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現狀,如資金周轉難度較大、科學種養推廣困難、管理難度較大等等,進行全面分析,并簡要介紹了加強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的重要價值,提出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對策,希望能夠給相關人員提供有效幫助與借鑒。
關鍵詞: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農村經濟
現階段,我國正處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時期,為了順利建成小康社會是建黨100周年的核心奮斗目標,針對農業產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加強幫扶脫貧攻堅力度非常重要,鑒于此,本文深入研究我國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
一、加強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的重要價值
農業經濟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石,對農民生活水平的影響特別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國建黨100周年的重要目標,做好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工作之觀眾。結合大量的研究數據能夠得知,我國共有14個集中連片困難地區,592個國家重點扶貧縣、12.8萬個貧困村莊、2948.5萬個貧困戶。伴隨黨中央“四個全面”戰略的全面提出,建成小康社會已經成為重要戰略目標,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是保障民生工程的核心內容。
由于我國貧困縣市數量比較多,再加上各個村落的地理條件不同,各個區域的農業經濟發展指標也不同,農民人均收入遠遠小于城市居民收入,再加上客觀條件的影響,農村人口數量越來越少。通過做好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工作,能夠保證我國新農村建設進程不斷加快,保障社會穩定,促進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
二、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現狀
1.資金周轉難度較大。在部分農村,雖然農業產業幫扶單位為各個養殖戶發放樹苗與畜牧,但是,農村還要自己購買畜牧飼料與喂養設備,每個動物還要投入大約1500元的流動資金。對于一些特別貧困的農戶來講,因為缺少流動資金來購買畜牧飼料,需要種植的農作物不能夠正常施肥,嚴重影響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工作的順利進行。
2.科學種養推廣困難。以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為主的貧困農戶因為文化水平比較低,受傳統理念的約束特別強,增加了科學種養的推廣難度,影響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工作的順利開展。此外,一些貧困農戶的年齡比較大,體弱人員較多,文化水平低,科學種養推廣難度越來越大,使得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得不到順利實施。
3.管理難度較大。我國農業產業模式正在朝著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農業貧困戶飼養畜牧的規模比較小,養殖條件較差,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難度越來越大。伴隨農業產業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農業畜牧疾病的防控壓力不斷增加,對口幫扶部門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大力鼓勵貧困農戶脫貧,農業畜牧數量的不斷增加,使得貧困農戶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
三、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對策
1.科學利用幫扶資金。農戶貧困的主要原因是資金的缺乏,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的重點并不是提供多少資金,給予多少扶貧項目。通過科學利用農業產業幫扶脫貧資金,能夠保證農業產業得到更好延續,保證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中遇到的問題得到更好解決。幫扶部門要結合貧困農戶的實際情況,做好相應的農業產業布局工作,并加強農業業務指導,針對貧困農戶在農業生產過程之中遇到的問題,制定更為完善的解決措施,保證農業產業幫扶資金真正實現高效利用。
另外,各級黨委要以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為核心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各項規定,以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為工作目標,妥善利用扶貧資金,保證區域性貧困問題得到更好解決。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曾明確指出:“實施脫貧攻堅工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必須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結合市場發展規律,認真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板式,幫扶部門要做好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思路規劃工作,將國家頒布的政策資源進行科學整合,保證農村集體資產不斷增多,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則,大力發現特色農業產業,在提升貧困幫扶資金利用效率的基礎之上,真正實現保持農業經濟長遠發展的目的。有關部門還要結合扶貧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力度,并結合以往的脫貧致富經驗,加強幫扶資金周轉,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
2.創新科學種養推廣模式。最近幾年以來,由于我國居民膳食結構的大力改善,越來越多的居民喜歡無公害、無添加劑等優勢農產品,農戶種植的植物與養殖的動物銷售量不斷增加,為了保證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問題得到更好解決,幫扶部門要對農戶原有的種養推廣模式不斷創新,并結合貧困農戶的實際情況,加強農業產業科學種養推廣力度。
由于我國農業產業幫扶資金的不斷增加,農業產業發展數量越來越多,畜牧疫病的風險發生概率不斷增多,為了保證畜牧疫病風險得到更好控制,減少農業矛盾的出現,貧困農戶扶貧項目要遵守政府有關部門制定的采購機制,可以將引種、飼料、免疫服務與農村品銷售全部納入到采購清單當中,為農戶提供更為完善的農業服務,保證農戶飼料來源不明、免疫不到位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通過不斷創新原有的貧困農戶種養推廣模式,能夠讓農戶更好的了解國家扶貧政策內容,為農民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平臺。從宏觀角度來分析,國家有關部門還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貧困農戶幫扶骨干隊伍,保證黨支部配套更加健全,將“房族”觀念打破,讓在外務工的農戶主動回到村落,從事農業生產活動,并大力培養大學生村官,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儲備綜合素質較高的村級干部隊伍。
3.建立健全相關管理體系。在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過程當中,農業技術與畜牧部門屬于農業產業扶貧的核心單位,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對于特別貧困的農戶,要結合其實際學習能力,傳授新型養殖技術,并對農戶進行專業培訓,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管制相應的《管理實用技術規程》,以每個村落為單位,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制定更為合理的考核獎懲與問責體系。
另外,有關部門還要大力提升種養業主的積極性,并做好技術幫扶工作,專家人員要主動進入到農戶家中,為其講解詳細的種養知識,采取手把手幫扶方案,能夠帶領貧困農戶共同脫貧致富。伴隨農業產業幫扶的不斷推進,農業產業發展數量不斷增多,使得畜牧疫病風險發生概率不斷提升。通過建立健全相關管理體系,能夠保證農民經濟收入得到全面提升,減少資源的損耗。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詳細介紹了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問題與對策,如科學利用幫扶資金、創新科學種養推廣模式、建立健全相關管理體系等等,能夠保證農業產業幫扶脫貧攻堅問題得到更好解決。對于有關農業部門來講,要樹立正確的扶貧目標,并結合各個縣市基層中央精神,做好落實工作,保證農業資源得到更好利用,推動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皮向紅,金龍新,劉英,祝琪雅,劉小燕.湖南蔬菜產業現狀調查及發展建議——以長沙、瀏陽等十三縣(市、區)為例[J].天津農業科學,2018,24(12):55-58.
[2]廖志學.田園綜合體理念下農業產業園規劃研究——以綿陽民主村農業園為例[J].農家參謀,2018(23):17.
[3]鄧良.廣東省農業產業精準扶貧路徑與對策研究:產業共建的視角[J].廣東經濟,2017(05):14-19.
[4]徐峰.農民合作社是農業產業精準扶貧的生力軍——銘順果蔬專業合作社幫扶貧困戶脫貧記[J].農機質量與監督,2016(07):31-32.
作者簡介:甘勇(1980-7-1)男,彝族,本科,農林經濟管理,主要從事:從事中農業產業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