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金花
摘 要:財報是勞動對資本的信托責任,企業財報是企業經營能力的靜態和動態體現,是對企業經營狀況、資金運行體系,乃至企業債務償還能力等多種情況的直觀反映。企業財報狀況的分析與應用,不僅關系到企業對自身發展現狀的全面考量,更是關系到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對企業財報進行科學分析,并制定精準合理的運用策略,能幫助經營者進行最優資產配置,以獲得最佳回報。從當前企業財報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足等方面入手,結合企業財報,解讀財報分析的影響要素,探究提升企業財報分析效率及運用能力的對策。
關鍵詞:企業財報;分析策略;運用機制;經營狀況
中圖分類號:F275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5-0109-02
在現代企業經營過程中,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日益復雜。企業資產現狀、資金運行狀況、經營利潤、投資收益等財務數據信息的準確使用,都將對企業產生重要、深遠的影響。企業財報是企業發展狀況的最直接描述,對企業管理者和經營者掌握和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及決策有著重要價值,對企業財報進行合理分析、有效運用是極為必要的。
一、當前企業財報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所使用的企業財報分析機制中,主要包括對企業資產現狀、變現能力、盈利水平的分析及企業債務償還能力的分析等等。在整個企業財報分析及運用過程中,未能有效對企業長遠發展能力、企業在市場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進行合理分析。即使有些企業認識到了核心競爭力的價值與重要性,也僅僅是停留在理論認知層面,未能對財務報表的核心算法形成科學認知與方法應用。
1.財報數據信息存在失真現象。當前部分企業在整理、匯總財報信息時,存在數據統計上的漏洞與失誤,尤其是統計類型的不全面,大大降低了整個財報數據的精準性,從而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特別是財報中關于企業經營與財務狀況的信息一旦失真,就很容易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行。實際上,結合財會活動實際看,整個財務報表中,應該從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通過使用個別計價和平均移動計價等多種方法,對企業經營實際形成全面、合理的認知。因此,衡量企業財報是否有效的基礎前提在于信息“屬實”,只有真實反映企業財務信息,財報才有運用的價值。
2.財報分析方法存在不恰當、不科學的問題。盡管財報是一種信息數據,但是通過科學、完善的分析方法及有效運用,其將為財報分析實現最大價值提供支撐。因此,選擇合適的財報分析方法,將對企業的發展潛力、資金運行狀況等多種能力形成直觀性描述。但是當前企業財報分析過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缺乏對企業利潤質量與實際收入等因素的綜合考量,造成在整個財報編制過程中,未能構建科學、完善的指標評價體系,不能為企業發展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因此,在對企業財報進行具體分析時,應該結合該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將經營狀況和財報數據有機結合起來看,尤其是要注重對重點數據進行分析,使得財報能夠對企業運營實際形成全面展示。
3.數據評估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影響財報數據的真實性。在企業財報分析與制作過程中,雖然有準則和制度規定,但企業財會人員往往會結合自身財會工作經驗來對財報數據信息進行主觀上的評估。比如壞賬準備處理時,所使用的計提比例,往往會依據財會人員的主觀經驗來進行評判,影響了財報信息的真實性。在這一過程中,缺乏對客觀環境的有效融合,從而使得財務報表所反映的信息內容及信息質量與企業經營實際之間存在本質性差異。
4.企業財報數據的時效性較差。對于企業財報來說,數據統計有著極強的時效性特征。也就是說,整個財報信息的價值與財報數據的完整性與及時性有著直接關聯。但是,在當前財報數據信息統計、披露過程中存在時間較長的問題,這就使得整個數據的時效性大打折扣。從一定程度上看,企業財報數據的時效性直接關系其整體價值。
二、企業財報完善分析的主要要素
在現代企業制度日益成熟的今天,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競爭日趨激烈,對于企業發展來說,合理分析和有效運用企業財報,不僅是其自身適應市場競爭的客觀要求,更是關系企業可持續發展而進行經營決策的有效工具。
1.企業財報分析的基礎要求。首先,要確保財報信息的精準性與完善性。結合企業財報的獨特價值看,必須確保整個財報中各項信息內容的真實有效,尤其是避免出現誤差,同時也要及時對企業財報信息內容進行披露,確保財報信息能夠精準反映企業實際,并且能夠為企業提供完善、及時、科學的決策。其次,要注重使用多種分析方法,通過整體性運用多種分析法,尋找最優分析答案。在企業財報中包含諸多信息內容,想要對這些具體信息進行分析,就需要注重使用多種分析方法。通過多種分析方法的比較,尋找到最優、最合理的分析方法,從而獲取最為精準的財務數據信息。
2.企業財報分析的主要內容。企業財報是企業經營過程中,各項財務數據信息的直接描述,主要包含如下信息內容:其一,企業財務狀況分析。這一分析主要針對企業資產結構的構成狀況、企業經營權益的具體構成和企業現金流分析,通過完善的數據統計與對比分析,從而對企業經營實際形成全面客觀認知。對于企業資產結構來說,旨在通過對企業經營體系中各項資產的構成額進行分析,從而研判企業自身資產結構是否科學、合理。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要與企業經營實際相融合,通過對比性分析,對企業經營變化形成直觀認知。對于企業來說,現金流狀況直接影響到企業經營的安全與持續性。良好、健康的現金流是企業長遠發展的保障與基礎,因此,對于企業財務報表分析來說,不僅要注重對資產負債情況的分析,更要重視對利潤(率)、成本(變動)狀況與現金流等內容進行分析。其二,要注重對企業資產運營能力進行數字化統計與分析。主要從總資產的周轉能力、存貨周轉能力、應收賬款回款速度等多個角度來分析。以總資產周轉能力分析為例,其主要針對銷售收入與平均資產之間的對比狀況,整體反映企業資產的周轉運營狀況,對于企業運行來說,這是衡量企業資產運行價值與狀態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企業經營活力的直觀因素。其三,注重對企業債務償還能力進行分析,主要是分別對企業短期償債與長期償債能力進行分析。如分析企業流動資產、營運資金流動情況等短期流動資產運營及償債能力,企業長期負債情況及對企業資產負債率等指標的分析來了解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等。隨著企業經營管理的不斷規范,企業債務償還能力的衡量、把握與企業發展之間的關聯性將會進一步增強。
三、提升企業財報分析效率及運用能力的對策
在現代企業建設進程中,財報分析得到了使用者的充分重視,也是整個會計實務活動中極為重要的工作。但是當前在對企業財報進行分析過程中,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其理論與方法并不完善。為使企業財報能夠實現長遠、科學性分析,并且在豐富具體內涵的前提下,選擇可行性分析方法,應該對企業財務報表的關聯因素進行量化分析,并且將這一分析與企業核心競爭力評價相融合,構建符合企業競爭需要的財報分析策略及運用體系。
1.立足企業實際,完善企業財報分析方法。從目前我國企業財報分析現狀來看,更多使用的是單一分析法,造成整個財報分析的結果較為單一,無法全面、客觀地反映企業經營實際。在現代企業建設的大背景下,要想真正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在立足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綜合多種可用的分析法來對企業財報進行分析。大致上看,在當前企業財報分析時,需要做到:其一,要采取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其二,注重采用“動態”與“靜態”分析相結合的財報分析方法。通過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動態狀況進行分析,確保財報能夠與企業經營活動之間實現深度匹配。這也是發揮財報決策價值與指導作用的關鍵要求。其三,要注重使用個性分析與多樣性分析相結合。通過對財務報表的有效分析,找到能真實反映企業經營實際情況的指標,或者財務信息數據能提供企業經營情況在某個方面的表現。因此,應該綜合多種影響因素,確保整個財報分析結果更加科學、客觀。
2.立足企業財務實際,完善企業財報信息。企業財報涉及諸多信息內容,想要形成客觀完善的分析,就需要注重構建全面的附注信息,針對財報中較難理解部分應當加以補充解釋,從而使得財報中各項信息內容能夠被大眾所理解。同時,為使得人們能夠對企業經營信息與財務狀況形成精準認知,應該堅持“全面提示”這一基礎性原則,通過及時披露財報中所包含的信息內容,從而實現該信息的最大價值。當然,在這一過程中,要注重確保財務報表統計與分析人員的專業性,通過強化專業技能培養,從而使得其能夠掌握系統化的分析方法,以及對各種財會統計工具的應用水平,確保財報信息的客觀性與真實性。
四、結語
企業作為經營性組織,資金應用狀況與財務投資分析能力等,都直接關系自身經營。可以說,企業財務報表的分析與應用能力,既是企業投資活動的出發點,同時也是企業現代經營能力體系中的核心因素。任何企業一旦缺乏良好的財務報表分析水平,不僅影響自身投資效果,更可能引發企業經營危機。因此,在現代企業經營建設進程中,如何充分發揮好企業財報的價值,并且通過財務報表中所展示的具體數據來形成多層次分析與認知,就成為當前企業財報分析的最大價值。
財報就是企業的一面鏡子,通過這面鏡子,我們不僅應該看到企業完整的經營狀況,也要對企業股東變化、公司債務狀況等各方面形成全面性認知,做到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參考文獻:
[1] ?李環兒.淺談運用財報分析提升職業經理人的核心領導力[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4):104-105.
[2] ?崔玉良.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改革問題探討——以M大學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為例[J].商業經濟,2017,(7):110-111.
[3] ?寒陽.“非清潔”內控審計意見是否得到了充分的關注?——基于債權人視角的經驗證據[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7,(8):142-143.
[4] ?李國軍,張慶.快速解讀“信息爆炸”式財報[J].企業管理,2018,(4):128-129.
[責任編輯 劉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