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飛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均方差權值的研究方法,并從經濟發展、人口素質、生活質量等方面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其次根據計算結果分析了我國山東省農村建設與發展水平高、中、低地區的發展差異特征,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有效參考,了解農村建設與發展的不足,規劃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山東省;新農村建設;農村發展水平;農業生產
中國是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農村人數占全國人數的一半以上,為了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國家需要重視農村的改革與發展。自中央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思想后,各地區政府開始進行一系列規劃。近年來,國家各省市新農村建設均取得一定成效。
一、研究方法與計算結果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家農村建設水平逐年提高,山東省是中國第二人口大省,本文以該省包括青島、濟南在內的十七個地市的農村地區,作為基本單元進行新農村建設與發展水平的評價。
1.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是研究的基礎與前提,農村建設和發展與環境、人口、經濟等方面相關,因此在評價時需遵循全面性、科學性原則進行全方位考慮。此次研究主要從五大指標入手進行評價,其中經濟發展指標包括農民人均純收入、人均GDP、非勞動力占總生產比重等;人口素質指標包括人口平均壽命、自然增長率、文盲程度等。生活質量指標包括人類消費支出、恩格爾系數、居住質量等;社會發展指標包括農村養老覆蓋率、公路網密度、合作醫療覆蓋率等;環境情況指標包括垃圾處理率、森林覆蓋率等。
2.研究方法
進行指標綜合評價,除了要構建指標體系外,還需確定指標權重,其會直接影響評價結果,此次研究主要使用客觀賦權法中的均方差權值法。首先將各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其次計算標準差,從而確定各指標權重,最后根據均方差權值算法,計算子系統得分。循環此步驟,將各個得分相加,即可得出系統總分數。
二、山東省新農村建設與農村發展水平梯度分析
部分研究結果如表1所示,站在綜合角度分析,目前山東省農村地區發展水平并不平衡,威海地區農村發展程度較好,約高于青島20%,而菏澤農村地區發展水平較低,與第一名相差近4.2倍左右,可見不同地區農村發展程度差異較大。
為了宏觀分析山東省各地市新農村建設情況,本文對系統結果進行聚類,將其按發展水平分為高、中、低幾大類型。
1.農村建設與發展高水平地區
目前,威海屬于山東省農村建設與發展最高水平的地區,其位于山東半島東部,屬于新興濱海城市,具有極大發展潛力。據表1可知,威海地區農村各子系統得分均在榜首,綜合發展總水平排在第一位,遙遙領先于其他城市,但該地區生態環境與人口素質較高,社會與經濟發展優勢不突出,因此威海可以發揮區位優勢,以制造業帶動農村經濟水平提高。
2.農村建設與發展水平較高地區
得分介于0.7到0.9之間的青島、淄博、煙臺地區屬于農村建設程度較高地區,位于全省前四名,此三個城市有相似處,均位于膠濟鐵路沿線,因此資源豐富,交通發達,可為農村地區發展提供有利條件。青島是渤海經濟圈的核心城市,該地區要以改善農村生活環境為重點,全面提升農民人口素質,向城市化道路發展,從而打造出具有國家知名特色城市。而淄博作為工業城市,目前農村人民生活質量較高,今后建設重點應放在提高社會保障力,完善保障體系方向,從而不斷提升農村的服務水平。煙臺地區經濟發展情況較好,未來應擴大農業產業規模,進行農產品加工,創建出一體化產業鏈條,全面提升農民收入。
3.農村建設與發展水平中等地區
濟南、泰安、東營等地為農村建設與發展中等地區,各項得分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綜合分數介于0.5到0.7之間。其中濟南農村地區非農業程度發達,但人口素質不高,環境一般。因此可以向城鄉一體化格局發展,打造綠色農業,提高環境防治力度。泰安地區位于山東省中部,綜合發展水平第六,但農民生活質量、人均消費排在倒數,因此當地政府要大力增加農民收入,可以推動旅游、文化及服務業,繁榮農村經濟。
4.農村建設與發展水平較低地區
濱州、日照、棗莊等城市經濟欠發達,農村發展水平較低,得分在全省平均值以下。以濱州地區為例,該地環境條件下,得分處于全省倒數,會對農村建設產生極大不利影響。因此政府需發揮土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基地建設,可進行生態農業、無公害農業發展,從而提高當地經濟與環境水平。而棗莊、臨淄、日照等地山地面積廣,經濟欠發達。尤其是臨淄地區,全省近一半的貧困縣均分布在此,因此政府可以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利用農林資源優勢,提高森林覆蓋率,以發展畜牧業和林果業為主,調整農業結構,加快建設步伐。
5.農村建設與發展水平低地區
濟寧、聊城、菏澤等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水平最低,綜合得分在0.25-0.3之間。其中濟寧農業主要以棉花、大蒜、商品糧生產為主,在經濟生活質量上相對高,但環境條件差,因此可以大力打造優勢單項農業產品,并改善環境。德州與菏澤屬于山東省農業發展水平最低區,農民生活貧困,經濟基礎薄弱。這類地區要成為山東省政府重點改善區域,需要進行系列規劃建設,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以發展農業為主,大力提高農村生活環境與農民生活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據山東省各地區農村建設與發展水平分析可知,部分地區發展程度較差,存在嚴重不均衡現象。因此當地政府需將發展重點放在水平低區域,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縮小農村區域間差距,從而促進山東省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林東升,吳詩雨,蘇曉娟等.新農村建設水平評價方法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11):216-222.
[2]陳健生,魏靜.縣域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融合發展評價研究——以四川省為例[J].經濟體制改革,2016(01):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