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業(yè)

摘 要:我國是農業(yè)大國,但是在糧食生產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不斷加強生產技術的提高,我國地域廣、氣候多變、資源缺乏,自然災害頻發(fā),因此對糧食的產量會造成危害,因此需要提高更為安全、可靠的安全生產技術,以及田間管理技術。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其種植面積占據(jù)了很大的比例,面對環(huán)境的變化,更需要大力提高玉米的產量,對農業(yè)經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玉米種植中的問題進行研究,了解玉米的生長規(guī)律,玉米生長發(fā)育中的問題,以及玉米的田間管理技術進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夠對提高我國玉米的產量上做出技術上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田間管理;玉米;生長發(fā)育
玉米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極強,種植成本相對較低,因此適合廣泛種植,玉米的產量是關鍵因素,因此為了提高其產量,需要選用優(yōu)質的玉米品種,在不同的季節(jié),選用不同的玉米種子,同時要加強玉米的田間管理,從而提高其產量,增加其經濟效益。
一、生長發(fā)育期
1.生育期。從出苗到成熟的天數(shù),被稱為生育期,生育期長短,與玉米的品種、溫度、播種時間等因素都有關系。一般播種時間晚、高溫環(huán)境、葉子數(shù)量少的因素下,生育期就會短,反之會長。
在玉米的苗期階段,生育期苗開始長根、葉片增加、莖節(jié)開始分化,此階段的生長比較關鍵,是為后期打基礎的階段。在植株生長中苗期需要除蟲、施肥、合理的灌溉,在花粒期,玉米開花受精、形成籽粒,因此,此階段就是形成種子的重要階段,因此需要及時的保證水分的充足供應,隨時補肥追肥,適時的晚收。
二、玉米的田間管理
1.施有機肥。在生長期,進行施肥的時候,需要增加有機肥的供應,有機肥的原料有很多,比如,農業(yè)廢棄物秸稈、豆粕等,還有自然的有機肥,如糞便,雞糞、牛糞、豬糞等有機肥,還有工業(yè)肥料,如木薯渣、醋渣等,還有城市中的淤泥,如下水道淤泥、河道淤泥等。有機肥中含有大量的對植物有益處的微生物,這樣的微生物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對土壤起到軟化的作用,能夠促進植物根部的生長,同時提高土壤中的肥沃度,為植物的生長培育提供了有利的土壤基礎。
2.施肥。施肥需要幾個不同的階段,首先需要施底肥,底肥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保護耕種的底肥主要以化肥為主,可以使用尿素、硫酸鉀等化肥,可以采用條施、撒施等方式。在施肥前需要將肥料攪拌均勻、充分攪拌開,將肥料倒入土壤中,進行翻拌,然后進行集中播種。
3.選用合適的肥料。在選擇肥料的中,要選擇磷酸二銨這樣具有速效性的化肥,施用的化肥需要避免施肥在種子上,以免種子被燒壞。
4.不同階段的追肥。在玉米的追肥期,需要每天到田間觀察植株的生長狀況,根據(jù)天氣和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以及土壤的有機物含量決定施肥的用量和施肥的種類。因此一般氮肥可分2次進行施肥,6月中旬進行第一次進行追肥,7月下半月進行第二次追肥,如果只想追一次肥可以選擇在6月中旬進行追肥。對于沙性的土壤,需要少量多次的進行施肥。
5.合理追肥。自拔節(jié)期開始至抽穗前,葉片有9片左右,此時需要第二次施肥,大概在6月中旬的時間,需要進行二次鏟草和趟土的階段,然后進行追肥,具體的追肥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人工刨坑、深施肥、在趟梨覆蓋,第二種方法是在壟臺進行施肥,再大面積的進行趟土覆蓋,第三中是在壟溝進行追肥。追肥的深度不能超過10.5厘米,施肥后,需要及時的覆蓋和鏟趟,保證土壤的營養(yǎng)供應。在6月下旬,需要加大追肥的力度,在葉期的中晚期、晚熟品種需要進行第二次追肥,第二次肥的占總施肥比例的三分之一。通過施肥要保證土壤中的土質的氮元素足夠的含量,保持土壤有足夠的肥力。
三、病害的防治
要想保證玉米的產量,除了合理科學的追肥外,需要防止玉米的病蟲害,玉米主要有的病蟲害有以下幾種,銹病蟲害、圓斑病蟲害、大斑病蟲害等,這些病蟲害主要是冬天過后存在的病原菌通過空氣氣流和風的作用傳播到玉米的土壤中。通過合理的施肥、田間的管理、整理田間地面以及選用優(yōu)良的玉米品種可以有限的抵抗病蟲害。
1.蟲害的防治。玉米主要的病蟲害多種多樣,比如玉米粘蟲病。玉米蟲害會傷害玉米的植株,甚至會失去開花結果的能力,而且種子的繁殖能力極強,會在短時間內毀壞玉米植株,甚至造成玉米的顆粒無收的狀態(tài)。因此需要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積極的處理病蟲害。
2.肥害的防治。玉米在施肥中,如果過量的施肥都會導致植物生長異常,因此不能過量施肥,需要進行合理的科學的進行化肥的配比,配方若是不合理,會導致腐殖質不能完全腐熟,會導致在雨水的作用下,肥料的融化快。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調整合理的肥料配比,同時施加葉面肥,并及時澆水,降低土壤中的肥料的濃度,減輕肥過量問題。
3.藥害的防治。在玉米植株的生長中,藥用量過度會造成玉米種子的死亡,因此需要避免因為除蟲而過量使用藥物對植物造成的傷害。因此需要掌握合理的配比,適量的施農藥除蟲,不要選擇濃度高的除草、殺蟲的藥物,在發(fā)生藥害后,需要及時的處理,采取積極主動的補救措施。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高玉米的產量,提高種植玉米的效益,所以需要從各個方面對玉米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進行干預,加強玉米生長中的田間管理工作,選用抵抗力強的玉米品種,從耕種開始,進行合理的施肥,運用科學的配方進行施肥,通過有機肥與化肥的結合的方式進行施肥,保證給玉米的營養(yǎng)的供應,在對病蟲害以及藥害的防治上做到合理的使用,科學的使用藥物的用量,不阻礙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長,同時對于病蟲害的治理主要以防為主、治為輔的原則,加強田間的除草、耕翻的工作以及田間地面的清潔等管理。最大程度上的保證玉米的高產,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許麗敏,張廣菊.玉米生長發(fā)育及田間管理技術[J].吉林農業(yè),2018(23):48.
[2]閆迎迎,楊芳,李朋朋.玉米不同生長期的管理技術[J].江西農業(yè),20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