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嚴坪林場現有森林資源的結構特點和分布規律性以及活立木蓄積量等因子的綜合分析,總結出近20年周期內,該場森林經營的主要模式與地塊。
關鍵詞:嚴坪林場;森林撫育;研究
一、研究區概況
嚴坪林場位于徽縣嘉陵、虞關、大河、栗川鄉(鎮)境內,下設嘉陵、虞關、大河、孟灘、楞骨梁5個管護站,聶家灣、黑溝、白崖、栗川4個管護點。場部設有辦公室、計財科、資源與林政管理科、造林科、產業科5個科室。40多年來管理機構不斷完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按照各個時期國家林業建設的重點,對森林進行了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相結合的管理模式,林場現行管理機構基本上符合森林經營要求??側丝?.4萬人。林緣區群眾眾多、居住集中。農民人均純收入1800元,與省內其它地區相比,人均純收入仍處于較低水平。深林區農民尚未從根本上擺脫貧困,經濟文化相對落后,“靠山吃山”思想較為嚴重,林區內道路等級低,交通條件相對較差,制約了林業生產和社區經濟的發展。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天保工程的實施,林區群眾的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觀念不斷的轉變,但眾多的社區群眾與較落后的社區經濟,為天然林資源保護與生態公益林的建設提供了相對充足的勞動力的同時,也為森林資源管護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本場范圍內的徽縣嘉陵、虞關、大河、栗川四個鄉(鎮)鏡內,共有人口2.4萬人,耕地(林區內農地)14232.2公頃,以農業為主,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油菜、洋芋、黃豆等;副業以種植木耳、采集中藥材、割竹子、剝栓皮、生漆、采礦、運礦石、林副產品加工業為主。林副產品主要有核桃、茅栗子。人均糧食年產量約1000斤,人均產值1800元。地方勞動力充足,勞務潛力較大。
二、綜合分析
1.林組與起源
嚴坪林場林分總面積49541.8hm2,其林組結構分別為:
幼齡林面積32291.4hm2,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65.18%。其中天然林面積28779.7hm2,占天然林總面積的64.47%,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58.09%;人工林3511.7hm2,占人工林總面積的71.67%,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7.09%。
中齡林面積7211.5hm2,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14.56%。其中天然林面積6875.5hm2,占天然林總面積的15.40%,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13.88%;人工林336.0hm2,占人工林總面積的6.86%,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0.68%。
近熟林面積8330.1hm2,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16.81%。其中天然林面積7456.0hm2,占天然林總面積的16.70%,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15.05%;人工林874.1hm2,占人工林總面積的17.84%,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1.76%。
成熟林面積1661.6hm2,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3.35%。其中天然林面積1493.2hm2,占天然林總面積的3.34%,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3.01%;人工林168.4hm2,占人工林總面積的3.44%,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0.34%。
過熟林面積47.2hm2,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0.10%。其中天然林面積37.5hm2,占天然林總面積的0.08%,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0.08%;人工林9.7hm2,占人工林總面積的0.20%,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0.20%。
2.林組與優勢樹種
全場林分各林組占林分相應林組面積分別為幼齡林64.82%、中齡林14.92%、近熟林16.81%、成過熟林3.45%。其中灌木林全為幼齡林,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51.95%;針闊混交林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20.84%,各林組占林分相應林組面積分別為幼齡林4.35%、中齡林4.69%、近熟林10.44%、成過熟林1.36%;針闊混交林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20.84%,各林組占林分相應林組面積分別為幼齡林4.35%、中齡林4.69%、近熟林10.44%、成過熟林1.36%;櫟類林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12.25%,各林組占林分相應林組面積分別為幼齡林3.01%、中齡林6.11%、近熟林3.11%、成過熟林0.03%;華山松林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5.85%,各林組占林分相應林組面積分別為幼齡林0.54%、中齡林2.65%、近熟林2.09%、成過熟林0.57%;日本落葉松林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2.42%,各林組占林分相應林組面積分別為幼齡林2.00%、中齡林0.42%;油松林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1.48%,各林組占林分相應林組面積分別為幼齡林1.03%、中齡林0.34%、近熟林0.01%、成過熟林0.09%;闊葉混交林占全場林分總面積的1.29%,各林組占林分相應林組面積分別為幼齡林0.13%、中齡林0.56%、近熟林0.48%、成過熟林0.12%。其它林分類型分別占全場林分總面積均不足百分之一。
三、結語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森林撫育規程》GB/T 15781—2015》規定,適合森林撫育措施的地塊符合以下特點:一是林組分布幼齡林比重大,中近成過熟林比重小,較適宜森林撫育階段林分結構要求,后備資源較為豐富。二是林組從起源、優勢樹種分布情況看,適合森林撫育階段要求的林分主要為天然林、混交林。
作者簡介:張小虎(1979—)男,林業工程師,小隴山林業實驗局嚴坪林場工作,主要從事生態公益林建設與森林資源管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