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生
摘 要:母豬的產仔率和成活率一直是養殖場中重要的環節,直接影響著養殖場的經濟效益,如果母豬產仔率和存活率高,那么養殖場的利益就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反之則會導致養殖場效益低下,很可能會出現虧損。因此,提高母豬產仔率和成活率一直是養殖場重點關注的問題,決定著養殖場今后的發展?;诖?,本文就對提高母豬產仔率和成活率的關鍵措施進行分析研究,提出一些個人觀點,希望能為養豬行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母豬;產仔率;成活率;關鍵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豬肉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有效的促進了養豬行業的蓬勃發展。在當前生豬養殖過程中,如何提升母豬的產仔率和成活率一直是養殖場重點關注的問題。母豬產仔率和成活率不僅與母豬自身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還與種豬有著重要的聯系,對此,需要養殖場根據母豬和種豬的生理狀況,采取科學有效的技術措施來提高母豬產仔率和成活率,進而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穩定發展。
一、養豬場的衛生管理工作與疫病防治
要想提高母豬的產仔率和成活率,首先就要加強養殖場的衛生管理工作,減少各種豬疾病的出現。養殖場的豬圈不論是新的還是舊的,都存在著大量的病原體,尤其是在豬圈的排便處和轉角處,由于衛生清理工作的不及時,導致病原體數量增多,這就對豬仔的成活率和母豬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此,養殖場要定時對豬圈進行科學合理的衛生清潔工作。首先,定期進行豬圈消毒,從而有效的防治病原體的滋生和繁殖,并且要對消毒液定期的進行更換,避免病原體對消毒液產生抗藥性。其次,做好防疫工作,豬圈很容易滋生各種病毒和細菌,是產生疫情的主要場所,對豬仔的存活有著極大的影響,這就需要養殖場要定期的進行驅蟲和免疫工作,強化對疾病的監控體系,制定合理的防疫計劃,從而降低疫情的發生幾率,減少母豬由于病毒侵害產生的受胎率低或死胎等情況,這對提高豬仔成活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種豬選擇與飼養管理
1.公豬。當前,各養殖場為了提高母豬產仔率,都對母豬的品種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都在運用自己的能力去探尋高品質的母豬,結果卻對公豬缺乏足夠的關注,導致母豬產仔率效果不盡人意。優良品種的公豬同樣對養殖場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能為母豬提供優良的精子,提高母豬的受孕率和受精卵的數量,從而在源頭上保障母豬的產仔率。
公豬的選擇養殖場可以通過購買或者自家豬仔進行培養,在挑選時,要選擇體型較好和成熟度較高的公豬,并且對種豬定期的進行精液質量的檢查,從而確保母豬的產仔率和豬仔的成活率。同時,對種豬進行飼養時要選擇全價飼料,保證全面補充種豬的營養;在進行種豬配種的階段,要加強對種豬蛋白質的補充,保證種豬的精液質量。養殖場要將種豬單獨放到一個豬圈內進行飼養,為種豬提供足夠的活動范圍,使其每天都能得到鍛煉,提高其身體機能。此外,還要注意種豬的豬圈要遠離母豬的豬圈。
2.母豬。母豬是影響產仔率和成活率的主要因素,養殖場在進行母豬品種選擇時,要挑選繁殖能力強、產仔率高、產仔次數多、使用時間長和抗病能力強的母豬后代。在對后備母豬進行選擇時,還要進行綜合的考慮,注意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能只是簡單的考慮某一方面,從而減少今后母豬產仔時出現的問題。對選定的母豬進行飼養時,前期應以粗飼料為主,在其懷孕后要用細糧進行飼養,使其保持足夠的營養攝取,保障豬仔的成活率。
三、提高母豬產仔率的措施
在母豬發情和配種的時期,要注意做好病毒、豬瘟等疾病的防疫工作,否則會對母豬的產仔率和成活率造成極大的影響。母豬發情和配種時期,要加強對母豬的管理,及時進行相應的防疫措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早產、流產和弱仔的情況,提前做好相應的預案和防護措施,增加母豬配種的成功率。
同時,高溫對母豬的產仔有著極大的影響,出現死胎的情況就與溫度有著直接的關系。高溫對母豬配種后15d時影響最大,經調查發現,如果豬圈的溫度達到35℃時,產仔數一般為9.14頭;配種后15d~30d內溫度達到35℃時,產仔數為11.7頭;如果豬圈的溫度能控制在22℃左右時,那么產仔數能12頭,由此可見溫度對母豬產仔率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溫度過高就會造成母豬體溫升高,那么子宮的溫度也隨之升高,這樣就不利于受精卵的發育,導致出現胚胎死亡的情況,影響了產仔率。因此,養殖場要注意對豬圈進行降溫措施,是豬圈內的溫度不超過22℃,從而確保母豬的產仔數??梢韵蜇i圈內噴灑冷水、開風扇等,并保持母豬擁有充足的、干凈的飲水,同時還可以適當的降低母豬豬圈的密度。
四、母豬的生產期照理
1.懷孕后的營養需求。對處于懷孕期的母豬飼養時要用全價飼料,讓母豬進行自由的進食,從而確保母豬攝取足夠的營養保證母乳量和豬仔的需求。在母豬進入哺乳后期時,要逐步的限制母豬的進食,通過對飼料的控制使母豬的奶水逐漸的減少,從而順利的為豬仔進行斷奶,為母豬進入下一個發情期做準備。
2.臨產前的管理。要加強母豬在圍產期和產后期這段時間內的管理工作,這對母豬產仔率和成活率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此時期內,養殖場要派專業的飼養員對母豬進行優質的護理。在母豬生產前對母豬的產床和乳頭進行清理工作,降低母豬的應激反應,避免出現母豬產道和子宮感染的情況,從而確保新生豬仔的體質。
3.母豬的產后護理。母豬在產仔時,其生殖器官會發生變化,此時母豬的抵抗力明顯下降,因此,要對產后的母豬進行專業化的護理,幫助母豬及早的恢復,更快的投入到下一次生產中。母豬在進行自然分娩時,會消耗大量的體力并且身體內部的液體會出現很大的流失,產后出現口渴的現象,這就需要接生員在母豬生產后,及時的給母豬提供1%的生理鹽水,不足生產中流失的液體,幫助母豬能短時間內恢復體力,為哺乳豬仔做好準備。
五、哺乳期的母豬以及豬仔的飼養與管理
豬仔剛出生時,要及時的讓其吃上初乳,因為此時的豬仔體內缺乏抗體,免疫功能還都不能有效的發揮作用,很容易受到外界病毒、細菌的侵害,而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蛋白,能為豬仔提供對病毒、細菌的免疫能力,從而確保豬仔的健康和成活率。同時,要做好產后母豬和新生豬仔生活環境的衛生工作,及時對廢棄物、排泄物進行清理,確保豬圈的衛生,防治滋生病毒和細菌。同時,要對母豬的乳頭進行清潔工作,確保豬仔飲食的衛生和安全。對于保溫箱中的豬仔,要隨著豬仔不斷的成長降低保溫箱的溫度,使豬仔能逐漸的適應外界的溫度,防止出現應激反應。
六、結語
總之,為了滿足人們對豬肉的需求,更好的促進養豬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養殖場要加強管理力度,對母豬的選種、飼養和護理等環節進行精細化、規范化操作,從而提高母豬產仔率和成活率,實現自身經濟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徐根松.母豬產仔率與成活率綜合提高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15):222-223.
[2] 王中明.提高母豬產仔率與成活率綜合技術要點[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17(09):36.
[3] 鄒學剛,李艾瓊.提高母豬產仔率、成活率的關鍵措施[J].北方牧業,201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