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洲平 張鐵錚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構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隊伍作為今后長期一段時間“三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解決農業經營出現的各類問題,提高農業生產率的重要舉措。本文通過對承德市圍場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調研摸底,對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歸納總結,并就如何發揮各級農廣校作用,從教育培訓角度入手,進一步提升新型經營主體綜合素質,加快完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一、研究背景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十九大報告指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力度,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是解決農業經營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重要手段。
二、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存在的主要問題
十八大以來,中央就對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了各類新型經營主體不斷蓬勃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還面臨比較大的制約和困難,仍然處于成長的階段,無論自身的能力還是素質,還不夠成熟,很多方面都還需要加強。本文通過對承德市圍場縣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經過歸納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問題。
1.發展資金緊缺
通過調查,70%以上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認為制約其擴大生產規模的因素為資金缺乏。資金緊缺是制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瓶頸。受農業生產的季節性限制因素影響,短期內投入資金大,購買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的同時還要繳納土地承租費、雇傭勞動力費用等。另一方面,銀行貸款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資產不足,大部分屬于小微規模,實力有限,缺少必要的資產抵押,存在銀行融資困難等問題。
2.規模經營土地流轉困難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迅速,成為土地流轉的骨干力量,面對農戶承包地極其細碎的現狀,要實現土地規模經營,最大的困難就是租到成方成片的耕地,并確保租期較長、相對穩定。但由于農村土地產權模糊和農民的惜地意識,許多農戶不愿長期出租土地,致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難以穩定地保持足夠的土地經營規模。目前,土地流轉信息市場體系尚未建立、完善起來,供需雙方信息有效對接機制缺失。
3.農產品加工轉化率較低
近年來,圍場縣持續壯大馬鈴薯、蔬菜兩大主導產業+林果業、畜牧業、中藥材三個優勢產業,逐步形成了2+3產業發展體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隨之增加,但大部分停留在初步的種、養殖階段。在該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中,涉及蔬菜加工的企業有2家,涉及牛肉產品加工1家,涉及林果加工1家,沒有將畜牧、蔬菜、林果產業的深加工優勢凸顯出來。
4.綜合素質不高,人才缺乏
懂經營管理、市場拓展的新型職業農民較少,且工作條件較為艱苦、待遇較低,很難留住高素質人才。
三、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總體思路
1.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必須以促進優勢特色農業主導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為出發點。根據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需要,及時調整農業人才結構,并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來優化人才結構。
2.以提升綜合素質、專業技能、經營管理能力為重點。在課程設置、授課內容、因人施教上更有針對性、靈活性和區別性,在滿足培訓對象需求的同時,引導培育對象產生新的需求,增強培訓內容的系統性。
3.必須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為著力點。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是一個重在為現代農業發展培育新的主體力量,立足現在、著眼長遠的長期系統工程,是各級政府特別是農業部門義不容辭的職責。
4.以改革創新為切入點。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隊伍建設規律和人才需求出發,出臺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創新創業的政策,推動農業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形成創新驅動的良好局面。
5.以服務人才成長為落腳點。要強化服務農業農村人才的理念,為人才成長與發揮作用搭建平臺,提供支撐。改進人才服務方式,不斷營造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良好氛圍。
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主要舉措
1.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升教育培訓能力和質量。一是圍繞教育培訓需要優化師資結構,突出實戰型和層次性,大穩定小調整,達到數量充足,結構合理;二是以園區為重點,建立完善實踐教學和示范基地水平;三是加強教育培訓課件研究制作,提高質量,實現全市同類產業師資隊伍、實踐教學基地和課件等優質教育培訓資源共享。
2.探索建立智慧農民區域性云平臺,方便農民素質提升。以市校為龍頭,建立集職業技能科技講堂、優質課件、典型案例、技術問答、圖書資料等于一體的遠程網絡教育平臺,達到農民想學什么,平臺有什么目標。
3.加強教育培訓過程督導,確保培訓環節質量。發揮農廣校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實施主體作用,協調調度各縣分校按計劃推進教育培訓進度,分環節督導實施質量,強化過程控制,確保培訓環節不走過程。
4.積極配合政府及主管部門,落實推進三位一體制度體系。認真開展資格認定、跟蹤服務、扶持政策落實情況調查,為黨委政府當好參謀,為主管部門當好助手。
五、結語
培養新型農業人才,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需要結合各地農業產業發展實際,制定工作舉措,完善制度建設,創新工作機制,進而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壯大和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撐。
參考文獻:
[1]關于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思考,李廣興、王國慶.農業科學研究.2016(03).
[2]論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王征兵,理論探索,2016(01).
[3]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問題及對策,侯麗娟,機電教育創新,2017(12).
[4]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研究, 譚曉峰. 農業經濟. 2014(01).
[5]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含義及其構建,趙海. 農村工作通訊. 2013(06).
[6]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沈玉萍,現代農業科技,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