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大豐林場的實際情況,在分析了大豐林場建設實際現狀的基礎上,就大豐林場建立標準化中山杉擴繁基地的規劃以及實施技術進行了研究,以更好地促進大豐林場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關鍵詞:林場;標準化;綠化;中山杉;擴繁基地;技術
一、目的意義
鹽城市大豐林場位于江蘇東部沿海灘涂地區,是建國初期創建的國有林場,經營管轄面積3.7萬畝。建場初期土壤含鹽量高(PH8以上,含鹽量0.6%—0.8%),大多為不宜農作的重鹽堿地,50多年來,在省、市各級政府的重視與支持下,基本上能夠農作,一般稍耐鹽堿的農林作物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能夠達到林茂糧豐。2006年引進了南京中山植物園選育的中山杉118、136(Taxodium“zhanshansha118、136”)等耐鹽堿新品種,進行示范試驗造林,具有較好的景觀效果,這為江蘇乃至其他省、市地處沿海灘涂的林場起了示范作用。
二、總體規劃
1.營建以中山杉為主的速生、耐濕、耐鹽堿樹(品)種采穗圃10畝。
2.營建2000平方米自控噴霧塑料大棚(棚內設置磚砌扦插池)。
3.繁殖以中山杉為主的生根小苗200萬株。
三、營建中山杉(品)種采條圃
1.原則:選擇在本場生長表現較好的樹(品)種--中山杉118,優先營建采穗圃或通過嫁接建立種子園。
2.種類:中山杉118、136、146、46、24、149、302等。
3.規模(畝):根據年計劃產苗量、產條量(每畝株數X單株產條量X面積)、扦插生根率而定。以中山杉118品種為例進行列表測算采穗圃面積畝。
4.立地條件:排灌條件好、交通方便、含鹽量、PH值低,肥力高的地塊。
5.栽植管理:利用已基本造型的采條母株帶土移植,株行距0.8米X1米。移植前栽植穴先施足基肥(有機肥)。
四、建設扦插繁殖圃
1.圃址選擇條件。扦插圃應選擇土壤含鹽量、PH值低,避風向陽,水(淡水噴霧)、電供應和管理方便的地方為最理想,我場選址在場部邊圩東一排,占地20畝。
2.圃地規模及扦插床(池)設計與構筑。扦插繁殖圃的規模大小,應根據每年生產扦插生根小苗的計劃任務和插條生根率而定。
3.塑料大棚與噴霧裝置的設計與構筑。(1)塑料大棚的設計與構筑。力爭按照工廠化、自動化模式的塑料大棚設計與構筑,如時間和資金客觀條件不許可,必須完成臨時性的拱式塑料大棚進行扦插育苗。(2)噴霧裝置的設計與構筑。采用上噴式噴霧裝置的設計與構筑固定或移動或者下(地)噴式噴霧裝置設計與構筑。
4.扦插基質的選擇。大豐林場地處沿海灘涂,土壤含有一定的鹽堿,除了喜鹽堿的樹(品)種外,大部分樹(品)種在鹽堿土壤上扦插,均不利于插穗的愈合生根,因此必須選擇利于插穗愈合生根的其它扦插基質(插壤)。蛭石、珍珠巖、泥炭土,因疏松質地輕,又吸水保濕性好,目前在工廠化扦插育苗中較常用的扦插基質,我場選擇泥土、泥炭土和蛭石作為扦插基質,比例為2:6:2。
五、中山杉的扦插育苗
1.扦插適宜時間(6月中旬—7上旬)
一般根據枝條木質化的程度來確定扦插適宜時間。當枝條達到半木質化時即可采條進行扦插。枝條偏嫩,插穗扦插后容易腐爛或易失水干枯死亡,枝條偏老,插穗扦插后生根時間長或不容易發根,甚至只長大愈合組織而很遲生根或不生根,最后因枝條內養分耗盡還是干枯死亡。枝條偏嫩或偏老都會降低扦插生根率。所以掌握好大部分枝條達到半木質化的時間十分重要。
2.枝條采剪技術。從采條母樹上采剪半木質化的枝條越多越好,但不能‘殺雞取卵,要考慮到采條母樹上枝條的分布狀況和以利擴大采條面積與優質枝條產量等要求,該采剪的枝條就采剪,不該采剪的枝條就留在著。
夏、秋嫩枝扦插季節,通常陽光強、氣溫高,因此要從母樹上采剪枝條時應選擇陰雨天或空氣濕度較大的早晨進行。采剪下來的枝條應及時運送到剪截插穗的無風陰涼的地方,及時剪截制穗。當天采剪的枝條,當天制穗,當天插完。
3.插穗剪截技術。利用鋒利的修枝剪剪截插穗。插穗長度一般10—12厘米。插穗基部剪截成馬蹄形,頂部離著生脫落性小枝0.5厘米處剪截成圓形。每根插穗上部留3—4個脫落性小枝,中、下部脫落性小枝均剪除或摘除。然后整理捆扎成把,便于進行生根激素處理。
4.激素處理技術。為促進插穗早生根、多生根、提高生根率,扦插前采用萘乙酸、吲哚丁酸等生根激素的水溶液處理插穗基部2—3厘米的枝段。通常以高濃度(500—1000PPM)快處理(5—10秒)的方法,進行邊處理邊扦插。
5.扦插方法。扦插時,如遇陰天最為理想,晴天氣溫高應在下午4時后進行為宜。株行距一般為4.5厘米X5.5厘米。扦插前,應先將來扦插池中的基質整平、噴水濕潤后進行扦插。插入深度為插穗長度的1/3—2/5。插完一個扦插池后立即噴水保濕。
6.插后管理。插后管理大致分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兩個時間段。前期管理是指插穗扦插后到大部分插穗基部剪截切口愈合這一段時間,為期30—40天。前期管理應以水分管理為主,溫度、光照管理為副。大部分插穗基部切口愈合并開始生根到插穗生根盛期為管理后期,該期為時15—20天。管理后期應以溫度、光照管理為主,水分管理為副。
7.中山杉秋插育苗。扦插時間:8月下旬—9月上旬:采條扦插的技術要求與方法,基本上與夏插育苗相同。
六、扦插生根小苗移植地的區劃與整地施肥
移栽時間:10月下旬—翌年3月。
1.小苗移植地選擇。扦插生根小苗一般根系細弱,因此移植生根小苗的地應選擇土壤含鹽量低、PH值不高(小于8.0)的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質壤土為理想。
2.移植地規模。根據每年的生根苗的產量和移植密度而定。移植密度又根據出圃年齡來確定。扦插生根小苗在集約管理下,移植當年苗高可達1米左右,計劃1年生苗出圃再移植大田培育大苗或造林,小苗移植密度以行距35厘米,株距25厘米為宜。
3.整地施肥。結合整地適度施入腐熟的有機肥,然后構筑移植床。苗床寬度沙質土可以寬床為宜,一般床寬1.8米—2.0米。翌春移苗時苗床上先覆蓋黑色塑料地膜,可增溫、保濕、防止返鹽和生草爭肥,促進幼苗生長。
七、采條母樹的整形修剪和冬季施肥
1.采條母樹的整形修剪。方法同前。
2.采條母樹的冬季施肥。
一般采用環狀溝施。施肥溝的深度與離樹干的距離以不傷及樹木根系為度。施肥量適度,均勻地撒在施肥溝內并及時覆土保肥。
參考文獻:
[1]印榮華,李乃偉,儲冬生,等.中山杉在沿海地區的露地扦插繁殖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23):151-153.
[2]佚名.江蘇省靖江市舉行中山杉種苗繁育及推廣應用技術交流會[J].農村科學實驗,2017(8):35-35.
作者簡介:印榮華,男,林業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生產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