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 本報記者 倪浩 ●盧戈 柳直
自G20大阪峰會之后,中美兩國何時重啟貿易談判便備受關注。香港《南華早報》4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談判代表將于下周訪問北京。俄羅斯塔斯社5日引述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話說,俄方熱切希望中美兩國能夠達成貿易協議。4日和5日,多家國際媒體對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記者會上的發言進行了報道。
高峰周四表示,美國對中國輸美商品單方面加征關稅是中美經貿摩擦的起點,如果雙方能夠達成協議,加征的關稅必須全部取消。只要雙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分歧,妥善解決兩國經貿關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就能夠實現互利共贏發展。高峰說,中美在農產品貿易領域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合作空間巨大。一段時間以來,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中美農產品貿易受到沖擊,這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農產品貿易是雙方需要討論的重要問題。希望雙方從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南華早報》稱,中美兩國領導人在上周舉行的G20大阪峰會期間,達成“臨時休戰”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將暫時不對3000億美元的中國出口產品實施新的懲罰性關稅,并允許美國供應商恢復向華為供應零部件。他同時表示“作為交換”,中國將從美國購買“大量的農產品”。報道認為,下周中美貿易代表在北京的會談,將決定雙方的“休戰期”能夠持續多長時間。一些美方消息人士向《南華早報》透露,中國對立即恢復購買美國大豆“持謹慎態度”。
美國《華爾街日報》4日稱,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美國應當享有一切主動權。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規模遠高于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商品規模,美國還是眾多關鍵技術的唯一供應國,而且世界其他地方對美國也更加忠誠。《南華早報》稱,中美貿易談判前景仍然不明,如果談判人員無法解決問題,談判可能會觸礁。本周三,特朗普曾發推指責中國和歐洲操縱貨幣匯率,稱美國“不會像傻子那樣坐視不管”,而要和它們展開競爭。這給中美貿易談判增加了另一層復雜性。不過,中美雙方都在努力打破僵局。
普京4日在與意大利總理孔特會談結束后談及中美經貿摩擦時說,俄方熱切希望中美兩國能夠達成貿易協議,我們雖然不是這個過程的參與者,但可以確信,如果協議無法達成,那么全球經濟都將受到影響,這不是我們的觀點,這是全球主要國際組織專家的看法。普京表示,如果目前的情況延續下去,那么到2024年,世界貿易將縮減17%,全球GDP將下降2%。這對所有人都不利。
據路透社5日報道,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宣布,因中美經貿摩擦等原因,它們在中國的季度銷售額正在下跌。美國《紐約時報》5日稱,雖然特朗普曾宣稱,貿易戰是好事,很容易贏,但實際上,他并沒有贏,他的關稅政策損害了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經濟,同時,也在傷害美國。而且沒有跡象顯示,關稅正在實現特朗普的假定目標,即迫使其他國家做出重大政策改變。
目前,中美雙方都未就重啟磋商發表明確的日程安排。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周三表示,美中兩國已做好在幾天內恢復正式貿易會談的準備,美國談判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還有工作人員和主要貿易官員將會深入參與。但庫德洛不清楚重啟談判的時間表,他說,很快開始,而且即將宣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