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樹松
摘 要: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從以往的吃飽穿暖轉變成了吃好吃精。物質需求越來越高,對食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應運而生,成為了當代養殖業的主流技術。它不僅避免了環境污染,同時提供更加優良的飼養環境,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使豬肉更加健康營養。本文將闡述豬的養殖要點以及養殖技術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生態養殖;豬;飼養環境
豬肉銷量日益增高,豬肉質量更需進一步加強。改善豬肉質量要從養殖方面入手,選擇優質品種,改善養殖環境,結合現代化養殖模式等養殖技術能提高豬肉質量,進而滿足消費需求。下面將對這幾點進一步闡述。
一、優質品種選育和飼養
1.品種選育
豬的品種決定了豬的生長速度以及豬肉品質。南北地區的氣候差異對豬的生長環境具有主要影響,對豬肉的需求具有不同的層次,所以南北地區需要選擇不同的品種進行養殖。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適合的品種可以極大地減少患病率致死率,增加生長速度和瘦肉率。還可以進行雜交技術改良,培育出抗病和瘦肉率高的品種,來滿足飼養需求。
2.飼養
不同年齡段的豬的飼養方式不同。仔豬要定時定量,精確混合飼料的比例,逐日增加,2-4個月后更換成少喂勤添的方式[ ]。成豬每日喂食次數大約是四次,一直兩個月后可減至三次。選購飼料要盡量選用有機飼料,同時合理添加維生素,此種方式喂養可使生豬更健康,豬肉更加鮮美,營養,合理改善飼料也有利于增加產值。飼養過程中也要注意疫病的防治工作,為了避免疫病傳播造成財產損失,應注意觀察豬的生長狀態,發現異常及時向相關人員聯系,盡快采取措施,隔離患病生豬,對癥治療,防止疫情擴大,并對豬舍進行全面消毒,對未患病生豬加強監控。也可以合理使用疫苗來提高豬的抵抗力,防患于未然,減少疫病的發生。
二、改善養殖環境
傳統養殖業采用圈養的方式來飼養生豬,此種方式不僅對環境造成污染,對生豬的成長也十分不利。最好對生豬采取散養模式,選擇草地山坡等環境適宜的地方。這種方式增加了生豬的生存空間,解除了進食的限制,使豬能跟隨環境自然生長,與自然建立密切關系,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也具有積極意義。
對于圈養的生豬,需要嚴格監控豬舍的環境,保證豬舍的溫度、濕度、清潔度都在最佳狀態,才有利于豬的生長??砂惭b自動檢測設備,對豬舍的環境進行全方位的監控,采集數據,分析比較,及時發現異常并改善環境,使豬在最適宜的條件下生長。對于豬圈也要提高要求,豬圈中使用的材料必須安全,選擇具有良好滲透性和吸水性的材料來鋪設豬圈的地面,防止尿液和糞便對環境造成影響。建立良好的通風設施,在一定范圍內控制環境濕度。要合理安排喂養數量,控制飼養比例,給予良好的空間,避免養殖密度過大。定期打掃衛生,清潔消毒,防止細菌對環境的破壞,減少疫病的發生[ ]。
三、現代化養殖技術
1.信息化養殖
運用遠程程序養殖,對豬進行遠程監控,建立大型數據體系,通過豬的生活習性建立養殖體系,結合數據庫的資料展開研究分析,從而掌握豬的生長狀態和生長條件,找出飼養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進行合理化的改進。運用此種模式可以使養殖戶更加清楚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能夠盡快的處理發現的問題,確保養殖過程的完善。
2.發酵床養殖
發酵床養殖技術已經成為現代優秀成熟的養殖技術,是一項零排放的環保技術,能夠在不污染環境的條件下達到養殖目的,實現了養殖和環境共同發展的可持續生產。發酵床可以利用功能菌群的生長繁殖來分解糞尿。以鋸末稻殼等富含纖維素的碳水化合物作為墊料的主要材料,為菌體提供能量,使菌體生長過程中能持續進行糞尿分解。墊料厚度在60到80公分左右。發酵床的適宜溫度在30到40度之間,濕度保持在25%到40%,菌群的適宜PH值在7.5左右,控制良好的生長環境才能最大限度的進行分解,保證生產需求。豬排泄出來的糞尿在發酵床中會被菌群迅速分解形成有機肥料,產出的肥料可以應用到農作物的種植當中,不僅解決了環境的污染問題,解決糞便排放,促進農作物生長,還能補充有益菌,為豬提供更加良好的生長環境,降低豬的發病幾率,提高豬肉品質。
3.林下養殖技術
將豬圈與林地結合起來進行養殖。林地中的植被可以減少環境的污染,凈化空氣,在散養豬的同時也將空間進行最大程度的利用。豬產生的排泄物也能作為林地的肥料,達到以牧促林的目的。林地的選擇必須保證通風良好,陽光充足,溫濕適宜的地方,林中植物不能對豬產生毒副作用,林地附近不能有污染物排放的工廠等,尤其是水源,必須保證沒有污染。將選好的林地用柵欄圍起來,選擇大小適宜的豬進行養殖,若所選過大,則豬對原有環境產生依賴,不能適應林地的環境,轉換環境容易導致疫病的發生。若所選過小,免疫力低下,對環境的抵抗力不足,也容易引起疫病的發生。所以合理的選擇對飼養至關重要。在進行林地養殖時也要注意位置的更換,不能長期選擇固定地點,不同的生長時期也要更換不同的飼料。
4.種養結合
讓豬的飼養與農作物的種植形成食物鏈,豬的糞便作為肥料供給農作物的生長,農作物使用有機肥料也能夠減少農藥的使用,降低農藥污染和購買農藥的成本。產出的農作物也可作為飼料供給養豬需求,提高豬肉品質。種養結合的方式一方面使農作物提高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解決了糞便污染的難題,更加使生產力得到提升,養殖與種植共同發展,合理配置、循環利用資源,確保生態化發展。
四、結語
生態養殖使當下發展的主要趨勢,實現生態化養殖,既提高了養殖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又保護了環境不受到破壞,形成優良的養殖環境,促使養殖戶積極參與生產,推動可持續發展,資源整合,使我國養殖業邁上了新臺階。
參考文獻:
[1]劉玉霞.斷奶仔豬的飼養管理及改進措施[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32(4):77.
[2]郭金玲.淺析生態豬養殖發展趨勢[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5,(8):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