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華
摘 要:在自然界中,森林是最為重要的一種保護環境資源,即對穩定自然結構、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對氣候、水土、人類生產生活也可構成些許的影響。可持續發展觀作為一種科學的發展理念,強調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注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利用。在此大背景下,務必將此理念落實到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中,推動實現資源的持續利用,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下;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
長期以來,工業化建設嚴重阻礙到了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不少地區的人們都在過度開采森林資源,追求其高額的經濟效益,對自然和生態環境構成了不堪的影響,導致水土流失、沙漠化等自然災難連年頻發。新時期下,我國政府將生態建設納入國家發展規劃中,強調要逐步加大對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推動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立足于當前我國森林保護和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探尋針對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新方法對策。
一、森林資源管理與保護現狀分析
1.保護意識淡薄,管理難以開展。
近兩年來,國家政府加大了對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投入,頒布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條文應用于此。但在實際社會生活中不僅有著多半的人員缺乏生態保護意識,經營時光注重眼前利益,有時林農還會私自改變林業資源用途的現象,破壞了對珍貴樹種的保護,市場形態雜亂無章。而且,各級政府對相關文件執行力度不夠,沒有充分認識到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重要性,且其投入資金有限,無法滿足林農們實際價值需要,林農們缺乏意識進行生態公益林的建設。
2.管理制度陳舊,無法參照實施。
森林資源的管理需要多個單位部門的協調配合,往往一項待審批文件需要層層申報,管理流程十分繁瑣化。具體體現在:木材生產計劃管理流程復雜。在林農提交申請后,需要經過從鄉村到林業站再至地方林業局的一輪輪審核,甚至需要等待國家林業局的最終審核。待決策后又逐級向下傳達,管理效率的低下造成不少林農開始非法采伐,將采伐木材用于貸款資金抵押,導致林業部門管理時會遭到多方不可控因素的影響,造成現場監管力度不到位。
3.安全防范滯后,埋下不良隱患。
隨著國家集體林權制改革的推進,林場開始轉變為由林農自主經營,來來回回在林場活動的人員數增加了很多,埋下了森林火災的隱患,增加了有害生物的入侵渠道。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和森林病蟲害,僅靠一家一戶難以撲救和防治。林農個體在日常管理中,由于意識上的淡薄加之沒有科學合理的方法,沒有形成團隊意識,缺少配合,三方工作難以落實且實際效果較差,加劇了林業站進行區域管理的壓力。
二、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保護與管理森林資源
1.立足實情,完善機制
保護和管理森林資源在現代法治社會中離不開有效的法律法規體系的維護,區域政府要立足于當地的實際情況,對相應的行業標準規范監督等做出更為合理有效的調整改進,使其能與實際狀況相適應與協調。如:南方廣東當地臨海,可規劃建設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生境、紅樹林以及濕地等典型生態系統保護區,構建整體的綠色通道網絡。區域管理的開展要謹遵其原則,所有計劃必須經過縣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批準才可按任務書執行。針對商品林的采伐,要將原有的限額制逐步過渡到登記備案制,工作人員要仔細檢查督管,確保其表格上采伐地點與面積都準確無誤,按規定周期給予林農合理的反饋,促進市場營銷模式的形成。
2.產權界定,攜手管理
要想提高林農造林的積極主動性,務必要理順產權關系。由于大部分地區存在林業產權主體模糊,權屬時常多變,監管難以開展。林地流轉應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要考慮到群眾主體的意愿,一方面,當地要加大扶持力度,將每年國家下批的資金額度落到實處。另一方面,政府等林業部門應鼓勵各種社會主體依法以承包、租賃或拍賣、劃撥等形式拓寬融資渠道。要求相關部門要依照國家法律規定,進一步規范流轉程序,始終堅持公平的原則開展評估工作,保障各方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良好的風氣秩序。
3.擴大宣傳,提高意識
社會各界的政府與媒體、教育等部門,要一同聯合起來加大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擴大宣傳范圍與力度,有效的帶動林農們增強森林資源的保護意識。尤其是當地的林業局、電視臺媒體等,其宣傳內容要有指向性,可宣傳一些在當地的環境與天氣情況下有利于成長的樹木與其相應的養護措施。如廣東當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表現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濕潤,適宜種樟樹、茶樹、橘樹等常綠闊葉林。地方林業部分要積極號召與組織,廣大林農參與技能知識的培訓學習中,一同學習與樹木種植相關的技術知識,掌握科學合理的種植培養方法,致力于攜手打造綠色生態城。
4.整合資源,聯動效益
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我國大中小地區已不斷地發展與成熟起來。其實,當地政府可聯合社會各界人士,不斷完善生態公益林補償制度,積極探索多元化的公益林補償途徑,可參照森林生態服務類型及受益主體的特征,合理的給予林農一定的資金補償。在具體實施時,要結合各地區的林場建設與管理事情,進行試點分批實行,形成聯動效益。由老字號企業帶頭出面,政府可向其規劃與授權定向投資培育工業原料林,由企業派專人自主實行管理與督查工作,多形式化的打造陽光的城市面貌。
5.加強管理,三防維護
林業管理部門應加大三防工作力度,切實監督保障區域林場的安全性。為此,要專門抽調一批管理人員,組建三防工作專項管理團隊,積極引進先進化的技術手段與設備,提高工作效率,實時對林區進行監護。而且在日常中,管理人員要與林農們多走動,相互溝通其維護管理情況與交流經驗,邀請林農參與安全教育培訓,攜手推動區域新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森林資源好比是“地球之肺”,其對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倡導全面參與,一同攜手維護與管理,促進森林資源豐富性和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殿付. 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J]. 農業與技術, 2017, 37(13):68-69.
[2]梁靜. 可持續發展下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J]. 現代園藝, 2015(4):138-138.
[3]龍小勇, 魏高省. 論述可持續發展要求下的森林資源保護和管理策略[J]. 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3(17):262-262.
[4]謝軍安, 劉陽. 可持續發展下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J]. 河北地質大學學報, 2011, 34(3):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