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斌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內環境問題日益凸顯,楊樹作為主要的造林樹種,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國的環境質量,取得良好的生態效益。楊樹具有生命力強、生長速度快、成長周期短等優勢,在我國社會各地都對楊樹進行了種植,但是在種植過程中,楊樹經常受到病蟲害的侵蝕,從而影響其生長質量與樹木的存活率。基于此,本文首先對楊樹造林技術進行分析,然后對具體的病蟲害防治方法進行探討,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楊樹;造林技術;病蟲害;防治方法
楊樹是一種落葉喬木,具有重要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現階段我國主要將楊樹用作生態防護林、工業用材林、農林防護林等,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對周圍居住的環境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楊樹具有凈化空氣污染、調節氣候、環境美化、降低噪音等作用,因此對楊樹造林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進行探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楊樹造林技術分析
1.林地選擇與處理。在造林之前,需要進行林地的選址以及整地工作,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對土壤質地、地勢坡度、土層厚度等因素進行綜合的分析,通常情況下,在選擇種植地時,土質需要具有透氣性、排水性,并且地塊的坡度不宜過大,例如,可以選擇在廢棄的耕地、地勢平坦的沙壤土等區域進行種植。在選址之后,就需要選擇科學的整地方式,在整地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將土壤深翻30厘米左右,加強土壤的通透性以及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楊樹的存活率,確保其健康生長。
2.苗木選擇與處理。苗木的選擇質量直接影響其后期的生長情況,在對苗木進行選擇時,我國提倡選擇兩年生的苗木,確保直徑在3厘米,該苗木具有一定的優良性,在后期的生長過程中,不易感染病蟲害。在對苗木進行處理時,主要分為起苗、運輸、修剪三大環節,在起苗階段需要確保根系的完整性,并且要澆足水,使得根系可以充分的吸收水分。在運輸階段,要使選擇的運輸路線具有最短的運輸時間與距離,為了避免苗木在運輸的過程中,出現失水過多的現象,需要對其采用相應的保濕操作。在苗木的種植之前,需要對苗木進行修剪,具體可以在中心枝一年生的部分以及側枝一年生的部分進行截留。
3.科學的栽植。在對苗木進行栽植時,需要對栽植穴的深度、大小進行綜合的分析,在檢查合格之后,才可以對其進行直接的栽植,在栽植時,需要選擇適宜的株距與行距,并且在種植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施肥管理,施肥主要以農家肥、土雜肥為主,在施肥結束后,在肥料上覆蓋一定厚度的土壤,然后再對樹苗進行放置,通常情況下碎土的厚度在10cm左右即可,這種施肥方式可以避免樹苗直接對肥料進行接觸,在土壤覆蓋到一多半時,可以將土壤用土踏實,之后再次對土壤進行覆蓋,在土壤覆蓋結束后,需要澆足水量,為了避免苗木被風刮倒,應該對苗木進行固定與支撐,并且在樹干以下的1米處,需要進行刷白處理,以免受到有害生物的侵襲。
4.合理的選擇楊樹造林方法。現階段我國楊樹造林方法具有多樣性,但是常用的造林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常規造林,在常規造林中,需要確保苗木、穴、行距的規格要大,并且栽種時,盡量對其進行深載,通常情況下,深度在70厘米到80厘米之間。二是插條造林,插條造林的優勢是具有較高的成活率,且可以節省苗木的數量,通常情況可以將該造林方法應用在苗木稀缺、氣候干旱、土壤溫度高等地區,在插條造林中,苗木為1-2年生,深度在60厘米左右,具體應該依據當地的地質環境進行確定。三是可以采用平茬造林的方法,該造林方法主要就是在楊樹的根系、莖下部分進行及時的平茬,在平茬時,需要掌握正確的平茬時機,以免影響苗木的存活率。
二、楊樹病蟲害防治技術
楊樹主要存在的病蟲害有銹病、苗木黃化病、黑斑病、天牛、紅蜘蛛等,在對這些病蟲害進行防治時,首先需要對病蟲害的部位進行確定,現階段我國可以利用監測技術中GPS定位,對樹木的指定區域進行掃描,在掃描結束后,系統內部會自動生成數據,并將數據向客戶終端進行傳送,工作人員在分析數據之后,就會明確病蟲害的危害部位以及危害特點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防治,具體防治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物理機械防治法。首先針對于楊樹中存在的天牛、紅蜘蛛這一類病害可以采用人工防治法,在害蟲越冬、產卵、化蛹等時間段,采用卵塊采集、剪除蟲枝、震落等方法消除蟲源,并將剪除的卵液、蟲枝等進行及時的燒毀,為了避免蟲害會危害一些幼齡林,在對這一病蟲害進行防治時,可以將幼林提早密閉,將病蟲害的危害降到最低。其次,可以利用誘殺技術來消滅楊樹中存在的害蟲,除此之外,可以采用燈光誘殺與毒餌誘殺,主要是利用趨光性、生活習性等來消滅害蟲。
2.生物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主要是利用害蟲天敵對害蟲進行防治,該技術不會對我國的環境產生污染,因此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工作人員可以利用園林中的樹木條件,對害蟲的天敵進行繁殖,例如,在林中的樹木中設置一些鳥巢,并撒上一些餌食,為害蟲的天敵提供棲息地。
3.農藥防治技術。農藥防治具有極佳的防治效果,但是農藥的防治會對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所以在防治的過程中,需要注重農藥種類與農藥劑量的選擇。例如,在防治銹病時,可以采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0倍噴霧、65%代森鋅500倍液等進行防治,防治黑斑病時,可以采用65%可濕性代森鋅、福美鐵250倍液;25%多菌靈200倍液等進行防治。
三、結語
綜上所述,楊樹造林技術與病蟲害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復雜性,相關的種植人員應該引起重視,首先需要從林地選擇與處理、苗木選擇與處理、科學的栽植、合理的選擇楊樹造林方法等方面對楊樹造林技術進行分析,然后采取物理機械防治法、生物防治技術、農藥防治技術對楊樹病蟲害防治策略進行探討,進而為我國生態文明社會的構建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肖光萍,李灝.淺談楊樹造林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J].農家科技(上旬刊),2017(12):218.
[2]張玲.試論楊樹造林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J].新農村(黑龍江),2017(6):103.
[3]梁亞森.小議楊樹造林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J].農民致富之友,2017(1).
[4]龍玲玲,裴曉平,劉紅謎.楊樹造林方法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20):7149-7150.
[5]王志明.淺議楊樹造林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方法[J].科技與企業,2015(2):2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