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尹
為貫徹落實2010—202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實現教育的整體優化,2016年5月9日,南寧二中初中部2015級“選課走班”教學正式施行。在基礎教育“選課走班”改革方面走在了廣西基礎教育改革的前列。
“選課走班”即根據學生學力水平的差異,每個學科的班級分為A、B兩種層次,A班重視基礎,B班要求提高,當來到九年級的時候,年級開設對學習要求更高的C層班級,相應的,對老師們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中考備考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作為2015級的年級主任,我全程策劃并參與了此次教育教學改革,并在九年級時擔任C層的歷史科任老師,我發現學生們在難度值較低的選擇題中得分率非常高,但在主觀題的答題中則存在著很多問題,沒有掌握答題的技巧和方法,導致丟分較多,影響了整體成績,針對這些情況,我在教學實踐中研究和總結了一些歷史主觀題的提高策略。
“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是南寧歷年中考的命題標準,它對中考命題指導思想、命題原則、能力考查目標等作了明確的規范和界定。認真研究、深刻領悟“課標”的精神和內涵是備考的首要任務,通過逐詞逐句地學習、推敲其中的含義,并加以注釋和說明,我編寫了一整套“課標解讀”,用以指導歷史教學與復習,點出了主觀題的考試范圍和具體要求,學生在復習時就有了明確的方向和記憶的重點。
我對過去6年的南寧市中考真題做了歸納,發現了幾個主觀題的高頻考點,比如把兩次工業革命放在一起歸納、比較會發現,這個知識點主觀題考查的頻率非常高,考查角度多樣。
通過對主觀題高頻考點的歸納和比較,制作考點小結表格,易于學生把握命題的題型和考查的角度,復習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效果很好。
一般來說,主觀題特別是材料題的答題步驟分為審題、析題、答題三個步驟,下面我們以2018年南寧市真題為例進行解讀。
[2018·南寧市17(3)題,節選] 材料三?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迅速發展,日本在二十世紀 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車普及化。到 1992 年 7 月,日本各類汽車的總擁有臺數已達到 6000 萬臺,不但導致空氣污染,而且交通擁堵日趨嚴重。
(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二戰后日本取得的哪些經濟成就推動它在“二十世紀 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車普及化”?(2分)依據材料三,指出“導致空氣污染,而且交通擁堵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1分)
第一個步驟,審題:先找出限定項目第一小問“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答案來自于材料和課本,第二小問“依據材料三”,則答案單純來自材料本身但千萬不能照抄材料,這是近幾年南寧市中考的慣用套路;再找中心項目“推動它在‘二十世紀 60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車普及化”,明確提問方向;最后鎖定回答項目“經濟成就”。第二個步驟,析題:找出材料中與中心項目相關聯的信息,并聯系所學知識可以鎖定知識點。最后一步,答題: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點論述,注意表述的準確性和全面性。
從最近幾年的南寧市歷史中考來看,主觀題題目的類型和提問的方式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風格和模式,形成了相對固定的答題技巧和模式,比如:
4.1 敘述類主觀題
這類題目是主觀題里最基本的題型,最常見于問答題中。答題時,注意條理清楚、文字準確、緊扣題意、邏輯嚴謹,特別提醒的是一定要從多個角度思考,保證答案的完整性。
4.2 數據圖表類主觀題
這一類題目,首先要審閱圖表的標題,從中往往可以找出時間、地點、人物、說明內容等歷史信息,從而找出解題的線索;其次,要準確把握圖表數據的變化去進行分析,特別關注數據變化點對應的年份、項目,數據的變化趨勢也是我們需要提煉的,比如“直線上升”、“曲折發展”、“緩慢減少”這些表述變化過程的詞語要注意掌握。
4.3 識圖類主觀題
識圖類主觀題考查的是學生觀察圖片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認真觀察圖片,分析圖片的類型,找出相關信息,圖片包括戰爭形勢圖、重要事件示意圖、實物圖等,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南寧市歷史中考的圖片基本都是來自于課本的原圖,在平時可以多關注和解讀,這個積累很有必要!第二步是把圖片放在歷史的背景下,鎖定與之相關的課本知識點,最后是結合設問,弄明白命題者的意圖,結合史實進行回答。
4.4 讀史有感類主觀題
這類題目包括談認識、啟示、看法、感悟等設問角度。這類題目一般都是整個大題的最后一個小問,解題的思路就是從前面小問的回答中尋找到那些做得正確的事情,所謂“認識”和 “啟示”就是把這些做得正確的事情再次強調出來,相當于在句子前加一個“應該”。如果題目是問“教訓”則反過來,把材料做得不好的事情反過來說,相當于在句子前加一個“不應該”,然后再加入一個正確做法的建議就完整了。
4.5 原因影響意義類主觀題
這類題目包括從歷史事件的原因、影響、作用、意義等角度設問。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明確好思路,那就是從主觀和客觀、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去作答才算完整,影響和意義要把材料反映的中心大意與現實生活或未來發展聯系起來作答。這類題目還經常需要答出歷史事件的“性質”,答“性質”的公式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比如洋務運動的性質就是一場失敗的地主階級(什么人)的自救運動(做了什么事)。
4.6 做法類主觀題
這類題目包括從如何做、怎樣做、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議等角度設問。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目設問的對象是個人、國家還是社會,然后把材料中反映的問題,與現實情況聯系起來,主要從怎么做、不能怎么做等方面作答。
4.7 典型題目的小金句
很多常見的典型題目都有常用的小金句,考前可以做好歸納記憶,隨時取用。比如,戰爭類題目的“我們要珍愛和平”;改革與創新類的“改革是強國之路”、“改革要符合國情”;科技革命類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一把雙刃劍”、“增強創新意識,與時俱進”;大國關系類的“國家利益是大國關系變化的根本原因”;對外交往類的“堅持對外開放”、“開放則興、閉關則衰”;民主法治類的“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完善民主監督制度”;思想解放類的“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類的“堅持黨的領導、努力奮斗”等。
以上就是我帶九年級C層學生進行備考時關于主觀題提高的一些策略和解題方案,當然,中考備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經過基礎知識的地毯式復習、??紝n}復習、整數年熱點專題復習和時政熱點專題復習等復習過程,而回歸課本,扎根課標要求則是其中的核心,希望這些實踐心得的分享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借鑒和啟發。
(作者單位:南寧市第二中學)