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藝 孫帥 李安冉


摘要:通過分析了北京地鐵國貿站出口共享單車的空間分布、使用狀況,以及周圍建筑形式和使用人群,提出了共享單車停放空間及管理存在不合理性問題,作出應對共享單車管理進行整改以及改造站口周邊環境的結論。
關鍵詞:共享單車;地鐵口;空間分布
1 研究背景
1.1 國貿站地鐵出口換乘特點
北京地鐵國貿站位于北京商務中心區的核心地段,換乘方式主要有公交車、出租車、自行車和步行。公交車站位于國貿北部,上下班高峰期人流量非常大,而其他時段大多數換乘人群選擇步行或共享單車。
1.2 國貿站人流分布
國貿站東北方向以大型企業為主,如國貿寫字樓等,面向的人群大多為高端消費人群,對共享單車的需求量較小,并且由于管理嚴格,共享單車本身的數量也較少。且附近有公交車站,大多數人以步行和公交車為主。國貿站西北方向以寫字樓居多,主要人群為上班族白領,這類人群出入地鐵口的時間十分的集中,大多集中在早上8點左右及下午5點左右,極易造成擁堵。西南方向多為商業區,人流量較大,日常活動的人群多為購物、旅游者以及白領,活動時間較為松散,全天出入地鐵口的人數較為平均。東南方向多為工業大廈,人流量較小,且無地鐵口。
2 國貿站地鐵共享單車使用狀況
2.1 共享單車時段分布
對國貿站的8個出口分別在8:00~12:00,12:00~16:00,16:00~20:00,20:00~次日8:00 4個時段進行研究(如圖1),得出以下結論:在下午5點也就是晚高峰開始前,國貿站的多數站口會投放大量共享單車,以應對接下來的大量人流對共享單車的需求。其次,各個站口的共享單車數量分布嚴重不均,同時也反映出人流過于集中于部分站口。
2.2 空間分布潛力
廣場:國貿站地鐵口附近的廣場多為比較正式的場合,管理森嚴,禁止停放共享單車,該地區的空間分布潛力基本為。。
綠地:國貿作為北京交通的重要節點,對于其綠化面積有硬性標準,大面積地消減綠化面積以提高共享單車的停放區域是不現實的。但是,可以利用略微減少部分綠化或者在原綠地的基礎上進行改造的方法,達成綠地與共享單車停放區域的平衡。通過實地考察,該地區的可利用率為0.3。
人行道:由于國貿附近廣場的空間布局潛力較低,故人行道成為空間潛力最大的地區。東北方向人流量最小,辦公建筑距離較遠,行人多選擇公交或共享單車,該處共享單車需求大于步行需求。西北方向人口較多,辦公樓居多,步行需求與共享單車需求量基本相同。西南方向人口較西北方向略少,周圍多為商業建筑,固定人口較少,人群較為靈活,步行需求略小于共享單車需求。人行道總利用率為0.3。
根據國貿綠地和人行道的總面積、利用率等得出國貿站共享單車潛力值為1890輛,與現狀調研得到的停放500輛相比,潛力值遠大于現狀值。
2.3 改造策略
通過調研發現,除A站口外,國貿站共享單車的周轉率普遍較高。B、C、D口共享單車需求量較大,可以參考潛力值,根據實際情況縮減1/3的綠化面積,還可以將共享單車統一傾斜30°停放,既實現了共享單車的數量增加,又保留了步行空間。
3 結論
這種有著多個出口的大型地鐵站,由于覆蓋范圍廣,周圍環境以及人群的多樣性,造成地鐵站的各個出口人流量相差過大,人流的過度集中使共享單車數量的大量增長,出現占用其他通道的現象,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可以適當縮減綠化及人行道面積,在其他站口投放共享單車,引導人群前往人流量較小的站口,以緩解過多的人流量。
參考文獻:
[1]ofo共享單車,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2017第一季度中國主要城市騎行研究報告[R].北京,2017.
[2]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2015年北京交通發展年報[R].北京: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201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