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家電產業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產業規模從1978年的4.23億元發展至2017年的1.5萬億元,位于全球第一。作為先進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家電產業正在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
40年來,我國家電產業從最初的引進、組裝、模仿,到如今的自主創新、做大做強,走了一條不平凡的發展之路。今天,家電產業的生產能力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實現了由短缺到豐裕的巨大轉變,空調、冰箱、彩電、洗衣機等一大批家電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首位,其中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的產量分別占全球產量的70%、54%、52%、50%。在產品和技術創新方面,家電產業也同樣成績斐然。家電產業以其不斷創新的產品提升著人們的生活品質,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了巨大貢獻。
目前,我們正在進入物聯網時代,家電產品也開始從單個走向融合。在家電向智能化發展的進程中,我國家電產業走在了行業前端,正在顛覆傳統家電的制造模式。例如,作為中國家電行業的領軍企業,海爾從兩化融合、互聯工廠到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通過不斷實踐、升級,探索出智能制造的中國模式。海爾搭建了COSMOPlat平臺,這是一個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全球首家引入用戶全流程參與體驗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它可以實現大規模制造向大規模定制的轉型,重塑產業價值鏈和生態鏈,賦能企業、用戶、資源方等,構建共創共贏的制造業新生態體系。
40年來,我國家電產業日益融入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且不斷向價值鏈高端攀升。近幾年,我國家電企業通過海外布局、加強品牌營銷等多種方式,不斷深耕國際市場。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家用電器分會一位專家介紹,2018年,我國家用電器產品(含零件)出口751.2億美元,同比增長9.6%。其中,主要家電產品出口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傳統大家電包括零件的出口額為333.4億美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11.2%;小家電包括零件的出口額299.2億美元,同比增長10.8%。
可以說,經過40年來的發展,家電已經成為我國走向世界的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
本期雜志刊登的《國產家電品牌走向卓越》一文,將和讀者一起回顧我國家電企業品牌群體崛起的歷程,并揭示其成功的原因。
《中國新時代》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