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 杜庭
摘 要:文中簡要闡述了發展貴州省刺梨產業具有的內在優勢和外部條件,刺梨產業在產業革命、脫貧攻堅、生態保護等方面的重要意義,提出了針對刺梨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刺梨產業;內在優勢;外部條件;意見建議
一、刺梨概況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英名:Roxburgh)系薔薇科多年生落葉灌木繅絲花的果實,又名山王果、刺莓果、佛朗果、茨梨、木梨子,別名刺菠蘿、送春歸、刺酸梨子、九頭鳥、文先果,刺梨4-6月開粉紅色、紅色或深紅色的花,夏花秋實。果實多為扁圓球形,橫徑一般為2-4厘米,8-9月果實成熟,黃色,有時帶紅暈。果肉脆,成熟后有濃芳香味。果皮上密生小肉刺,俗稱之為“刺梨”。被當地人稱為“刺李子”、“刺菠蘿”。
二、發展刺梨產業的內在優勢
1.豐富的營養成分。刺梨果實的維C、維P和SOD含量均居目前已開發利用的果蔬之首。刺梨果實引人注目的是它具有高的抗壞血酸(VC)含量,此外,刺梨果實包括:可評估其植物化學物的量,例如:沒食子酸、SOD、維它命P和有關化合物。這些植物化學物也是極好的抗氧化物,也是癌抑制劑。沒食子酸具有抗菌藥、抗濾過性病原體和抗真菌活動大范圍抗發炎效果,抗瘤和抗支氣管肺炎發作,SOD具有廣泛的抗人體組織內的致癌物(抗致癌物)因此增強了抗壞血酸水平,刺梨果實提供了許多對人體有益的植物化合物,并具有健胃、消食、滋補、止咳、消炎、抗癌和抗衰老的藥用保健功效。
2.高附加值的發展優勢。刺梨產業可帶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具有高附加值的帶動作用。一是可科學發展利林下循環種養殖,發展創意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特色文化等產業,二是可開展刺梨深加工、精品加工,形成刺梨原汁、果脯、酒品、藥品、美容產品等多樣化系列產品,促進加工制造產業的升級發展,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良好。三是可依托刺梨基地開展鄉村旅游,舉辦剌梨“觀花節”和“采摘節”,打造鄉村旅游觀光精品帶,豐富剌梨產業文化內涵,推進剌梨一三產業融合發展。
3.顯著的脫貧帶動作用。發展刺梨產業是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貴州省山多地少,耕地破碎,貧困群眾大都居住在山區,種植業仍然是山區農民群眾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同時,貴州省大部分地區非常適合發展刺梨產業,刺梨產業將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和空間,對脫貧攻堅具有重要意義。
三、外部條件
1.政策的大力扶持。刺梨產業是具有貴州山地特色的優勢產業,各級黨委政府對刺梨產業發展高度重視。為支持刺梨產業發展貴州省制定了《貴州省刺梨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年)》的總體規劃、《貴州省刺梨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等文件,提出到2022年,發展刺梨種植面積500萬畝,綜合產值達100億元,帶動140萬人增收脫貧的目標。同時,加大對刺梨產業加大財政資金支持,保障產業發展的土地供應,強化金融扶持力度、人才保障等推動刺梨產業的發展,加快刺梨產業的轉型升級。
2.良好的群眾基礎。“好花紅來好花紅,好花生在茨梨蓬,好花生在茨梨樹,哪朵向陽哪朵紅。”一首《好花紅》道盡了山區群眾對刺梨的喜愛,更有“刺梨上市,太醫無事”的諺語,貴州人民對刺梨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價值挖掘使用具有悠久的歷史,刺梨產業的發展具有很好的群眾基礎。
3.適宜的生長環境。貴州大部分地區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刺梨適宜生長于海拔500-2500m的向陽山坡、溝谷、路旁以及灌木叢中,云貴高原廣泛分布著野生刺梨資源,貴州具有刺梨生長得天獨厚的條件。
4.巨大的生態效益。大力推進刺梨產業發展,不僅能帶來生態效益,還帶來了經濟、社會、扶貧、可持續性等多方面效益。如今,刺梨已成為生態治理的“生態樹”, 旅游發展的“景觀樹”,村民致富的“搖錢樹”。刺梨在水土保持、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美化環境、減少自然災害等方面都能起到較好的作用。
四、意見建議
1.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延長產業鏈。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推動產品開發及深加工,全產業鏈打造刺梨產品。鼓勵龍頭企業技術創新,實施剌梨深加工項目,研發剌梨新優產品,強化剌梨保健食品生產技術和工藝研究,研發獨有的產品、打造自己的品牌。加快剌梨生產經營標準化。重點扶持刺梨汁、果脯、酒品、藥品、精油等加工產品研發與精深加工,逐步形成刺梨食品、藥品、日化用品三大類,品種齊全的產品系列。
2.強化技術服務,提升產業管理水平。鼓勵省內外知名院校、林業科研院所積極開展刺梨產業的技術服務、產品研發,與地方政府開展產業合作,聘請技術專家,到地方開展技術指導,重點培養鄉土人才,打通技術服務“最后一公里”,切實解決基層技術服務,提升產業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刺梨產業產值,將刺梨產業打造成林業生態扶貧的支柱產業。
3.做好產業規劃、避免產品同質化。目前,刺梨屬地域性特色產業,其他地域認知度和認可度不高,在國內的影響力相對較小,產品宣傳、市場培育需要一定時間。而省內刺梨產品多數均為刺梨果脯、刺梨飲料等,同質化競爭較大,按照全省剌梨適生區劃,分區域、分品種指導適宜區編制剌梨基地建設規劃,以科學規劃指導剌梨產業穩步持續發展。同時,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選擇逐步劃分各刺梨主產區的產業分工,產品種類,避免同質化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