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煥
摘 要:營業稅改增值稅是我國的一項重要稅收政策改革,這既是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同時也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尤其是對企業的會計處理方面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本文主要圍繞營改增后企業會計處理的變化影響展開分析和論述,首先介紹營改增的概念,然后分析營業稅和增值稅之間的差別,接下來分析營改增后企業會計處理所發生的一些改變,最后提出營改增后企業會計處理變化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營改增;企業會計處理;概念內涵;變化影響;有效對策
營改增作為一項新的財政政策,對于會計的處理變化是客觀存在的,因此企業只有充分的認識到會計處理的變化,才能夠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進而更好的開展會計工作,因此首要前提就是應該了解營改增的概念,然后分析營業稅和增值稅的差別,最后才能夠針對變化采取一些有效的對策。
一、營改增的概念
營業稅和增值稅是我國稅務系統中的一重要稅種,兩者都是我國經濟宏觀調控的一項策略,而增值稅與營業稅相比,調節的功能則更強;營業稅是指國內提供轉讓無形資產的過程當中,對所獲得的營業額來征收一定的費用。而增值稅則是在商品流通的過程當中對其增值額征收的一種費。
營改增主要是把營業稅改成了增值稅,可以說影響到了我國的各個行業,無論是研究開發部門還是物業服務部門亦或者是交通運輸部門,營改增的稅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避免重復征稅,所以可以減少企業發展的負擔,但是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其中稅政策也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因此稅種的計算方法以及會計準則也是相應的有一定的變化,在進行會計處理時需要充分的了解和認識營改增的概念。
二、營業稅和增值稅之間的差別分析
1.征收的范圍不同。營業稅就是對各個行業所進行的營業額進行一定比例的征繳費用,但是增值稅則是指商品流通的過程當中所增加的部分來進行征稅,商品在流通的各個環節都會產生營業稅。但是增值稅則對應的是物品所產生的應交稅服務,所以增值稅的征收范圍應該比營業稅相對較為復雜,主要涉及到進口貨物業務以及提供加工服務的增值稅和國內外銷售業務等。
2.稅率和計稅的方式存在的差別。面臨著營業稅和增值稅的概念不同,因此稅率和計稅的方法也存在著差別,營業稅的計稅方法與商品的價值有直接的關系,而且會采用單一比例稅率,而增值稅稅率的計算和計稅的方式相對復雜。在我國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基本稅率和低稅率,基本稅率大概在17%,而低稅則是指13%。
3.納稅人有一定的差別。營業稅和增值稅的納稅人主體存在著差異,營業稅主體是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的組織或者是個人、開展不動產銷售業務的組織或者是個人還有無形資產轉讓經紀業務的組織,而增值稅的納稅主體是開展增值稅征收范圍內的業務的人群和組織。
三、營改增后會計處理所發生的一些變化
首先,差額會計處理方面存在著變化。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后,對于納稅人以及規模納稅人,在會計處理方面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對于一般的納稅人來講三個方面:一是提供應稅服務,二是接受應稅服務時,三是處理期末一次性進賬時。小規模的納稅人也體現在這三個方面。在提供應稅服務時,如果處于試點納稅的范圍之內,那么則需要在銷售額中扣除非試點納稅人的支付款項,統一應稅服務之后,應該從政策的相關規定來處理一些經濟業務。最后在進行期末處理,一次性進賬時也應該按照政策規定,在抵減的銷項稅額中,把應交稅費和應交增值稅費記為主營業成本。
其次,其他特殊事項會計處理發生變化。這里主要是指對過渡性財政扶持資金的會計處理以及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的會計處理方面,要根據營改增政策的相關規定來完成會計處理變化任務。尤其是需要對應說服銷項的稅額中的扣押現款進行準確的記錄。在試點范圍內,有些一般納稅人涉及到了應稅服務,針對這些應稅服務本就需要交納增值稅,為了避免重復交納增值稅現象的出現,需要在“應交稅費”一欄中設置“增值稅留抵稅額”。
四、營改增后企業會計處理的有效應對策略
首先,在會計核算中設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專欄。由于營改增后征收的范圍發生了變化,而且征收所涉及的范圍不斷變廣闊,因此需要在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當中設立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專欄,這樣才能夠提高增值稅過渡期間的記錄工作的準確性。
其次,要注重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的會計處理工作。在處理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的會計處理工作時。需要會計人員高度重視該項稅額的概念,然后按照具體的扣留標準,仔細處理好各類數據,并且核算稅額。
最后,要做好前后的交接工作。營改增政策的實施不可逆轉,因此企業要想做好會計核算工作,必須要做好實施前后的對接工作,既要對營業稅進行總結和收尾,又要對增值稅進行了解,然后全面分析,才能夠應對營改增初期的一系列問題。比如相關業務人員要了解營改增政策的具體規定,加強學習,并且做好會計的記錄以及核算工作,才能夠為企業更好的開展營改增好會計得各項工作。
五、結語
營業稅改增值稅作為一項稅收政策改革不可逆轉,因此企業應該正確的處理對會計的所產生的影響和變化,營業稅和增值稅之間存在著征收范圍、稅率計稅方法、納稅人的差,因此,營改增之后企業在會計處理的過程當中,產生了一些變化。一方面就是營改增后差額會計處理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就是其他特殊事項的會計處理產生的變化,為了正確的面對這一變化,需要企業加強對營改增政策的了解,具體需要做好交項稅額的增值計算,然后要對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進行會計處理,最后就是要做好相關的對接工作。
參考文獻:
[1]杜麗. 淺談建筑企業營改增后對會計核算及財務指標的影響[J]. 商品與質量, 2016(13):92-93.
[2]林茜. 營改增后企業會計處理的變化初探[J]. 商業經濟, 2016(11):134-136.
[3]李靜杰. 營改增后企業會計處理的變化研究[J]. 大眾投資指南, 2017(9):87-88.
[4]陳靜靜. 營改增后企業會計處理的變化研究[J]. 經貿實踐, 2017(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