了這樣一篇報道——《銀廣夏陷阱》。銀廣夏公司自1994年上市以來盈利水平一般,每年為維持10%凈資產收益率奔忙,卻在1999年出現奇跡轉折,公司財報上出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業績,股價也創造了神話,較前一年上漲440%。2000年全年漲幅高居滬深兩市第二,成為大熱的藍籌股,股民為之狂歡,然而證券行業內部卻對銀廣夏“神話”爭執不斷,討論不休。僅憑傳言報道新聞缺乏依據,記者凌華薇帶著疑問開始了為期一年多的調查。
凌華薇多次深入走訪,從股市到海關,從供貨商到競爭對手,在重重報表中發現了多處疑點,最終證實銀廣夏事件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局,增長源于長期造假欺騙股民。《銀廣夏陷阱》一文引發了中國股市的“信用炸彈”,其影響至今還未消退。這篇報道在喚醒證券市場信用機制,督促建立投資者利益保護機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銀廣夏事件披露后,2002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出《關于受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表示可以有條件地受理這一類案件,使股市民事賠償制度的建立取得突破。
這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財經報道原來不僅僅是關于股票證券金融市場,它的影響力甚至可以波及法律。而隨后的《蘭州證券黑市狂洗“股民”》則更是給了我更大的震撼。
在蘭州,幾乎所有的證券黑市都在為不明就里的客戶熱情地提供每天一頓的免費午餐,而且為客戶提供4倍乃至9倍于本金的“融資”,但是對于這些股民來說,在這里做股票的結局只有一個下場——虧損,甚至有許多人為此傾家蕩產,弄得是家破人亡。于是,記者開始了秘密調查。隱藏身份了解情況,不斷接到威脅電話也沒有退縮,最終這篇報道得以呈現,記者王克勤也成為“中國揭黑記者第一人”,直接挽回了受害股民數億元的損失。更重要的是,在全國范圍內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鏟除證券黑市運動,全國26個城市先后清除了200多家證券黑市。
我這才發現,財經新聞原來早已走出其局限的領域,一個成功的財經新聞報道也能經世濟民,我不再排斥這樣的學習,開始帶著更多的熱忱去探索財經新聞的奧妙。
用財經視角看社會生活
慢慢地,最初總讓我頭疼的微積分成了開闊思維的工具,厚重艱澀的微觀經濟學可以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財政學將國家的宏觀調控作用清楚解析,諸如此類的種種都為我打開了另一雙看世界的眼睛。更重要的是,它們都在無形中影響著我的新聞學習。
“貓咖啡館爆紅全球,推薦帝都最火的打卡地”,當你看到這樣一條推送時會想到什么?可能想去擼貓、打卡,可能會感嘆現代社會生活休閑方式的多樣化,但其實從財經視角看待擼貓,也有一番別樣的趣味。
擼貓咖啡館為什么爆紅?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5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但是當下城市快節奏和高壓的生活給社會群體帶來的心理影響越來越明顯,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頂層愈發難以實現,而貓咪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而人們的這種精神需求也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從線下到線上,從寵物行業拓展到文創、餐飲,貓咖啡館爆紅的背后,是一場喵星人經濟的勝利和吸貓人士的全民狂歡。
當我走出校門參與社會實踐時,財經這一獨特的視角也成為調研的得力助手。有一學期馬克思主義原理課社會實踐的主題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們小組看著這樣一個宏大的主題犯了愁,從哪方面做切入口呢?服飾制度還是交通?小組成員一句“雙十一要到了”將我們的視角引向零售業,從購物方式變革到城市CBD分布,從GDP到CPI,將經濟學引入馬克思主義原理的實踐奇妙而嫻熟。
在街頭采訪買菜市民,從收入增長聊到物價彈性,本來略顯宏大與空泛的實踐主題也變得實在而生動,我們還采訪了經濟學老師,從經濟學者的視角去看改革開放四十年零售業的變遷。經濟學老師結合國家統計局網站的數據,從GDP、GNP、CPI等指數的變化,講述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發展史,同時向我們分享了國家的經濟政策對于零售業發展的促進作用。毫無疑問,我們的實踐充實而成功,馬克思主義原理課的老師夸贊我們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知識去揭示社會現象,講述四十年變遷是一個好想法。通過實踐獲得的不僅僅是老師的稱贊,還有將采訪與經濟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成就感。
財經知識給我的世界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我透過這扇窗去觀察現象背后的經濟效應,體味人世間的內在運作規律,這樣全新而奇妙的體驗,不但激發了我的學習興趣,也讓我更加熱愛生活。
在這樣的生活中,財經與新聞的化學反應帶給我的除了強烈的沖擊力,還有更加嚴謹的思維模式和敏銳的洞察力,除此之外也教會我“財經黃埔,經世濟民”的真正意義。財經不是我想的那么物質和功利化,新聞依舊是我喜歡的探尋本質的樣子,它們殊途同歸,都同等重要和有意義。掌握財經知識也是發現和發掘財經新聞的必備素養。
新聞學專業培養的是具備系統的新聞理論知識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悉我國新聞宣傳政策法規,能在新聞、出版與宣傳部門從事編輯、記者與管理等工作的新聞學高級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有新聞學概論、中國新聞事業史、外國新聞事業史、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與評論、新聞攝影、廣播電視學、新聞事業管理、廣告學、公共關系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